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血液常規檢驗質量控制方法

2015-01-31 09:18吳媛媛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3期
關鍵詞:抗凝劑血常規標本

【摘要】目的 研究血常規檢查質量控制方法,給臨床血檢的數據質量提升提供參考。方法 對我院最近幾年的血常規檢查病例進行研究分析,選取其中的46例,使用不同抗凝劑來進行檢查,根據檢查結果進行探討分析。結果 使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血液標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等的變化檢測,其受到標本放置時間長短的影響。結論 造成血液檢測結果變動的因素比較多,對這些因素進行研究分析,能夠提升檢測治療,提高結果的準確度。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3.143

作者單位:154002 黑龍江省佳木斯中醫院

Analysis of Blood Routine Inspe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Method

WU Yuanyuan, Jiamus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musi 154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blood examination for clinical data quality reference ascension. Methods 46 cases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of routine blood test case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 were selected, the use of different anticoagulants to inspect, analyze according to the inspection results. Results Using different ways to carry out blood specimens of red cells, white cells, platelets and so on detection, the impact specimen storage time length. Conclusion Factors cause the blood test results change more,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 to these factors.

[Key words]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Quality, Factors

血常規檢查是臨床醫學檢驗中使用比較多,比較基礎的檢驗方式,是對患者的血液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等的數據進行檢測分析,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 [1]。所以,血常規檢查的準確性對于臨床診斷來說是非常重要,需要對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質量進行控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3~2014年接收的46例進行血檢的患者來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17~64歲,根據其血檢結果來進行探討。

1.2 方法

在實驗開始前,首先進行抗凝劑的配制,方法選用靜脈采血。將患者的血液標本采用不同的稀釋比例,23例患者的血液稀釋比例為1:10 000,另23例患者則為1:50 000,將稀釋比例相同的靜脈血液混合搖勻后,平均分為46份,最后進行上機檢驗。其次為樣本儲存質量的控制,方法同樣應用靜脈采血,在獲取血常規標本后,將46份血液均勻的混合,并將其平均分為46等份。所有血液標本放在室溫22℃的房中保存,30 min后進行15個標本的檢測,3 h后再檢測15個標本,最后的16個標本在6 h后檢測,詳細記錄所有的檢測結果。

2 結果

2.1 抗凝劑不同配比情況下的血檢結果差異性

研究中使用不同比例的抗凝劑來進行血檢,其結果顯示,血紅蛋白、白細胞、血紅細胞等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

2.2 不同放置時間情況下血檢結果的差異性

室溫相同,放置時間不同,對血液檢查結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放置時間的增加,血液形態變化就越大,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就越大,最終沒有可以參考的價值,特別是血紅細胞的分布差異性明顯。

3 討論

患者接受血檢的時候,血檢人員需要對各階段都進行質量控制 [2]。第一,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比較高,檢驗人員自身需要對血液和臨床醫學知識掌握熟練,對相關學科知識進行涉獵。醫院聘用檢驗人員時應該要求嚴格,先進行考核,具備資格才能夠上崗。第二,血液檢查時,對樣本進行詳細的標注,不要弄混患者的姓名、科室、病號等。如果患者的體征造成了檢驗結果的偏差,應該選取幾種白細胞的參考范圍進行分析。

3.1 采血時間的控制

人體內部都是在動態變化的,血液指標隨著不同時間的檢測也會有差異性,體內的各項指標都是規律性的變化,所以進行血液采集的時候,應該統一采集時間,避免血液指標的差異性影響結果。血液采集的方式有兩類,一個是指外周采集,一個是肘部靜脈采集,手指的溫度變化對血液循環會產生影響,采集時的擠壓會讓組織液混入其中,所以結果的真實性受到了影響,最好選擇靜脈采集,這樣能夠提升質量可控性。

3.2 抗凝劑的配置比例

抗凝劑的配置比例差異性會給檢測結果帶來影響,對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偏差,現在臨床中使用的抗凝劑主要是EDTA-K2。還有就是標本放置的時間不宜過長,溫度要求適宜,兩者均會給檢測結果帶來影響。

3.3 儀器的校準和監測

使用儀器進行檢測的時候需要選擇配套的試劑。檢驗人員應該按照廠家所提供的試劑來進行檢驗工作。如果在檢驗時出現了測定值超出范圍的情況,需要再次進行校準和檢驗。完成檢測工作后,對檢驗過程進行分析,核對試劑和儀器的情況。

3.4 放置時間和溫度

通過研究得出,采集的標本放置的時間越長,細胞形態發生改變的可能性就越大,導致各種檢測指標不準確,其中影響最大的是RDW,長時間放置后檢測結果與放置正常時間的檢測結果不同,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采集的標本處于4℃~8℃的低溫條件下也會對參數造成一定的影響,與常規18℃~25℃的室溫相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4 結語

血液檢查是醫院的常規檢查,在很多的化驗中都有所應用 [3],對血檢結果進行質量控制,可以為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精確的依據??傊?,血液常規檢查受到的影響因素比較多,在進行檢驗的時候應該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熟悉,積極避免,對檢驗過程各環節進行質量控制。所以,統一規范的檢驗標準,整體的質量控制體系都是非常重要的,檢驗前對檢驗設備進行核對,排除故障。檢驗人員自身要多學習,多積累經驗,提升檢驗技術,提高檢驗結果準確性,給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

猜你喜歡
抗凝劑血常規標本
為什么獻血過程中不可隨意更改獻血量?
不明原因肝損害的32例肝組織活檢標本的29種微量元素測定
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
鞏義丁香花園唐墓出土器物介紹
血常規解讀
COVID-19大便標本采集器的設計及應用
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血常規指標檢測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抗凝劑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預防皮下出血中的應用
不同抗凝劑對黃鱔外周血抗凝效果的比較研究
菲律賓蛤仔血細胞抗凝劑的初步篩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