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娟姍牛在甘南高寒牧區的適應性觀察初報

2015-01-08 07:28郭淑珍馬登錄趙光平申興國王衛國李保明張譚英馬俊清
畜牧獸醫雜志 2015年6期
關鍵詞:甘南州公牛牦牛

郭淑珍,馬登錄,趙光平,申興國,王衛國,李保明,張譚英,馬俊清,*

(1.甘南州畜牧科學研究所,甘肅 合作747000;2.甘南州卓尼縣柏林種畜場;3.甘南州卓尼縣大峪種畜場)

為了尋求適合在甘南高原生態環境下雜交改良甘南牦牛的乳用黃牛品種,以提高高原奶牛(犏雌牛)的產奶量,甘南州從甘肅華瑞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奶牛養殖場引進了4頭8~10月齡純種娟姍牛公牛分別在卓尼縣柏林種畜場和大峪種畜場試養,觀察在本地的適應性。

犏雌牛(奶牛)產業是甘南州高原生態畜牧業的五大特色優勢產業之一,是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重要產業。甘南州委、州政府《關于深入實施農牧互補戰略全力推進一特四化促進農牧民增收的意見》中特別強調要在海拔3000 m 以下地區積極發展犏雌牛養殖和引進國內外高產奶牛品種,進行純種繁育和經濟雜交,加快建設農區、半農半牧區奶源基地,由于荷斯坦奶牛等良種牛體格大,雜交、改良牦牛繁殖存在母仔雙亡的問題,用體格小的娟姍奶牛替代荷斯坦奶牛,以解決牦牛改良繁殖中存在的母仔雙亡現象。2014年6月,我所協助卓尼縣從張掖甘肅華瑞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奶牛養殖場引進該場純繁的8月齡和10月齡娟珊牛公牛各2頭,投放到卓尼縣柏林種畜場和大峪種畜場試養,觀察娟珊牛在本地的適應性,為全州犏牛繁育產業帶引入適合的乳用黃牛公牛提供理論依據。

1 品質特征及雜交利用情況

娟姍牛原產于英吉利海峽的澤西島,是主要乳用牛品種中最小的品種之一,是世界畜牧業發達國家奶業生產的重要乳用牛品種。該品種與其他品種相比,以耐熱性強,其采食性好,耐粗飼,乳脂、乳蛋白率較高而著稱。娟姍牛體型較小,頭小而清秀,額部凹陷,兩眼突出,乳房發育良好,毛色為不同深淺的褐色。成年公牛體高123~130cm,體重500~700kg,母牛體高111~120cm,體重350~450kg。犢牛初生重為23~27kg。成年母牛平均產奶量4000kg左右,具有乳汁濃厚,乳脂肪球大,乳色黃,風味好的特點。

由于其優良的乳用性能和抗熱、抗病性能,娟姍牛很早就被用在雜交育種中,并培育出了牙買加的荷浦牛(Hope)和澳大利亞乳用瘤牛(Australian Milking Zebu,AMZ)。早期的雜交試驗結果表明,娟姍牛與荷斯坦、沙西華牛等品種的高代雜交后代的乳用性能高于其純種雙親,乳脂率通常比純種荷斯坦牛提高0.8%~1.0%。四川省甘孜州家畜改良站利用娟姍牛細管凍精,采取人工授精的方法改良色達草地型牦牛(雜交一代(犏牛)公、母牛初生重平均達15.35kg,比本地牦牛初生重提高39%,2歲零3個月的公、母牛平均體重達166.7kg,比本地相同年齡的牦牛體重高60%;雜交一代母牛1.5歲初配,比本地牦牛提前2~3年;雜交一代母牛2歲零3個月產犢,第一胎年產奶量達1280kg,是本地成年牦牛產奶量的4倍。

2 引入地區自然條件

甘南州卓尼縣位于甘肅東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帶,境內海拔在2 100~4 920 m 之間,年均氣溫4.6 ℃,全縣總土地面積542 737.9hm2,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積320 160hm2,占總土地面積的61.3%。試驗地點柏林種畜場放牧地位于藏巴哇鄉石大灘行政村境內,平均海拔2 840m,年平均氣溫6 ℃,年均降雨量510mm,全年無霜期101d,草地類型以高山草甸草場和亞高山草甸類草場為主。試驗地點卓尼縣大峪種畜場放牧地海拔高度為2 600~3 200m,年平均氣溫2.1~3.4 ℃,平均降雨量540mm,無霜期118d,草地類型以高山灌叢草場、林間草甸類草場為主。

3 飼養管理情況

種牛引進后,進行一個月隔離觀察,測量體溫、呼吸、脈博,并進行相關疾病檢測診斷,結果為陰性,注射牛五號病、出敗等疫苗。娟姍牛飼養實行放牧﹢補飼﹢暖棚的飼養管理模式,夏季7~9月(上午7點~下午6 點)放牧,每天補飼精料(青稞面0.5~1.0 kg);在秋冬春枯草期,每天(上午11點~下午3點)放牧,其余時間在暖棚內飼養,每天補飼顆粒飼料0.5~1.0kg或青稞面0.5~1.0kg,補飼燕麥青干草2.0 kg,青稞秸稈2.0kg,并定期進行驅蟲、防疫。

