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淺析

2015-02-13 18:20閻曉輝
天中學刊 2015年6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大學科技

閻曉輝

(蘭州城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變革,面對以創新和技術升級為主要特征的激烈國際競爭,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已經日益成為發展的制約瓶頸。一個國家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面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我們不能在這場科技創新的大賽場上落伍,必須迎頭趕上、奮起直追、力爭超越”。實現科學技術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力量,關鍵是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應用技術大學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科技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強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國家創新能力、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應用技術大學自身發展、促進學生創新創業等方面的需要。應用技術大學要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深入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營造良好科技創新環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

一、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的意義

第一,創新能力建設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的需要??萍紕撔履芰κ蔷C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為從根本上提升綜合國力,增強自身發展與競爭實力,不少國家都把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我國為了盡快提升綜合國力及國際地位,建立了以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來提高綜合國力的國家科技發展戰略。應用技術大學已日漸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因此,加強其創新能力建設,并使之盡快地發揮作用,必將有力地推進我國的科技進步、人才培養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第三,創新能力建設是提高國家創新能力的需要。我國能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主要取決于我國科技進步速度的快慢與自主創新能力的高低。大學是知識創新、知識傳播、科技創新和創新人才培養的基地,是開展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之一,是解決國民經濟科技問題、實現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的生力軍。應用技術大學擁有人才、技術、學科等方面的優勢,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加強其創新能力建設有助于提高國家創新能力。

第四,創新能力建設是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需要。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是大學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助推器。應用技術大學應以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為重點,切實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深化我國科技教育體制改革,推動我國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

第五,創新能力建設是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應用技術大學多為地方高校,決定了其辦學發展必須依賴地方、面向地方、服務地方,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急需的合格人才。其主要任務是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以開展應用性科學研究、應用性技術研發、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與科技開發服務來服務地方社會經濟建設。加強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將有助于提升其為地方科技、教育、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

第六,創新能力建設是推進應用技術大學自身發展的需要。創新能力建設是實現地方普通本科大學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應用技術大學只有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凝聚學科方向,匯集創新隊伍,構筑學科基地,著力提高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的能力,才能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才能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實現關鍵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創造具有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科研成果。才能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并在貢獻中求得支持,在服務中求得發展,在發展中得到壯大。

第七,創新能力建設是促進學生創新創業的需要。創新人才培養能力是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學校的綜合實力。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創業是創新的載體和實現形式。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能力的具體表現形式,旨在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根本,開發和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基本素質,為學生將來成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奠定基礎,為大學生就業開辟廣闊空間。

二、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的現實條件

第一,支持創新能力建設的政策制度日益健全。國家對大學的創新能力建設越來越重視,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等不同部門分別或聯合下發了《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關于充分發揮高等學??萍紕撔伦饔玫娜舾梢庖姟?、《關于進一步增強原始性創新能力的意見》等文件,為創新能力建設提供了政策和制度支持。這為完善國家創新體系,促進科技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支持創新能力建設的硬件條件得到保障。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在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下,科技創新基地建設不斷完善??萍疾?、教育部啟動了在應用技術大學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培育工作,對長期受到地方支持并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關鍵技術支撐的優秀實驗室進行重點培育??萍疾?、教育部和地方以省部共建形式共同支持,通過典型示范和引導,提高應用技術大學實驗室建設的整體水平。為保證基礎性、系統性、前沿性技術研究和技術研發持續推進,應用技術大學積極籌措資金,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創新能力建設的源頭供給,完善了科學基礎設施。

第三,創新能力明顯提高。應用技術大學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的水平逐年提高,科學研究的成果質量逐年提升;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得到轉化,并取得明顯效益;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國家目標的科技任務、科技經費和科技創新基地逐步向應用技術大學集結,一批有較強科技實力和較高科技水平的應用技術大學正在逐步形成,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高。

第四,支持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平臺建設得到不斷加強。自2002年科技部、教育部啟動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以來,國家大學科技園已遍布31個城市109所大學,這些大學科技園為應用技術大學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產學研結合提供了支撐平臺。

