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黃河流域棉花機械化生產現場會上的講話(摘要)

2015-01-21 15:032014年10月16日山東濱州
中國農機化年鑒 2015年0期
關鍵詞:機采機收機械化

(2014年10月16日·山東濱州)

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 胡樂鳴

?

在黃河流域棉花機械化生產現場會上的講話(摘要)

(2014年10月16日·山東濱州)

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 胡樂鳴

召開這次黃河流域棉花機械化生產現場會,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2014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加快推進大田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主攻機插秧、機采棉、甘蔗機收等薄弱環節,推動棉花機械化生產加快發展”的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扎實推進棉花生產機械化。

一、增強推進棉花生產機械化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棉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棉花是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紡織工業的主要原料、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必需品,是近兩億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關系著紡織行業近兩千萬人的就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國棉花種植面積連續下降。我國棉花生產主要集中在西北內陸、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三大地區。2012年前的10年間,我國棉花面積從5 926千公頃下降到4 733.33千公頃,年均下降2.08%,下降趨勢明顯。近年來,全國棉花種植面積下降速度進一步加快。統計表明,2013年種植面積4 340千公頃,較2012年減少7.4%;預計2014年全國棉花面積3 953.33千公頃,比2012年減少386.67千公頃,種植面積下降率達8.9%。近10多年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棉花種植面積下降更為明顯,特別是黃河流域,棉花面積從2 576千公頃減少至1 945.33千公頃,年均減少約60千公頃,下降率達2.3%。山東省棉花面積最近幾年基本上都以每年33.33千公頃左右的速度下降。河北省棉花2014年預計完成播種面積410.9千公頃,比2013年減少72.05千公頃,減14.92%。河南由傳統種植面積的1 133.33千公頃減少到了目前的200多千公頃。湖南2012年較2011年減少13.33千公頃。湖北2012年較2011年減少10千公頃。安徽省2012年棉花種植面積約為304.93千公頃,2013年種植面積約為285.13千公頃,比2012年度降低6.5%。

我國棉花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增加。2014年4月,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辦的首屆中國農業展望大會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4—2023年)表明:未來10年,受比較效益下降、生產成本提高、國家糧食優先戰略等因素影響,棉花面積和產量呈下降趨勢。至2023年,棉花面積減至4 056.67千公頃,下降6.7%;產量減至602萬噸,下降14.0%。棉花消費量緩慢增長,年均增幅為0.7%,至2023年達852萬噸。受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和中國紡織產業的低速發展以及亞洲競爭國家紡織產業的發展影響,未來棉花進口將下降,至2023年中國棉花進口量為160萬噸,比2013年下降46.7%。

導致棉花種植面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勞動力成本上升。隨著我國城鎮化、工業化步伐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轉入城市,農民工在城市打工收入100~200元/天,農民種棉積極下降。二是棉花收獲機械化水平低。我國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2013年已接近60%,棉花耕、種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了94.8%、65.7%,但棉花機收水平只有11.46%。從三大棉花主產區機械化水平看,西北內陸棉區機耕、機播水平均超過90%,植保、中耕追肥、拔棉稈、棉籽脫絨等環節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機收水平較低,除新疆兵團機采棉已達到66%外,整個新疆的棉花機收水平也只有8%。黃河中下游棉區田間管理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多數省份的機耕水平均達到了83%以上,部分省份的機播水平達到了60%以上,高的超過了90%,但機收水平都不到1%。長江中下游棉區在三大棉區中機械化水平最低,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在20%左右,機播水平不到1%,主要采用人工穴播和移栽方式,機收水平基本為零。棉花田間管理主要靠人工,植保大都采用背負式噴霧器。三是受產后加工環節影響大。機采棉含雜率和含水率相對較高,傳統棉花加工線不能滿足清理雜質的要求,需要升級改造或新建適合機采棉的加工生產線。升級改造投入較大,企業積極性不高;新建生產線又受國家控制棉花加工企業數量政策的限制,審批困難。另外,目前棉花的收購政策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機械化收獲技術推廣,如:現行的棉花收購標準主要以含雜率確定棉花等級,按等級確定收購價格,對機采棉的等級和收購價格定得相對較低,影響到棉農的利益,進而影響棉花機收技術的推廣應用。

實現棉花收獲機械化可大幅降低棉花生產成本。西北內陸棉區大力推廣機械化采收棉花集成技術,每公頃棉花可節約生產成本3 000~4 200元。山東試驗表明,1臺5行采棉機可替代600~800個勞動力。從全國情況看,目前人工采摘棉成本2~3元/千克,按每公頃產3 750千克籽棉計算,每公頃人工采棉成本約為7 500~10 500元。機采棉成本約5 550元/公頃(包括作業費2 250元/公頃;機采損失率2%~3%,每公頃減少收入750元左右;機采含雜率高,每千克籽棉售價降低0.6元,減少收入2 250 元/公頃;機采前噴施脫葉催熟劑需成本300元/公頃),實現棉花機采比人工采摘每公頃節本增收1 950元以上。

穩定棉花生產、保障有效供給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實現棉花生產機械化的任務歷史地落在了我們的肩上。各棉花優勢主產區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和技術支撐單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認識發展棉花生產機械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歷史責任感。

二、推進棉花生產機械化迎來了良好的機遇

一是中央高度重視棉花生產機械化。2014年將主攻薄弱環節,推動棉花機械化生產加快發展寫入中央1號文件。國務院領導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研究推進棉花生產機械化,2014年8月,汪洋副總理在新疆考察時對棉花生產機械化科研、生產、應用能力并給予了充分肯定。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副部長張桃林也明確要求,要深入研究水稻機插、玉米機收、油菜播種收獲、棉花和甘蔗收獲等薄弱環節,爭取早日有所突破。

