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鼻內鏡下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效果

2015-01-27 01:05姚旭光,孫福生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年25期
關鍵詞:術腔鼻甲鼻息肉

【摘要】目的 探究鼻內鏡下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效果。方法 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效果,評定臨床療效。結果 40例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5.0%,術后5~10 d鼻腔少量出血1例,鼻腔粘連1例,眶周輕微淤血1例,對應處理后改善。結論 鼻內鏡手術用于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療效顯著。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5.062

作者單位:136200 吉林省遼源礦業集團公司總醫院

Effect of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in Elderly Patients

YAO Xuguang SUN Fusheng General Hospital of Liaoyuan mining group in Jilin Province,Liaoyuan 136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4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were treated by endoscopic surgery. Results 4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effective rate was 95.0%,postoperative 5~10 d nasal bleeding in 1 case,nasal cavity adhesion in 1 case,and 1 case of periorbital slight gore,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Conclusion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nasal polyps,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y,Elderly chronic sinusitis,Nasal polyps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為一種臨床常見多發的耳鼻喉科疾病,發病后癥狀主要表現為流鼻涕、鼻塞、鼻癢,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臨床采用鼻內鏡手術取代傳統的手術進行治療,雖已廣泛應用到青少年中,但關于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治療的研究較少 [1]。本次研究中,分析鼻內鏡下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療效,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從2013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0例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齡為14~80歲,平均年齡為(42±2.0)歲,病史為8個月~44年,根據??跇藴?[2]臨床分型分期:Ⅱ型1期6例,Ⅱ型2期16例,Ⅱ型3期8例,Ⅲ型10例,合并鉤突增生9例,合并泡狀中鼻甲8例,合并下鼻甲肥大18例,合并反向中鼻甲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22例。統計患者的臨床表現:流膿涕、鼻塞,部分患者有頭痛、嗅覺減退,涕中帶血絲等,經正規用藥后,效果不佳。

1.2 手術方法

鼻腔局部實施浸潤麻醉加強化麻醉(異丙嗪25 mg+氯丙嗪25 mg+杜冷丁50 mg)患者37例,實施全麻患者3例。手術所采用的儀器為STORZ 4 mm 0°和30°鼻竇內窺鏡以及監視器,根據Meserklinger手術方式,鼻內鏡下摘除鼻息肉、切除鉤突,依據病變范圍決定具體的手術實施范圍,術中盡量注意不能傷及正常粘膜組織。Ⅱ型病變多開放前組篩竇、前后組篩竇,Ⅲ型病變中,對前期實施鼻息肉摘除術患者,實施全組鼻竇開放術,前期已經實施鼻內鏡手術需采用修正性手術,重新開放全組鼻竇。合并下鼻甲肥大或鼻中隔偏曲患者,需實施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術或鼻中隔粘膜下部分切除術。

1.3 術后處理

術后鼻腔填塞凡士林、明膠海綿止血,常規靜脈滴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時間為4~6 d。術后24~48 h將鼻腔填塞物取出,局部用氯麻滴鼻液、薄荷石蠟油等滴鼻,術后5~6 d 用1%麻黃素棉片收縮鼻腔,在前鼻鏡下對鼻腔進行清洗,之后出院,出院后每間隔15~20 d接受一次門診隨訪,鼻內鏡下換藥,并及時將鼻竇術腔以及鼻竇的干痂、肉芽、囊泡以及擴大縮窄竇口清理干凈,依據鼻腔情況,確定門診換藥次數,直至術腔徹底上皮化。

1.4 療效判定

所有病例術后進行為期6個月以上隨訪,根據??跁h制定療效標準評價。痊愈: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癥狀均消失,復查鼻內鏡顯示鼻竇開口良好,無膿性分泌物;改善:癥狀有改善,復查鼻內鏡表明鼻竇腔內有炎癥水腫,僅少量滲出;無效:癥狀無改善,鼻竇腔內有息肉,或有大量膿性分泌物。有效率=痊愈率+改善率。

2 結果

本次研究40例患者中,痊愈30例,顯著改善8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5.0%。手術并發癥:術后5~10 d鼻腔少量出血1例,因術區脫痂皮而導致,鼻內鏡采用微波燒灼后徹底止血;眶周輕微淤血1例,未對其采取特殊處理,3~4 d自行消退;鼻腔粘連1例,局麻下松解粘連,用明膠海綿對創面進行分隔,5~8 d后痊愈。

3 討論

隨著當前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發病率明顯上升,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當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病因還未完全明確,分析該疾病是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所產生的結果,變態反應以及感染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變態反應會引發鼻粘膜腫脹,導致鼻竇竇口狹窄,竇腔分泌物引流異常,而引發炎癥。在鼻竇內膿性分泌物的長期刺激下,鼻腔會出現鼻竇粘膜血栓性靜脈炎、淋巴回流障礙,進而形成粘膜水腫,形成息肉。相關研究 [3]表明,慢性鼻竇炎并發鼻腔解剖變異具有較高的發生率。本次研究40例患者,合并鉤突增生9例,合并泡狀中鼻甲8例,合并下鼻甲肥大18例,合并反向中鼻甲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22例。臨床部分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實施鼻內鏡手術治療后,癥狀無改善,而再次實施中下鼻甲成形、鼻中隔矯正等手術后,癥狀有改善,分析原因可能是因初次手術實施時,未及時處理鼻腔解剖變異。再加上鼻腔解剖變異會影響手術操作,增加手術實施風險,以及術后換藥難度,容易傷及鼻粘膜,增加術后術腔、竇口黏膜粘連。為了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手術實施過程中,清除鼻竇病變同時,可實施鼻內鏡手術,充分發揮鼻內鏡的照明好、術野清晰、處理鼻腔復合病變強優勢,同期處理鼻腔存在解剖變異,恢復鼻腔鼻竇通氣引流功能,可提高鼻內鏡手術療效,減少再次手術實施率。

鼻內鏡術后的處理以及門診隨訪也是影響手術效果的主要因素。臨床一直認為鼻腔沖洗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措施,但多數學者仍認為取出鼻腔填塞物后,應每天實施鼻腔沖洗、清理術腔痂皮。頻繁多次的鼻腔沖洗以及術腔清理,會傷及新生粘膜上皮,導致鼻腔發生大出血,而且黏膜上皮受損,是形成術后息肉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手術實施后24~48 h將鼻腔填塞物取出,常規采用類固醇類藥物以及抗生素藥物治療,并每天堅持鼻腔滴藥,術后5~6 d采用1%麻黃素棉片收縮鼻腔,前鼻鏡下將鼻腔內的滲出物或血痂清理干凈,不能傷及黏膜上皮。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經3次左右鼻內鏡下換藥,術腔上皮化狀態理想。

綜上所述,鼻內鏡用于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造成的創傷小,手術效果顯著。

猜你喜歡
術腔鼻甲鼻息肉
2種不同中鼻甲成形術在慢性鼻竇炎鼻內鏡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切
乳突根治術后人工耳蝸植入患者再植入病例分析
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在開放式乳突根治術的臨床應用
謹防鼻息肉術后復發
鼻內鏡下兩種中鼻甲處理模式的對比觀察
鼻內鏡下手術治療鼻息肉的臨床分析
鼻內鏡術后術腔納吸綿的處理方式研究
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鼻息肉鼻竇炎94例臨床效果觀察
化濕通竅方對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術后術腔黏膜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