安全性驗證研究結果表明,定量血流分數測量系統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電氣安全相關風險可控,符合GB 9706.1-2007醫用電氣設備的安全通用要求、YY 0505-2014醫用電氣設備的電磁兼容安全并列要求、GB/T 14710-2009醫用電器環境要求及試驗方法。

第五,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逐步增強。應用技術大學利用辦學資源和辦學優勢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大力推動協同創新,積極探索學校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共建模式,推進學校與科研院所、社會團體的資源共享,形成協調合作的有效機制,為國家及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提供了服務和支撐。

三、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的途徑

第一,創新應用辦學觀念,推進創新能力建設。目前,我國大多數應用技術大學都是由地方普通本科大學轉型而來的,對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的認識還不是十分充分。各學校應緊緊圍繞“辦什么樣的應用技術大學、培養什么樣的應用型人才”“怎樣建設應用技術大學”“如何提高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如何構建知識與技術創新體系”等問題,結合本校實際,借鑒國外應用技術大學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經驗,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明確“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個人自由探索與國家目標導向研究”等重要的理念與目標,把構建應用技術大學“知識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人才培養創新體系”作為創新能力建設的戰略目標來抓,制定創新能力建設規劃,全面推進創新能力建設。

第二,創新管理體制,提高學校管理效能。創新是應用技術大學的精神內核,而制度建設則是保障持續創新的前提。因此,應用技術大學要破除制約創新能力建設的體制障礙,通過創新管理體制,提高管理效能。在管理和運行機制上,以人為本,建立和完善現代大學制度,優化學校內部組織結構,明確內部組織職責,建立有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確保學校各項科技活動依法有序開展,以制度創新推動創新能力建設:在創新學科專業與科技組織管理上,搭建多學科交叉與科技創新平臺;根據學科發展趨勢與本校學科發展特點,建設學科群,加強學科交叉與融合;設立“學科特區”,形成局部優勢,促進學科交叉和新興學科成長;以基礎學科的母體專業作支撐,建立以應用技術專業為主體的專業群,促進專業(鏈)群可持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與專業群和諧發展。

第三,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和若干高水平的創新團隊,是決定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的關鍵。因此,應用技術大學要堅持以“人才隊伍建設是核心”的思想,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我國絕大多數應用技術大學的教師都是經過學歷教育后,直接進入學校,職稱評定也基本不涉及實踐技能,使得教師隊伍整體呈現基礎理論能力較強、實踐技能較弱的局面。因此,應采取以下措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一是要嚴格教師的準入條件和職稱評聘制度,將教師的實踐技能作為錄用和評聘的重要依據,優先遴選具有3-5年行業背景和工程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二是要建立考核制度,將短期考核與長期評定相結合,考核結果作為績效工資發放的重要依據;三是要構建應用人才的培養體系,完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教育有機結合的模式;四是要建立激勵制度,穩定和吸引優秀、拔尖人才,特別是創新團隊;五是要建立職業資格認證制度,鼓勵教師考取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使學歷學位和職業資格有效銜接;六是要建立國際交流機制,選派骨干教師到海外學習培訓,拓展教師的國際視野;七是要建立兼職教師隊伍管理辦法,配備結構合理的兼職教師隊伍,從大學、相關行業、企業聘請教授專家擔任兼職教師,充實教師隊伍;八是要強調尊重人才,人才自重,提倡競爭、和諧、有序、協作的創新氛圍。實施這些措施不僅可以使應用技術大學建立一支具有較高水平的教師隊伍,還可以催生創新團隊。

第四,創建創新發展環境,營造技術創新氛圍。環境創新是維系和促進創新的有力保障,應用技術大學應根據國家創新體系總體布局和學校學科專業發展特點,結合本校實際,為科技創新創建一個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努力營造和諧包容的文化氛圍,鼓勵敢于擔當、勇于超越、善于創新、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拼搏精神。