二是支持棉花生產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2014年國家啟動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保護農民種棉利益,調動農民種棉積極性。中央財政不斷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提高棉花生產機械化水平,從2012年開始,大型棉花采摘機單機補貼限額提高至30萬元,新疆地區可提高到40萬元。農業部連續五年設立技術推廣項目,在棉花優勢產區投資支持棉花生產機械化技術集成與推廣。為提高采棉機關鍵部件的國產化率及整機的可靠性,國家投資1 500萬元,實施了農業行業科技專項“華北棉區棉花全程機械化關鍵技術及農藝技術研究與示范”,吸收企業參加,開展技術創新攻關。

三是棉花生產機械化技術路線初步形成。通過國家優質棉基地建設和科技攻關,摸索總結了一套適應新疆干旱半干旱棉區生產的高產高效生產模式,為棉花全程機械化生產打下了基礎。農業部先后制發了西北內陸棉區、黃河流域棉花機械化生產技術指導意見。山東省把機械化作為振興棉花產業發展的重要措施,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召開機采棉現場會,形成了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2014年全省按機采棉標準播種近6.67千公頃。河南省農機部門2012年開始探索適合當地的機采棉種植模式、品種、脫葉劑使用等田間管理技術,對麥后移栽和麥后直播機械化技術進行了對比試驗。湖北省荊州市、荊門市、天門市等多個棉花主產地均積極開展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試驗,在試驗點外農業部門開展了棉花生產與高產創建工作。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積極組織創建了“棉花輕簡化機械化關鍵技術創新團隊”,選育出了4個生育期短、吐絮集中、適合機采的棉花品種,探索了雜交棉F2油后/麥后高密度直播的種植模式,進行了短季棉和雜交棉F2高密度直播小面積示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河北省初步制定了棉花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

四是裝備供應能力不斷增強。山東省、河北省組織研發了一批新型多功能棉花耕整-施肥-覆膜-播種聯合作業機、棉柴收集處理(還田或粉碎)機具,試制了3WSHZ1000—12型自走式四輪高地隙棉田噴霧機。隨著石河子貴航在采棉機方面的研發成功和不斷地改進完善,以及國外的凱斯和迪爾采棉機在國內組裝生產,大型采棉機裝備得到保障,為棉花機械化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和裝備支撐。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發的適宜農村小規模經營的指桿式采棉機的研發取得初步成效,將填補我國中型采棉機的空白,為發展機采棉提供了更多選擇。

三、積極推進棉花生產機械化加快發展

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已經進入加快發展、改善結構、提升質量、拓展領域的重要階段。主要農作物關鍵環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直接關系相應產業的興衰;順應產業發展需要,我們將突破關鍵薄弱環節納入了農業機械化重點工作,加大了支持力度。棉花機收環節的突破,關系國計民生、棉花供需矛盾的有效解決,需要我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開拓創新,攻堅克難,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取得實效。各級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發展棉花生產機械化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棉花生產機械化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周密安排部署,產學研推用各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聯合協作,共同努力,形成農機農藝相適應的技術體系,實現關鍵薄弱環節農業機械化盡快突破。

(一)建立棉業聯合協作機制。棉花主產區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與財政、發改、質檢、供銷合作社等有關部門溝通合作,共同研究解決棉花生產、收儲、加工在標準、技術和利益等方面不協調的問題,建立完善棉農、棉花收購與加工企業有效聯合、共同發展的新機制。

(二)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棉花主產區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注重農機農藝融合,特別要加強與科研單位、高校院所的溝通、協調和合作,在專家的指導下,加強試驗示范,科學制定合理的技術路線和標準,為機采棉創造基礎條件。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棉花主產區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擴大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規模,在滿足糧食主產區和糧食生產機械化補貼需求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對棉花主產區和棉花生產機械化補貼的支持力度,增加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補貼棉花生產機械的比例,為加快突破棉花生產機械化的瓶頸提供資金支撐。

(四)進一步加強技術示范推廣。農業部將繼續設立技術推廣項目,支持棉花生產機械化。各棉花主產區農業機械化主管部門,要建立穩定的棉花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加大推廣資金投入。按照項目整合,集中投入的原則,積極探索各主產區棉花機械化技術路線和技術模式,實施整村、整鄉、整縣推進。加強技術的組裝配套,把必要的物資、財力向示范區集中,大幅度提高示范區的技術應用水平、物質裝配水平、組織管理水平、產量效益水平。

(五)推進棉花規?;a。利用促進土地流轉的好政策,引導規?;a。發揮好農機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鼓勵棉花生產向種植大戶、植棉能手轉移和集中。積極發展棉花生產合作社,統一種植模式,促進棉花生產規?;?、標準化,為棉花生產機械化創造條件。積極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和作業服務組織,實施機耕、機播、機采等農機社會化專業服務經營,通過代耕、代種、代管、代收等有效服務方式,開展“跨戶、跨村、跨鄉(鎮)”的跨區作業,擴大機采棉作業市場規模,提高農機社會服務水平。

實現農業機械化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必然。突破關鍵薄弱環節機械化已成為農業機械化工作的當務之急、棉花等農業生產的迫切所需。希望各地深入貫徹落實2014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落實扶持政策,增加科技投入,扎實做好推進棉花生產機械化的各項工作,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持續增強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實現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猜你喜歡
機采機收機械化
新疆機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證檢驗質量分析
機采棉加工質量管理對棉花品質的影響
想要了解機采血小板,請看這里
機收減損,顆粒歸倉,湖南早稻機收預計減少損失1.45億斤
大棚有了機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關于水稻一種兩收機械化栽培技術要點探討
全國小麥機收率96%創新高
全國麥收進度過半 主產區機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麥機收率達到98.1%
機采系統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