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改革:我也有話要說
——一個草根職教人的課改思考

2015-01-31 12:24楊海華
職教通訊 2015年13期
關鍵詞:職教職業改革

楊海華

課程改革:我也有話要說
——一個草根職教人的課改思考

楊海華

“課改”這個詞已經好久沒有醒目得出現在職教人的視野里了,大家都知道,2014年是職教大年,國家頒布了大量關于職業教育的紅頭文件,在2014年進入尾聲的時候,浙江省教育廳印發了《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方案》,這或許是浙江省落實2014年國家職教戰略部署的行動體現,也或許是希望課改能作為浙江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載體,單看“選擇性、專業性、實效性、靈活性、統籌性”等課改基本原則,并高度強調“選擇權”,全面展露了這次課改的與眾不同與創新務實的理念引導,更加遵循以生為本的職業教育規律,也更加符合職教發展與終身學習的國際趨勢,值得期待,希望能給職業教育帶來一股新的氣象,但關鍵還是看其是否切實可行與能否扎根落地??傊?,浙江人敢為人先,精明務實的精神在職業教育領域同樣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浙江的課改也引發了職教界的關注與思考,有人說是妥協,也有人說是折騰,其實也多少表露出了職教人對課程改革的愛恨交加與無奈失落,也更加說明了職業教育的教學現狀與問題所在,更加需要改革,筆者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專業教師,也想談談自己對課改的所見所聞與所思。

2005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乘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東風,江蘇省也在2005年底下發了《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行動計劃》,計劃從2005年到2007年的三年內,10個大類專業開展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形成模式,并以國家和省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省級示范專業學校為主體,遴選一批職業學校作為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基地,命名50個“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學?!?,并按專業命名100個“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點”,為全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提供示范和借鑒。筆者經歷了那場課程改革,雖然時過十年,但那場課程改革的風暴卻依然記憶猶新,暫且不論其成敗,卻也實實在在給職業教育教學帶來了改變與思考。當時,課程改革就是職業學校教師教育教學的導向與所有,項目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塊化教學、基于工作過程導向課程模式、校本教材、雙師型教師等等相關的職業教育的專業名詞目不暇接的進入了職業學校教師的視野。職業學校為了拿到課程改革實驗學校和專業課程改革實驗點,自然必須轟轟烈烈,全校動員,狠抓落實,全面推進。一時間連剛進入職業學校的年輕教師也積極參與編制教材,專業課必須到實訓室去上,教師的教案里必須有課改理念的體現和論述,公開課實驗課花樣百出輪番上陣,等等,諸如此類,搞得好不熱鬧,然而課程改革還沒宣告結束,就有了技能大賽,創新大賽、信息化大賽、五課教研兩課評比、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等等,再加上省示范、國示范評估、各類專業、課程和實訓基地評估,真可謂前浪推后浪,一波又一波,并且行政推動的每項改革活動都是成果豐碩,成效顯著。殊不知,我們職業學校的老師已經開始疲憊了、厭煩了,甚至為了應付各類大賽各種評估與活動已無心于教學,已無力于關心教育學生,教育教學成了最不重要的事,慢慢地職業學校的教師也就沒了熱情與激情,陷入一種大賽與課改活動的迷茫、盲目,甚至恐懼,都只能為了應付行政強壓而被動接受。再看看我們的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的學生有很多特權,可以不上課,考試成績都是80分以上,這還是職業教育嗎?跟職業培訓毫無差別。至于其他學生,依然是我行我素,你不管是運用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還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方式,事不關己,該睡睡,該玩玩,奈我如何。老師哀嘆職業學校的老師越來越不好當,越來越來累,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學生哀嘆到職業學校什么也學不到。職業學校卻乘著政府高度重視與職教改革的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不管是校園環境還是實訓設施都實現了高大上,也不管是個人還是單位,各種頭銜榮譽盡收囊中,再加上現在的職業學校都很重視宣傳工作,參觀學習者絡繹不絕,可謂一片欣欣向榮的職教盛景。所以,職業學校師生的無奈失落與職教發展的繁榮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回望課程改革走過的路,職業教育還是有很大的提高和進步的,比如教師和學生個人因為在各種大賽的逼迫下,技能水平和專業素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職業學校的設施設備在改革的過程中得到充實和完善,基本完成了職業學校的外延建設,所以內涵的改革發展務必跟上。關于課程改革,筆者做以下三點思考。

