?

低碳生態與城鄉規劃

2014-12-25 01:25董銀珍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城鄉規劃措施

董銀珍

摘要:城鄉是國家和社會實現低碳生態發展的落腳點,低碳生態城鄉必然會成為城鄉發展的理想追求,低碳生態城鄉規劃是實現城鄉發展理想的關鍵。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低碳生態規劃理念,融入城市建設中,實現永續發展。本文就主要對低碳生態與城鄉規劃相關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低碳生態;城鄉規劃;措施

中圖分類號:S89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現階段,城鄉規劃面臨著全球化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之下,創建低碳化、零排放城鄉環境成為世界的基本共識。要想合理規劃低碳城鄉,需要從方法、理念、管理手段各個方面進行創新。城鄉是有效減輕碳減排的關鍵所在,城鄉的合理規劃應該為創建低碳城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低碳生態城鄉的概念

低碳城鄉是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以低碳生活為理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最終建設成為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良性的可持續的能源生態體系。與低碳城鄉概念幾乎同時出現的是生態城鄉概念,生態城鄉是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對城鄉發展與建設模式的重新選擇,它強調保護和重建城鄉所在地區的自然屬性。低碳城鄉關注節約能源,生態城鄉關注保護資源,兩者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低碳生態城鄉就是以低碳化和生態化的結合,使城鄉成為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組成部分,發展循環經濟,提高全社會生態意識,實現社會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融合。低碳生態城鄉是目標和結果,要達到這個目標,實現這個結果,規劃是關鍵。規劃的層面和角度是多元的,其中區域規劃、交通規劃、景觀規劃、能源規劃和資源規劃是主要組成部分。

二、城鄉規劃低碳環保發展模式的含義

低碳環保角度下的城鄉規劃發展模式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

1、城鄉規劃以人為本,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展低碳城市,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使用環保材料,減少能源的消耗;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這些都是城鄉規劃中實現低碳環保的發展目標。因此,城鄉規劃要實現低碳環保就需要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最終目標。

2、城鄉規劃以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為目標。低碳環保視角下的城鄉規劃首先要求改善能源利用過程的效率,通過采取節能技術、環保材料、再生資源打造生態建筑等手段減少對能源的需求,進而減少在能源結構中占主導地位的石油資源的依賴。其次低碳環保視角下的城鄉規劃還需要降低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碳排放,從而實現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

3、城鄉規劃不僅要關注眼前,更要注重未來。人類的城市化進程是一個不斷發展、逐漸完善的過程,因此城鄉規劃不僅要關注眼前更要注重未來。低碳環保是以后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我國發展低碳環保城市的道路還很漫長,當今的城鄉規劃一定要結合我國的GDP情況,把城市發展和經濟發展密切結合起來,把低碳環保的城鄉規劃劃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不同階段的目標進行實施。

三、我國低碳生態城鄉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低碳生態城鄉發展的理論系統

近些年來關于低碳生態城鄉發展的理論研究日益豐富,然而尚未形成完整的低碳生態城鄉理論體系,不同學科的專家對低碳生態城鄉的認知和側重不同,缺乏全國性定量的生態城鄉綜合指標體系,技術系統和實踐經驗。地方在制定當地的低碳生態城鄉評價指標體系與規范時往往存在目的不清,盲目跟風,指向不明,多以當地領導意志為轉移等問題,出現了如片面追求城鄉綠化,城鄉大廣場崇拜、過分依賴高科技與高投入等現象,與低碳生態城鄉的內涵背道而馳。目前比較有影響力的城鄉低碳生態和綠色發展的指標體系有三個:中國社科院城鄉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制定的低碳城鄉評估標準體系,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2012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中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仇保興《兼顧理想與現實——中國低碳生態城鄉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踐示范初探》中提出的低碳生態城鄉指標體系。

2、低碳生態城鄉建設的地域差距

低碳生態城鄉的建設與改造規劃需要根據城鄉的發展階段和特點制定,不能一味的強調政績工程??v觀我國現有的生態城鄉低碳試點項目,普遍存在著東強西弱、重城輕鄉的問題。實際上生態低碳城鄉建設并非只能由經濟發展程度高的城鄉進行,經濟落后地區的中小城鎮更加需要探索低碳生態城鄉發展的新模式,以避免用環境換發展的老路,但是目前關于我國西北部地區以及鄉鎮低碳生態城鄉建設的研究比較薄弱,關于舊城節能改造的實踐探索不充分。

3、過分追求高技術、高投入

(1)許多城鄉在進行低碳生態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不顧當地情況盲目引入高新技術,忽視成本和風險控制的現象,比如紅極一時的光伏產業,曾被認為是實現轉變城鄉能源機構的重要手段,然而實際上光伏產業生產過程屬于典型的三高產業,反而會增加城鄉碳排放。(2)我國的低碳生態城鄉起步較晚,在建設低碳生態項目時借鑒了許多外國經驗,但外國的建設經驗并不能照搬全抄,比如耕地保護與項目用地的沖突就是生態城鄉建設中不可避免的問題之一。(3)雖然國家對低碳生態城鄉建設項目有補貼政策,但是如何高效的利用資金是項目建設中面臨的重大難題,如曹妃甸國際生態示范項目、天津濱海新區等項目都存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

四、規劃實施策略

1、科學處理低碳城市與生態城市之間的關系

生態和低碳城市是目前世界各地關注的重點,這二者建設理念和規劃內涵具有密切的聯系,必須理清低碳城市與生態城市之間的關系。低碳城市與生態城市在思想上必須保持一致,都必須關注生態環境相關的問題。同時這兩者之間也有很多不同之處生態城市更加重視自然環境、居住環境等方面的建設,低碳城市建設的重點在于全球氣候變化,由此可知生態城市范圍更加廣泛、綜合性更強,低碳城市重點關注如何縮減碳排放情況,提升碳匯,從大范圍來說低碳城市是生態城市的子集中的一個。所以,有關學者給出低碳生態城市的理念,把低碳當做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概念進行敘述。

