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坑的貢柑 富民的標桿

2014-12-26 07:27潘秀玲祝向恩譚玉玲
源流 2014年12期
關鍵詞:藍田柑桔村民

潘秀玲+祝向恩+譚玉玲

2014年12月6日,仁化縣黃坑鎮舉辦一年一度的“貢柑節”,在報刊、網絡、電視等媒體的大力宣傳下,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大量游客。

對于“黃坑貢”的美名,記者早有耳聞?!包S坑貢”果形靚麗、果色金黃、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風味濃郁,集中了橙類的清甜、形美和柑桔易剝皮的雙重優點。2008年,黃坑貢柑獲得“廣東省桔柑銀質獎”;2012年,黃坑貢柑品牌注冊為“黃坑貢”。

黃坑鎮位于仁化縣東南部,毗鄰世界地質公園丹霞山,距縣城15公里,106國道于西南部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近170平方公里,人口約1.4萬人。近年來,黃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引導下,農業布局得到大力調整,因地制宜,逐漸形成以貢柑為主導的農業產業。

貢柑種植,引領致富路

在陽光溫暖的冬日,汽車沿著鎮區水泥道一路開往黃坑鎮藍田村。透過明亮的車窗,便看到一片片翠色的小樹林,為這個初冬增添了一份暖意。驀然,小樹林消失了,眼前出現了一塊塊平坦的田地,低矮的貢柑樹均勻地生長在田中,樹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青黃的,金黃的,與綠色的樹葉相互交雜,長勢好不喜人。

走進藍田,記者發現水泥路兩邊的泥磚房早已被新建的小洋樓所代替,整潔筆直的水泥公路直達鎮區及村委會,村中大部分的田地都種滿了柑樹,就連一些小山坡也不例外。放眼望去,樹上碩果累累,滿園飄香。

“貢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因為種植貢柑,我們擺脫了貧窮,家家戶戶都蓋起了‘貢柑樓,開起了‘貢柑車?!彼{田村村民如此說道。如今,藍田村家家戶戶都種上了貢柑,村民們利用田地以及山坡種植,種植面積約2000畝,平均每戶年收入5萬元以上。據了解,黃坑貢柑種植面積達15000畝,平均畝產2500公斤,年產量超過4萬噸,年人均收入1萬元以上,給果農帶來了豐厚的收入。貢柑種植是一條康莊大道,帶領農民走上致富的光明之路。

10年的貢柑種植歷史,藍田村成了名副其實的“貢柑村”,這里沒有一戶不種植貢柑,沒有一戶不享受貢柑所帶來的甜頭。貢柑給藍田村的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也使這條貧困的老區村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招商引資,形成產業鏈

初冬時節,正是黃坑貢柑成熟、上市的最佳時候。每年這個時候,黃坑的農民就會忙碌著采摘柑桔,工人忙著給柑桔清洗、打蠟、裝箱,而商家則忙著采購、運送柑桔?!拔覀円幌涓探鄞蟾乓u200多塊錢,這里每一箱貢柑對于我們農民來說,全都是錢?!币晃徽诓烧暩痰霓r戶笑呵呵地對記者說。

據了解,黃坑鎮的柑桔產業吸引了一些企業家來這里投資設廠,解決了黃坑柑桔的采購、加工以及銷售問題。在藍田村一家打蠟廠,記者看到這樣的場面:空曠的地面疊放著一堆整整齊齊的柑桔箱,箱子里擺滿了打磨得光滑亮麗的貢柑;另一側的平地上,則有7、8個工人在細心地挑選著柑桔,再把挑選過后的柑橘過稱;在廠門口,還停著一輛9米長的大卡車,正耐心地等待著,把包裝好的柑桔運往北京、上海,甚至是俄羅斯。