4 適應性觀察

4.1 生理指標測定

對柏林種畜場和大峪種畜場的4頭娟姍牛公牛進行了體溫、脈搏、呼吸等生理指標測定,并和引入時的生理指標進行對比,由表1知,引入9個月后的娟姍牛生理指標和引入時基本一樣,均在正常范圍內。

4.2 血常規分析

2015年4月,對引入9個月的4頭娟姍牛公牛靜脈采血進行血常規測定分析(見下表2),血常規各項指標均在正?;蚪咏7秶?,說明娟姍牛能夠適應海拔2800m 左右的高寒牧區環境。

表1 引進的娟姍牛生理指標測定表

表2 引進的娟珊牛公牛血常規分析表

4.3 放牧采食行為、抗病力觀察

對引入娟姍牛的放牧采食行為、抗病力情況進行觀察,娟姍牛耐粗飼,對當地牧草、燕麥青干草和青稞秸稈的采食性能好,不挑食??购芰^牦牛弱,冬春季夜晚在暖棚中過夜,對平緩的放牧草場較適應,爬坡能力較牦牛和當地黃牛弱。娟姍牛引進后沒有發生疾病,對一般疾病的抵抗力強。

4.4 生長發育情況

對引進的娟姍牛體高、體斜長、胸圍、管圍等體尺和體重進行跟蹤測定,并進行了對比分析(見下表3)。

表3 引進娟姍牛體尺、體重統計表 只,cm,kg

引進的娟姍牛在試驗地飼養9個月后其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及體重顯著的高于引進時,其中,8月齡牛長到17 月齡時體重平均增加125.5kg,10月齡牛長到19月齡時體重平均增加92.25kg。說明娟姍牛在甘南試驗地生長發育較好,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

5 小結和建議

5.1 小結

娟姍牛是英國古老的乳用品種,是主要乳用牛品種中最小的品種之一,以泌乳量、乳脂、乳蛋白率高而著稱。我州卓尼縣從張掖甘肅華瑞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奶牛養殖場引入的娟姍牛公牛,通過近9個月的飼養觀察,該品種牛性情溫順,易管理,耐粗飼,對當地牧草、燕麥青干草和青稞秸稈的采食性能好,不挑食。其各項生理指標和血常規均正?;蚪咏7秶?,抗病力較強,生長發育快。娟姍牛的抗寒能力較牦牛弱,冬春季夜晚要在暖棚中過夜,對平緩的放牧草場較適應,爬坡能力較牦牛和當地黃牛弱。通過初步適應性觀察,引入的娟姍牛公牛能夠在海拔2 800m 左右的高寒牧區環境中生存,但其生產性能有待進一步觀察。

5.2 建議

5.2.1 在海拔2 800m 以下放牧草場較平緩的地區,可擴大引進娟姍牛種公牛數量,最好引進12月齡以下的小牛,讓小牛逐步適應引入地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

5.2.2 加強引進牛的飼養管理,采取白天放牧、早晚補飼、暖棚過夜的飼養管理方式,定時定量補飼精料和礦物質元素。

5.2.3 定期進行防疫、驅蟲,防止感冒和普通病的發生,一旦發現有病,及時治療。

5.2.4 在達到配種年齡后,及時進行配種;由于娟姍牛性情溫順,在與母牦牛配種時,為了達到預期效果,要采取人工輔助的方法進行配種,母牦牛群單獨隔離,不能混有公牦牛。

[1] 張民軍,郝海生,朱華彬,等.娟姍牛-我國奶業生產重要的品種遺傳資源[J].中國奶牛,2008(1):11-14.

[2] 汪翔,等.美國娟姍牛在廣東地區的適應性研究初報[J].中國畜牧雜志,2000,36(5):42-43.

[3] 磨考詩,李秀良,吳柱月,等.娟姍牛(Jersey)引種觀察初報[J].中國牛業科學,2010,36(1):14-16.

[4] 賴景濤,磨考詩.淺談娟姍牛[J].廣西畜牧獸醫,2007(4):165-166.

[5] 王洋,于靜,王巍,等.娟姍牛品種特性及適應性飼養研究[J].中國奶牛2011(11):47-48.

[6] 文信旺,黃香,李秀良,等.娟姍牛與荷斯坦牛雜交一代的選育及生產性能觀察初報[J].中國牛業科學,2011,37(1):26-28.

[7] 毛進彬,高太利,牟蓉.利用娟姍牛細管凍精改良牦牛的試驗報告[J].四川畜牧獸醫,2011,244(2):30-34.

[8] 王建文,傅昌秀,王天富.娟姍牛改良耗牛效果淺析[M].中國牛業進展,2011,253-255.

猜你喜歡
甘南州公牛牦牛
貴州省種公牛站
賽牦牛(布面油畫)
牦牛場的雪組詩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著牦牛去巡山
公牛贊
公牛歷險記
公牛變形記
民族地區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問題探析
新“國十條”背景下甘南州保險需求調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