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我國行政裁量權的幾點思考

2015-02-07 05:57劉洋
法制博覽 2015年14期
關鍵詞:法治政府行政權規制

關于我國行政裁量權的幾點思考

劉洋

河南大學,河南開封475000

摘要:法治政府建設需要對公權力進行必要的約束,行政權廣泛存在于社會管理的各領域,是公民最常接觸的公權力。依法治國要求依法、依規、依章行政,而行政裁量是行政權的靈魂;規制行政權的核心任務是規范和控制行政裁量權,建立起以行政自制制度為基礎的多元化的行政裁量權規制體系,對整個行政過程進行動態有效的規制,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關鍵詞:行政權;行政裁量;規制;法治政府

中圖分類號:D9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14-0265-01

作者簡介:劉洋(1990-),男,安徽淮北人,河南大學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全日制研究生。

2004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首次就“建設法治政府”提出了目標和要求。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由此可見,法治政府建設是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一環,也是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路徑,而行政裁量權的規制則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助推器。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這個特殊時期,行政機關承擔著艱巨的社會管理工作。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機關必須根據法律法規行使行政權,不可越法而為。行政法律法規相繼出臺,但仍難以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針對同一領域的不同情況亦難以做到完全概括,細致規定。因此,適宜作出相對原則性的規定,為行政作為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和裁量幅度,促使行政主體靈活機動地因“事”作出高效、合理的管理。

行政裁量權作為公權力的一種,權力的共性與生俱來,即:擴張性與恣意性。行政裁量權的“自由”屬性使其具備了被濫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且不易被察覺與監督。當行政執法不公時,但由于行政主體做出的裁決仍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于法有據”,出現仍然“合法”的假象。此外某些執法人員素質低下,在行使裁量權時受到個人情感、利益、社會關系等非理性因素的介入,導致行使裁量權偏離或背離了法律授權的管理目的和宗旨。

行政裁量權是實現行政管理職能的需要,從深層次來看更是實現法的精神與價值的需要。必須對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規范和控制,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制定裁量權基準,便于社會監督。各地區行政機關應制定具有針對性和細致化的條款?;鶞实闹贫ū仨殘猿钟小胺ā笨梢?,密切聯系實際,因“事”而做出有區別的合理裁決。其次,可操作性要強,適應現代行政管理高效、便捷的需要?;鶞实闹贫ㄒ环矫鏋樾姓C關行使裁量權提供了具體指導,另一方面保證了行政相對人和監督機關進行有效監督。

第二,嚴格行政程序,規范執法行為。程序公正是實現實體公正的重要手段和有效保障,嚴格行政程序是實現政權裁量權合法、合理行使,保障相對人權利的有力保證。嚴格的程序可有效的防止權力的濫用,應在已有相關規范程序的基礎上,結合裁量基準進一步細化、完善相關程序法律體系,防止自由裁量權的濫用,一定程度上避免執法人員濫用自由裁量權。

第三,加強司法監督,保障相對人權利。司法監督是對于行政裁量權最有效、最有力的控制,也是行政相對人權利最后的救濟途徑。隨著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通過和實施,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得到了擴大,對公民權利的保護已經不僅僅限于人身權和財產權。其次,通過“口頭起訴”、“登記立案”、“延長起訴期”等制度設計為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訴訟掃清了障礙,把保護相對人的訴權落在了實處。再次,跨區域審判制度打破了行政權對行政審判的干預,保證了審判的公正,“不執行可拘留行政機關直接負責人”的規定則加強了審判結果的執行力度。

第四,加強行政機關內部監督,發揮行政復議監督執法的職能。建國后行政機關內部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監督體系,這些不失為有力的監督手段和措施。其中行政復議制度是行政機關自我糾錯的一項重要監督制度,也是行政自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的實踐中,由于行政復議管轄不合理、機構設置不科學、缺少嚴格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行政復議制度的監督執法與權利救濟功能的發揮,導致了行政復議制度的公信力下降。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首次把行政復議機關列入被告,這就解決了原來行政復議機關為了“當好人”,但又可以不當被告,對于本來應當確認違法或者撤銷的行政決定,也不確認或撤銷,而多采用維持的做法。這對促使行政復議機關依法行政,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實現行政復議法的立法目的,發揮行政機關內部監督作用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第五,重視行政文化建設,提升行政主體的綜合素質。理念決定了人的行為方式。加強行政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對行政主體進行思想上的正確引導,打破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價值觀,樹立服務意識,認識到自己的權力源自人民的授予,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務員。所有的制度、規范都是來自外部的強制性制約,可謂之“治標”,只有筑起“為民執政”“依法執政”的思想大堤防才是“治本”。通過廣泛宣傳、動員,大力營造積極向上的行政文化氛圍,通過耳濡目染滲透到心靈的深處,改造自己的靈魂,形成堅不可摧的信仰。有些行政主體價值觀上沒有大問題,但由于業務能力不強直接限制了其執法水平,這需要加強對行政主體的培訓,只有“德”、“才”兼備方能正確行使權力。

[參考文獻]

[1]姜明安.論行政裁量權及其法律規制[J].湖南社會科學,2009(5).

[2]周佑勇.行政裁量的治理[J].法學研究,2007(2).

猜你喜歡
法治政府行政權規制
主動退市規制的德國經驗與啟示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新聞傳媒對行政權監督的路徑
保護與規制:關于文學的刑法
推進中國法治政府建設研究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從依法行政淺談法治政府的建設路徑
論《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制范疇
經濟法的司法程序機制研究
內容規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