1.關注對象,以生為本。筆者曾經有機會在開展普職融通試驗時,給普通高中的學生上過一天的專業滲透課,那各個學生都是積極思考,積極參與,接受得非???,甚至高中生說比他們高中的課有趣有用。然而,給職業學校學生上課卻是另外一種景象,職校學生曾經都是學業的失敗者,或行為習慣較差,或心理素質較差,所以職教專家在構建職教課程體系、設定課程目標、編制教材、改革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時,職校學生的生源質量和現實情況永遠是課程改革首要關注和考慮的第一要素,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接受能力,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使其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更加有利于學生掌握。

2.關注評價,注重發展。課程改革,評價先行,評價是導向。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評價的目的,評價不是為了區分好與差,評價的目的是促進發展。如果沒有科學可行的評價,任何改革都很難持續進行。評價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對學生的評價的,現在課改提倡多元主體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多元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等等,把學校評價、社會評價和家長評價結合起來;發展評價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激勵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真正體驗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評價不是必須是試卷,可以是報告、是技能、也可以是展示活動等等;評價不是必須量化,也可以等級;總之,評價的目的關鍵是要激勵學生成長與進步。另一方面,就是對教師教學的評價,也就是說怎樣的才算是好課?是否必須有條條框框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方式,比如上課必須要用信息化手段、必須要有小組合作討論環節,等等。上過職業學校課的老師都知道,四十五分鐘的課,可能教師半小時以上都是在管紀律,提醒學生不要睡覺,不要玩手機,不要看小說,不要講話,等等。所以,筆者以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保持認真聽講,并在掌握基本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同時,讓他們對自我認識和職業意識有所理解和感悟的課就是好課,少一點條條框框,多一點實實在在,讓教師多一點自由發揮,讓學生更加自由的成長發展。

3.小班教學,理實分離。如果普通高中一個班四五十人聚在一起就會凝結力量,你追我趕,相互競爭,共同提高;職業學校的學生曾經都是各個初中分流下來的學生,然而這樣的四五十個學生聚在一起,并已無升學壓力,其破壞力可想而知,一個弱小的老師豈能抵擋,你循循善誘他們置之不理,你發火他們給你錄音投訴,你嚴格要求學生評教時就給你打零分,你和藹他們就把課堂當菜市場,時不時領導還在門后窗邊觀望,職校老師整天與學生與領導斗智斗勇。另外,隨著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推廣,很多專業課都要在實訓室或者機房上課,在一個開放的實訓環境內,一個教師如何能應付保障四五十個學生的技能教學,有時一節課就是開機關機維持紀律,教學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另外,對于提倡雙師型教師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是否可行也有待考證,俗話說術業有專攻,讓一個教師既要教專業理論,又要教專業技能,然而一個教師基本都要教兩至三門專業課,多有力不從心。所以,筆者比較贊同雙師結構與理實分離,讓邏輯思維能力強的教師教專業理論,讓動手能力強的教師教專業技能,讓專業教師和實訓教師走不同的職稱評聘之路,但能受到同樣的待遇與尊重,讓職業學校教師也有選擇權。因此,不管是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還是項目教學,以及以后實行的現代學徒制等等,都應小班教學,理實分離。

課程改革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探討,課程改革必須改,不改就沒有出路,但是怎么改,不是按課程改革文件下發時設定一個目標,形式到位了,量化目標達到了,就說課程改革成功了,而實際問題依然存在。課程改革是一個持續的系統工程,但關鍵是要改革剔除不科學不合理卻還在大張旗鼓推行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同樣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師生發展與需求,遵循教育規律,回歸職業教育本質,堅持與時俱進,充滿信心,穩步扎實緩慢有效的落實推進。

“路漫漫其修遠兮,與職教同仁共探索”。筆者作為一個草根職教人,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只言片語傳遞一些來自職業教育一線師生的聲音,也更希望職教同仁更多關注職校師生的生存現狀,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固然需要頂層設計和理論支撐,但根還是在職業學校。

[責任編輯 曹 穩]

楊海華,男,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工業園區分院講師,工程師,澳門城市大學教育學2013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職教職業改革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關于構建鐵路職教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
江蘇職教助力國家扶貧攻堅
改革之路
職業寫作
中英越洋握手 職教領跑未來
改革備忘
我愛的職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鎮職教城考察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