創新環境中最突出的是技術創新環境,創新技術環境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組織架構,建立教學單位、科研機構、學術委員會“三位一體”的組織架構,學校重要科技決策聽取學術委員會咨詢意見,加強教學單位、科研機構對學術委員會工作的支撐。二是建立資源配置體系和研究評價體系,優先支持重點領域、重大科技任務和戰略布局調整,加強人才計劃、科技計劃和科技平臺建設的協調及資源統籌配置,形成人財物協同投入機制,保障科研人員科研時間,完善評價標準,突出研究質量和實際貢獻。三是通過學校投資和社會融資,加快投融資體系建設,為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撐,將具有時效性、新穎性、實用性的成果快速推向市場。四是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模式創新,加強校企聯盟,合作共建實驗室和技術中心,實現各類技術創新資源的有效融合。五是提高創新的組織程度,建立功能完備、運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轉化和要素共享平臺,促進學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交流對接、互動雙贏。六是構筑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創新積極性,有效推動學校面向市場、面向企業、面向地方發展的技術創新,真正把存量資源轉化為增長優勢,把擁有的實力轉化為發展的后勁。七是充分發揮各類科技園區和科技孵化器的功能,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的載體建設,建立激勵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機制,加大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開放共享力度,完善多方共建轉移轉化平臺的管理機制,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成果對接。八是切實加強科技創新服務,大力發展各類科技服務中介機構,發揮其在優化配置創新資源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營造鼓勵技術創新的濃厚氛圍。九是從重大前瞻性科學問題、行業產業共性技術問題、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以及文化傳承創新的突出問題出發,充分發揮學校多學科、多功能的綜合優勢,建立協同創新平臺,形成“多元、融合、動態、持續”的協同創新模式與機制。十是完善推動技術創新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措施,廣泛宣傳技術創新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形成人人關心創新、保護創新、支持創新的文化氛圍。

四、應用技術大學創新能力建設須堅持正確的方向

第一,要重視政府職能的充分發揮。政府在制訂和完善國家科技創新的法規,保護和規范創新行為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應用技術大學要充分重視政府職能的主導作用,利用政府戰略導向、綜合協調和服務功能,創造更好的創新環境,積極探索建立有利于調動地方政府、企業與大學、研發及創業人員和各種社會力量積極性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自身特色的管理運行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二,要重視基礎研究?;A研究是技術進步的前提,經濟發展的后盾。世界上沒有不搞基礎研究的強國,基礎研究的實力是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本條件之一?;A研究作為自主創新的源頭,決定著技術創新。正如李政道所說:“只有重視基礎科學研究,才能永遠保持自主創新的能力。誰重視了基礎科學研究,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就能自主創新?!币虼?,應用技術大學要充分發揮其基礎研究的優勢,努力提高其創新能力,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要重視創新能力的提高??萍紕撔碌闹饕康氖峭ㄟ^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后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其核心是創造和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應用技術大學要緊緊圍繞國家和地方創新體系建設需要,把國家和地方目標導向與個人自由探索研究結合起來,形成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增強科技競爭力;加強集成創新能力,形成單項相關技術的集成創新優勢,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要加快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后發優勢加快發展;要建立以保護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激勵體制,吸引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為提高創新能力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來源。

第四,要重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推進,地方經濟發展面臨著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重任。作為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的應用技術大學,要發揮其人才和智力優勢與科技的支撐作用,破解轉型升級難題;要確立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設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努力實現新技術的產業化,使其服務功能真正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應用技術大學要緊緊圍繞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以重大科技前沿和重大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平臺為載體,以科技創新人才為支撐,結合自身的科技優勢,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做好創新能力建設規劃,切實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充分發揮應用技術大學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作用,才能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應用技術大學的創新之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應有貢獻。

[1] 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Z].2014-06-09.

[2] 董立平.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與建設應用技術大學[J].教育研究,2014(8).

[3] 彭渝麗,周黎萍.論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技術與創新管理,2007(3):16―17,20.

[4] 洪銀興.研究型大學如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N].光明日報,2006-02-12.

[5] 李政道.只有重視基礎研究,才能保持創新能力——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先生談新世紀基礎研究[N].科學時報,2006-11-07.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大學科技
“留白”是個大學問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大學》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