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器官系統為基礎整合神經系統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2015-01-31 06:24康進,肖波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醫學教育神經學科

【摘要】 從國際醫學課程整合背景及神經系統自身特點切入,詳細介紹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五年制教改班神經模塊器官系統整合教學的開展情況,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并對整個醫學教育體系進行了思考。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1.016

作者單位: 410008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

通訊作者:肖波,E-mail:xiaobo_xy@126.com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Nervous System Teaching Based on Organ-system Integration

KANG Jin XIAO B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8, China )

[Abstract] Start with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curriculum organ-system integr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urology. Introduce the nervous-module organ-system integration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in details. Propose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inking to the entire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Organ–systems based, Nervous System, Teaching reform

1 課程整合的國內國際背景

自1866年我國開設博濟醫科學校以來,大部分醫學院校一直沿用“以學科為中心”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即,將整個醫學教育過程分成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臨床實習三個階段,其要點在于以學科設置為中心,每個學科自成一門課程。該教學模式的主要優點在于其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完整性,有利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也方便教學和管理。20世紀50年代,歐美國家為了適應醫學科學的發展及社會對醫學保健的需求變化,開始了對傳統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革的初步嘗試 [1]。1993年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會議,“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醫學教育模式被大多數專家認可,被視為20世紀醫學教育的里程碑。湘雅醫學院也從2004級開始,設立了臨床醫學五年制教改班,開始了對該教學模式的初步探索與實踐。

2 神經系統的教學特點

按照傳統的醫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神經系統的臨床教學以神經病學為重點。一直以來,神經病學因其基礎復雜、內容廣泛、臨床思維嚴密的特點,而被公認為是難度大、綜合性強的學科。與此對應,神經系統模塊也是整個器官系統教學各個模塊中的難點所在?;A理論上,神經系統相關內容所涉及的神經解剖學、神經病理、神經生理、神經影像等都是其對應學科中最為復雜的部分;臨床上,神經系統疾病診斷以定性和定位思維為特征,嚴謹的理論性和高度的邏輯性是其最突出的特點。所以,無論是基礎理論知識還是臨床實踐分析,神經系統相關內容歷來都是醫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很多醫學生對神經系統相關內容產生了恐懼心理,甚至談神色變,有學者形象的稱之為“神經恐懼癥” [2]。有關調查表明,學生認為神經系統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對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知識的遺忘 [3],而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知識又是臨床神經系統疾病診斷定性定位的基礎,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準確、清晰、快速的掌握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等基礎知識,縮短遺忘期,建立基礎與臨床的聯系就成為了提高神經系統相關內容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3 課程整合在神經系統教學中的實踐

3.1 課程設置

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將神經相關內容基礎理論分散到各個學科當中。以我院為例,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弊端。(1)從時間看,教學橫跨了從基礎到臨床,包括解剖、組胚、生理、病理、診斷、影像等累計11門學科、122學時的內容,教學時間跨度達到三年半,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學生對于醫學知識的遺忘。(2)從內容上看,神經部分的內容在各個學科當中有很強的重復性,比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在兒科學、傳染病學、神經系統的教學中均有涉獵,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課時負擔,也因反復的重復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3)從思維整體性看,因為教學時間跨度大,雖然神經基礎部分知識點在臨床課時會再次提及,但經過兩年的“遺忘過程”,單憑臨床老師簡單性的回顧,同學們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遠遠達不到剛剛上完基礎課時的清晰程度。在解剖結構不清晰的條件下,神經系統疾病的定位診斷就成了學生眼中的一大“難題”,這也是“神經恐懼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革之后的課程設置,將神經相關內容整合為“神經系統基礎”和“神經系統臨床”兩大模塊。其中,神經系統基礎模塊有解剖、組胚、生理、病理四個教研室的老師共同負責,神經系統臨床模塊由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兒科、精神科教研室的老師共同負責。