目前,黃坑鎮已有11家打蠟廠,每一家打蠟廠每天可以加工處理上萬噸的柑桔。一位打蠟廠老板表示:“我是北京人,2011年來這里投資,開設了這個中型打蠟廠,我們加工過的黃坑貢柑主要銷往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黃坑貢柑口感爽脆,外觀靚麗,客戶都很喜歡”。

據悉,這家約有6畝大的中型規模的打蠟廠招聘了100多名員工,解決村里100多人的勞動就業問題。2014年,從這家打蠟廠運出去的貢柑有300萬斤,以每斤3.5的價格將黃坑貢銷往北京等地,使黃坑村民從種柑這個經濟圈中獲得巨大的收益。

全鎮種植,形成規模

據悉,貢柑能夠在藍田村安家落戶,離不開村領導班子作出的貢獻。2002年,以老支書為首的5個藍田村村小組成員,到德慶觀摩和學習貢柑種植。之后,他們將德慶貢柑樹的枝條剪下,并帶回藍田村嫁接?!爱敃r我們大約試種了40畝,用兩年的時間育苗、嫁苗,到了第3年才開始掛果,那時掛的果也不多,一棵30斤左右。不過,柑樹上掛的果實又大又勻,很受市場歡迎?!彼{田村陳委員回憶起當年剛開始種果的情形。從第4年開始,藍田村的柑樹一棵果實達到了50斤,于是村民開始推廣自己的貢柑,并且逐步擴大貢柑種植面積。

“以前黃坑叫蠶鄉,鎮里大部分的農戶都種桑樹和養蠶,但由于經濟效益不好,村民開始慢慢地改種貢柑,現在鎮里一棵桑樹也沒有?!秉S坑鎮黨委委員江谷林說。截至目前,黃坑鎮的田地大多都種上了貢柑,甚至還利用了山坡地種植。

黃坑鎮的貢柑種植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外力因素?!霸?008年的時候,黃坑鎮的貢柑樹發生了黃龍病,有些葉子都發黃了,當時沒辦法,只好將得了黃龍病的柑樹全都砍了,農民因此損失不少?!彼{田村村干部說。據悉,黃龍病是柑橘類植物的嚴重疾病,患株無藥可治,且傳染力極強。黃坑鎮的農民每一戶都種植貢柑,為了預防黃龍病,通常是發現一棵砍一棵。

為了提高農民的農業專業知識,黃坑鎮政府專門組織專家培訓,辦好培訓班,請專家到地里現場指導農民種植,逐步推進科學種植,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率。并且每年黃坑鎮會對種植貢柑的農戶進行技術扶持,提高貢柑產品的科技保障能力,加大科技應用力度。

據了解,黃坑貢柑的發展,離不開鎮政府的大力引導和支持。2003年,由黃坑鎮政府帶頭并組織黨員種植,到了2007年,在貢柑的經濟效益體現出來以后,黃坑鎮的村民才開始種植貢柑,隨后逐步形成規模。此外,鎮政府在貢柑產品上大力宣傳推廣,充分利用一切媒體資源,擴大黃坑貢柑的影響力,打響“黃坑貢”的品牌知名度。

“到2014年,黃坑鎮形成了以黃坑為中心,帶動仁化全縣種植貢柑的產業發展模式?!苯攘肿孕诺卣f道。據了解,黃坑鎮的貢柑種植是從2003年開始一步步發展,最先在平地發展,后來慢慢擴展到丘陵地帶。目前,黃坑柑樹種植范圍已輻射到仁化周邊的南雄、曲江地區。

作為一個粵北山區的老區鎮,黃坑鎮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從最初的種蠶、養蠶,到現在全鎮種貢柑,黃坑老區人民弘揚革命傳統,艱苦奮斗,不怕失敗,最終擺脫了貧困,集體走上了既具生態效益又具經濟效益的致富路。endprint

猜你喜歡
藍田柑桔村民
王藍田性急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我藍田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柑桔無公害栽培技術研討
藍田日月
柑桔樹青苔病的發生與防治
柑桔園冬季管理技術
柑桔砂皮病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