2、合理定位低碳城市規劃

為確保低碳城市規劃更加深入,必須對低碳城市的規劃給予合理的定位,。依照我國城鄉規劃體系,可以采以下幾種編制類型,現行城鄉規劃體系之外的低碳城市規劃,這是一種新的規劃模式;當做現在城市規劃的組成部分展開編制,采用獨立的編制形式規劃到低碳城市設計之中;把低碳理念合理應用在城鄉規劃編制系統之中,確保城市各個規劃內容達到低碳效果,把低碳理念落實到交通、用地布局、產業設施等多個模式之中。那低碳城市理念融匯在現今發送城鄉編制系統之中,把發展低碳城市規劃作為創新的主要方面。

3、創建低碳城鄉規劃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是進行規劃設計的主要掌控手段,是把低碳城鄉規劃理念落到實處的關鍵所在。創建低碳城鄉必須重視一下幾點:(1)界定指標體系的范圍,規劃低碳城鄉指標體系無法包攬全部,重點在于是否達到減碳和固碳這一要求,確保指標體系更加明確、簡化;(2)發揮指標體系的實效性:低碳城鄉的各項指標運用在城鄉規劃模式之中,進行合理的控制和操作,發揮有效的控制效果;指標體系的適用性;(3)因各個地區的經濟水平、資源環境條件存在很大的差異,對各個發展地區應建立不同的指標數值,確保指標體系更貼近實際,確保指標有利的實施和推廣;(4)確保指標體系的可考評性能:依照常規的辦法對城鄉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和分析,為城鄉規劃的實施效果進行檢驗,提出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對城鄉規劃方案碳排放量進行評估,這是考慮不同發展戰略的因素之一。對各個地區碳排放量進行評估,確保城鄉生態系統碳匯功能的評價作為本次分析的重要內容。在進行城鄉規劃編制中,實現合理開發土地和生態綠色系統這兩個概念進行整合評估。采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進行分析,規劃出生態敏感區域,創建生態安全網絡系統。在已經規定的開發土地上,對基礎建設、在建項目、已有規劃等方面展開深入的分析,從而確保城鄉的布局和規劃更加合理。

4、科學布局,優化交通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城鄉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城鄉人口快速集聚,城鄉功能趨于完善,城鄉用地顯著擴張。在城鄉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伴生了許多諸如房價快速上漲、環境質量惡化、交通擁堵等規劃難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相關的交通工具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最為明顯的就是機動車的增長。而機動車排放的尾氣大多對空氣具有污染性,是造成空氣質量惡化的重要元兇。面對這一問題,對城鄉進行科學布局、優化空間結構尤為重要。

面對目前城鄉成為堵城的情況,必須優化公共交通體系,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與軌道交通,城鄉商業中心周邊建設停車場,建立步行系統,推廣城鄉自行車租賃等綠色交通方式,有效紓解商業中心的交通擁堵情況;新一輪的城鄉總規編制時,合理化功能分區,布局上注意生產與生活之間的通勤距離與通勤效率,城鄉道路機動車通常在時速在40-50公里/小時,最為節能環保,合理設計主干路行車速度,避免交通擁堵,降低汽車尾氣帶來的空氣環境污染與節能環保。

5、改善能源結構,使用清潔能源

我國是一個多煤的國家,整個能源資源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六個字:“富煤、貧油、少氣”?!睹禾康恼鎸嵆杀尽髿馕廴九c公眾健康》的報告指出,煤炭的燃燒造成中國煙塵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二氧化碳排放的80%,而且它擴散的距離超出人們的想象,可達數千km,幾乎相當于從北京到廣州。

采暖燒煤對城鄉的空氣污染早已被人詬病,一些有條件的城鄉正在調整自己的供暖能源結構,隨著西氣東輸工程的建成通氣,越來越多的城鄉實現了煤改氣。以燃煤為主的熱源廠改為以天然氣為能源,電能為輔助的分布式能源站。所謂“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energyresources)是指分布在用戶端的能源綜合利用系統。一次能源以氣體燃料為主,可再生能源為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二次能源以分布在用戶端的熱電冷(植)聯產為主,其他中央能源供應系統為輔,實現以直接滿足用戶多種需求的能源梯級利用,并通過中央能源供應系統提供支持和補充;在環境保護上,將部分污染分散化、資源化,爭取實現適度排放的目標;在能源的輸送和利用上分片布置,減少長距離輸送能源的損失,有效的提高了能源利用的安全性和靈活性。

對全國范圍來講,應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尤其鼓勵風電和太陽能。支持光伏發電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要改革國家輸配電管理體制,打破部門間的利益壁壘,使光能、風能等清潔能源能夠暢通無阻地上網供電。

結束語

目前我國的城鄉建設方興未艾,預計到205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70~75%,在這個過程中城鄉形態可塑性大,必須改變以往一味追求效率的城鄉發展模式,在政府、企業與公眾共同努力下,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低碳生態城鄉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岳小紅.淺析中小城市的城市規劃問題[J].中國城市經濟,2012,(03).

[2]王文碧.淺談城鄉規劃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20).

[3]毛永和.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江西建材,2011,(04).

猜你喜歡
城鄉規劃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轉爐煉鋼脫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療科輻射防護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大數據時代城鄉規劃決策理念及運用探究
城鄉規劃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實踐分析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論中國城鄉規劃中存在的利弊
城鄉規劃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