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大學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功能探究

2015-02-28 14:11王東明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大學校園校園文化育人

王東明

(東北石油大學 黑龍江大慶 163318)

關于大學校園文化環境的育人功能探究

王東明

(東北石油大學 黑龍江大慶 163318)

大學校園文化是大學辦學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內在文化氛圍。本文從校園文化和育人功能出發著重對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進行探討。

大學校園文化 育人功能 建設

校園文化是學校學風、教風、作風等整體素質的一個集中體現,由于校園文化是社會人文環境和社會大文化背景下的產物,有著特殊的歷史的傳承與積淀,因此校園文化發揮著重要且特殊的育人功能。本文主要就如何全面理解大學校園文化的內涵及其育人功能和如何正確認識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作簡要闡述。

一、大學校園文化的內涵及其育人功能

(一)大學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是一種區別于社會整體文化,以校園為主要空間的一種區域文化,并且通常分為廣義、中義、狹義三個層次。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校園文化包含了教學環境設施、課堂教學、德育教育、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等。從總體上看是一種由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創造物質與精神產物的總和。從狹義的角度來看,分為兩部分內容,其一,校園文化是指校園內開展的各種文化活動。其二,校園文化體現了全校師生的精神文化,即是對思想素質、道德修養、價值取向等方面的一種集中體現。從中義的角度來看,校園文化即是一種校園精神、校園制度和文化氛圍,并且文化內容是長期沉淀形成且被全校師生員工所認同。因此本文對大學校園文化的內涵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探討:第一,大學校園文化包含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物態文化、制度文化四個層次。精神文化是學校個性和風貌的一種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價值體系的核心關鍵。精神文化作為學校的立校之本反映了全校師生的共同價值追求,引領學校健康穩步的發展。行為文化是大學校園內形成的一種內在的文化氛圍,既是學校辦學理念的一種動態反映,也是學校作風、精神狀態的動態體現。物態文化是指校園文化的“硬環境”,包含了校園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硬件設施。制度文化是物質與精神有機結合的一種體現,是學?;咎攸c和基本精神的歷史沉積和總結。第二,大學校園文化在功能上要起到對全校師生潛移默化的價值導向作用,在文化建設上要以構建和諧校園、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素質人才為主要目標,重視校園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大學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園文化營造的教育氛圍直接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思維品質的培養,鑒于校園文化具有天然的教育功能,校園文化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大學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大致分為五個方面:第一,導向功能。首先,校園文化的價值導向功能能夠起到價值觀的傳播作用,并且促使廣大師生通過對這種價值觀的認同以此來衡量和規范個人行為。其次,校園文化在教學和導學兩方面起到目標導向作用,一方面教師有了更明確的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促使學生樹立更明確的學習目標。最后,良好的校園文化起到一個風氣導向作用,并且由此來影響師生的道德規范。第二,凝聚功能。校園文化賦予了高校教育功能一種無形的力量,并將這種力量滲透了校園生活的各個角落。高校的全體師生員工由于這種文化力量被凝聚在一起,激發對學校的歸屬感和依賴性,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自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并且發揮出高校的整體效應。第三,約束功能。一方面校園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起到約束功能,并且這種功能具有明確的標準來執行,是一種硬性約束。另一方面,校園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以一種對師生個人行為納入學校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之中的無形力量起到軟約束功能。第四,輻射功能。校園文化在對校園內部發揮影響作用的同時對社會文化形成一種積極輻射。首先,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傳播校園文化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實現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雙向交流。其次,高校畢業生在走入社會的同時對社會文化是一種廣泛和深刻的輻射。第五,思政功能。當前的大學生處于我國社會主義轉型變革的新時期,因此高校思政工作面臨著更加復雜的情況和新形勢帶來的新問題。校園文化的建設一方面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思路,使得教育工作者的視野更加開闊。另一方面,思政工作在校園文的背景下更易開展,并且校園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加強校園環境文化建設

(一)深入開展校風建設

高校要將學校辦學歷史中積累的寶貴資源與當前的發展戰略相結合,在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的引導下,營造富有時代氣息和學校特色的良好校風。首先,高校要開展師德教育工作,通過加強教師思想品德和學術道德教育,將良好教風的樹立作為校風建設工作的第一步。其次,高校制定出一套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大學生行為規范體系,并且在管理工作中嚴格按照制度實施,以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力求形成奮發向上和誠實守信的良好學鳳。最后,高校要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和黨風廉政建設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將廉政文化同校園文化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愛國意識和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責任意識。

(二)大力加強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

首先,高校要將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貫徹帶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并且通過不斷整合教育資源將其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其次,高校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教育體系,在課程設置上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學影響,并且通過兩者融合來提升大學生知識文化水平和個人修養。最后,高??赏ㄟ^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建設來更好的實現校園文化的輻射功能。

(三)精心組織校園文化活動

首先,校園文化活動的主題要滿足教育價值和時代感兩方面的要求,例如利用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紀念日、十一國慶節、一二?九運動紀念日和傳統節日,端午、清明等重大節慶日和紀念日,以此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將愛國教育、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文化活動之中。其次,校園活動的形式要力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并且要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整合到活動之中,使學生的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教育。例如創建文明校園活動的開展,一方面督促學生在校園活動中從一言一行做起,養成文明行為,另一方面,活動的開展要脫離課堂的限制,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之中,以此發揮多方位多維度的作用。最后,高校要通過科技文化節、藝術節、運動會等文化活動的舉辦全面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束語:

隨著文化育人理念的發展.深化了人們對文化育人功能的認識,同時校園文化的興起和發展確證了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因此深入校風建設、加強人文教育、組織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的重要措施。

[1]洪蘇博.軍校校園文化的功能及建設初探[J].新聞世界,2012,05.

[2]陳倪.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2,25.

猜你喜歡
大學校園校園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高密度大學校園規劃指標與形態研究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大學生黨支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實現途徑
大學校園改造更新規劃研究
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學校園?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踐行者——淺析高校工會對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