經過整合之后的神經系統相關教學有以下優點:(1)從時間上看,整合后的課程由原來的112課時縮減至92課時,時間跨度由三年縮減為半年,這一改革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時壓力,減少了遺忘過程,有助于學生神經系統定性、定位思維的培養和形成。(2)從內容上看,將原來重復數遍的課程簡化,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由兒科教研室負責,這種重點突出,有助于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同時,臨床模塊教師授課過程可以在恰當的時候重新提及學生剛剛學過的基礎部分相關內容,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3)從思維的連續性上看,經過基礎模塊,通過解剖、組胚、生理、病理的整合,各個基礎學科相互滲透,幫助同學們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神經系統基礎框架。臨床模塊,通過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兒科、精神科的整合,幫助同學們建立了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的整體認識。如,神經科急癥顱高壓,常常需要內、外科聯合處理;占神經科門診量相當比重的神經癥常常需要神經內科、精神科的雙重鑒別??傊?,通過兩個模塊的銜接時間和內容上的銜接,整合后的課程幫助同學們對神經系統從正常到異常,從宏觀到微觀有了一個系統、完整的認識。整個教學過程連貫,更易激發學生興趣。

3.2 改革效果

針對神經系統教學模塊,在對我院100名接受器官系統聯合教學及100名接受以學科為中心教學模式的學生的調研中,我們發現,對器官系統教學基本滿意的達86%,高于學科為中心教學模式的58%。褚倩 [4]等的研究結果顯示,從整個醫學教學看,器官系統教學的基本滿意度達80%,而以學科為中心的滿意度為65%。兩者對比可以初步得出,針對神經系統內容,器官系統教學滿意度高于整體醫學教學,以學科為中心的滿意度低于整體醫學教學。由此可以得出,器官系統教學對于醫學教學,尤其是神經系統的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3.3 主要問題及對策

盡管對神經系統進行整合收到了多數老師和同學的認可,但在改革實施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難。

3.3.1 配套教材 缺乏配套教材是神經系統課程整合中遇到的最突出的問題?,F在使用范圍較廣的教材均為以學科為中心編寫的教材,也有的學校,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等編寫了以器官系統整合為中心的教材。目前,我院的神經系統整合依然沿用的是通行的以學科為中心的教材,同學們普遍反映知識點在各個學科中比較分散,不方便復習。這就對授課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課上的45分鐘,需要老師將分散在不同學科的知識點充分提煉、總結、融會貫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學生反復看書,從另一個層面促進了記憶過程。如,講腦脊液的實驗診斷,學生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材上還會同時看到腹水、胸水的相關內容,這樣可以有效彌補器官系統整個教學思維過于局限于神經系統的缺憾,加強臨床思維的整體性。

3.3.2 師資隊伍建設與管理 長期以來,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被廣大教師所熟悉和認可。在器官系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的要講授涉及自身并非特別熟悉的亞??苾热?,這無形當中增加了教師備課、授課的難度。對此,我們實行了不同教研室集體備課制度和試講制度。這樣,在正式走上講臺,不同學科的教師對彼此講課的內容有了初步了解,可以有效減少同一內容反復講,或是重點內容無人講的情況出現。集體備課、試講對教師也是一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有效過程。

與此同時,我院還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反饋制度,加強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即,每節課后,會有十位同學負責對該授課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綜合評判,教務辦會將打分結果匯總、存檔。在每個學期末會召開師生座談會,將一個學期的評分狀況公布給授課教師及學生。師生座談會為學生和教師提供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對于授課的需要,為這種相對新興的教學模式積累了更多的經驗。

4 展望

在國內外醫學院校醫學教學改革的浪潮中,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將神經系統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并在臨床醫學五年制教改班中進行試點,符合日趨國際化的醫學教育形式。盡管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但因該教學模式打破了學科間的界限,實現了“微觀與宏觀,形態與機能,生理與病理,基礎與臨床”等多方面的融合,強調了醫學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有助于提高同學們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減少神經恐懼癥的發生,受到了絕大多數師生的好評。醫學教育管理者需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廣泛借鑒國內外的教學經驗,構建更為完善的醫學教育模式,以培養出更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醫學人才。

猜你喜歡
醫學教育神經學科
神經松動術在周圍神經損傷中的研究進展
【學科新書導覽】
中西醫結合治療橈神經損傷研究進展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提升醫學教育能級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醫學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超學科”來啦
“神經”病友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借問學科哪家強?盡言洄服有良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