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會計教育教學探討

2015-02-28 14:11劉妙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記賬基礎理論

劉妙

(石家莊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石家莊 050090)

基礎會計教育教學探討

劉妙

(石家莊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石家莊 050090)

會計學課程具有理論性和技術性于一體的特點,我們在做會計課程設計的時候需要傳授學生基本理論知識重點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會計是一門綜合形式的課程要求學生細心有耐心。每個單位的賬目是反復多變的,需要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去處理這些數據。會計的基礎知識比較枯燥的,專業術語比較強,數字繁瑣,報表冗長,很多學生覺得很枯燥從而喪失了學習興趣。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會計課堂的教學質量哪?

會計教學 教學方法

以往會計教育是“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及從課本到書本?、從理論到理論的作法。這種“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勢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失去學習興趣,難以實現培養目標,導致畢業生就業難等。會計教學方法的改進,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啟發式教學,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者向主動探求者轉變,培養學生代寫論文的專業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進行會計實務講授時,設置一個案例背景,提供相關資料、工具等,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則通過小組協作、案例分析、模擬操作、演示教學、課堂討論等形式,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自己更好地解決問題。教師只對理論性問題進行講授說明,起到點撥、誘導和激發興趣的作用,這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同時也可以使枯燥的專業理論變得生動。增強其趣味性。

一、基礎會計教學現狀

1.忽視學生入門教育

基礎會計課程一般都開設在第一或第二學期,新生對社會知識、經濟發展、企業經營還是很模糊的,不知道企業是怎么經營的、企業的經營流程是怎樣的、會計在企業中會是做什么的等等,而基礎會計的第一章內容就是基本理論部分,大多數教師直接進入第一章內容的教學,沒有對學生進行這門課程的入門教育,不解釋社會實踐、不帶領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企業實際狀況,對學生來說從一開始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因為這門課程和社會實踐緊密相連、而學生對社會實踐又一無所知,因而使學生對基礎會計課程很難入門。

2.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

基礎會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而在基礎會計的教學中仍然有很多高校的課時設置以理論教學為重點,輕視實踐教學。一般基礎會計總課時為72學時,而其中有些高校實踐課時不足20課時,甚至有些專業不開設會計實驗課程,理論和實際相互脫節,從而使學生不能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種課時設置使大多數學生并沒有理解和掌握知識點,但為了應付考試死記硬背概念、會計等式、賬戶的借貸方向等現象,不能滿足市場經濟對學生知識結構需求的目的。

二、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1.以引導啟法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師的主導作用關鍵是“導”,是啟發,是引導,當好“導演”而不是主演。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就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每一節都要精心設計、精心安排。在具體授課過程中,教師要以“大綱”為原則,對理論部分的教學體現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夠用”為度,把課本中較為重點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以多提問的方式應到學生去思考、討論、歸結、總結。而不是僅僅告知結果,簡單的從理論上來論證是非。此外,每節課可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進行釋疑解答或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訓練,這樣會引起鞏固知識、集中學生精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良好效果,達到從根本上避免“一堂難”或簡單重復的教學方式。

2.會計基本技能的訓練

《會計基礎》課程的基礎性包括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的訓練,本課程的目標中明確提出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訓練習,使學生掌握會計實務基本流程、方法和技能。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理清教學思路,設計有效的教學情境。教學中,結合工作全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基本思路和技能,教師在教學中以從審核原始憑證到登記賬簿,最后到編制會計報表的工作過程為線索,讓學生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訓練并掌握會計基本方法與技能。

以“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情境中“記賬憑證的填制與審核”子情境為例,談談如何有效實現基本技能的教學和訓練。首先,播放記賬憑證填制的規范視頻,啟發學生認識記賬憑證。其次,教師以一筆簡單的經濟業務為例帶領學生從頭至尾理解填制此業務記賬憑證所需要涉及到的過程,進而示范。然后,教師布置工作任務:要求學生完成記賬憑證的編制。這個環節學生分組分工作崗位完成各自的工作。最后,小組派出代表進行匯報總結,教師對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問題給予個別指導。課后,教師布置知識遷移的鞏固練習。

3.情境式教學方法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設置情境,把學生帶入角色,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達到學習目標。比如我在講授會計的兩大基本職能時,先舉例:如果你是一個小廠的業主,擁有幾臺機器和五六個工人,每天都有進貨和發貨,月末還要給工人發工資,向政府交稅。好記性就不如爛筆頭,你必須用筆來記錄所發生的一切業務,日積月累,記錄越記越多,如果沒有一定的方法和體系,面對這些雜亂無章的記錄,連你自己都理不出頭緒,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都難以講清,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來將這些業務記錄、整理和分類,并最終以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就形成了會計的第一大職能會計核算。接著,如果你的生意越做越大,單靠你一個人管理,顯然力不從心。于是,你也許會聘請人幫你經營。為了使你的資產不外流,你就必須考核管理者的業績,這就引出了會計的第二大職能監督。然后在學生對概念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對概念進行深入地介紹,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學懂了才有興趣學下去。

[1]吳素芬,《會計基礎》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13

[2]鄒春梅,解讀《會計基礎》課程標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職業教育,2010

[3]林海鷹,《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探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7

[4]李霞,會計基礎課程教學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以“賬務處理程序”一章為例[N].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

猜你喜歡
記賬基礎理論
“不等式”基礎鞏固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整式”基礎鞏固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記賬類APP
記賬理財的好處有哪些
“防”“治”并舉 筑牢基礎
中小企業代理記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