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數學

2015-02-28 14:11李春霜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七巧板圖形數學知識

李春霜

(北京朝陽區上辛堡小學 北京100000)

快樂數學

李春霜

(北京朝陽區上辛堡小學 北京100000)

摘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處于啟蒙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由于學生所特有的年齡特點,學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維為主。從整體上看一年級學生都比較活躍,大多數學生上課基本上能夠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教師上課組織課堂紀律并不難,而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容易調動。所以要在采用不同方法教學在玩中學,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樂趣。

關小學數學 玩中學 快樂學習

一、一年級學生的計算學習要和意義理解與思維訓練相結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重視計算策略的優化和算理的滲透,同時在計算教學過程中要滲透思維的訓練。例如:退位減:

算法一:畫圖數,使學生認識到用直觀學具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算法二:9+6=15 15-9=6 使學生明白計算減法的時候可以用加法幫助自己計算結果

算法三:10-9=1 1+5=6 使學生明白計算減法的時候可以先用十位上的一個十去減減數,再加上個位上的數計算結果。

算法四:15-5=10 10-4=6 使學生明白計算減法的時候可以先減與被減數個位上相同的數,再減去剛才少減的數計算出結果

算法五:15-10=5 1+5=6 可以先把減數想成10去減,再把多減的1與被減數個位上的數相加計算出結果。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找到了很多辦法知道了阿姨還有6個氣球。我們有的用了擺小棒,有的看圖數數,有的用加法算減法,還有的用從15里面拿出10減9,再加的辦法。這些方法都能幫助我們計算結果。哪個更好一些呢?進行算法擇優。

二、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和對學習對象的直接感知

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能力對學生解決問題有著很大的幫助,甚至很多學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因此,一年級的數學教學應該加強學生的實際感知,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把握數的意義和運算的意義,發展數感和符號感。擴大學生的信息貯備,提供有利于學生理解數學、探究數學的生活情景,給學生機會在實際情景中感知、操作、認識數學知識,理解數學,學習數學。例如: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老師說一個詞語,你們用身體語言表示出來,好嗎?

師:拍手。(生拍手。)

師:拍手。(生拍手。)

師:跺腳。(生跺腳。)

師:再按拍手—拍手—跺腳的順序來一遍。

師:請猜猜接下去應該做什么?

生(高興地):拍手。

師:哇,你們真厲害,一猜即中。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猜的?

生1:老師說的是拍手、拍手、跺腳的順序。

生2:我發現我們是先拍兩次手,再跺一次腳。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像這樣按順序變化、有規律的排列。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找規律。師:同學們想不想利用我們剛學到的本領——找規律,來做涂色比賽呢?那就請打開課本做一做,看誰涂得又快又好。(學生涂色,教師巡視)

師:誰愿意說說你涂了什么顏色?是按什么規律涂的?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規律,那么你們能不能自己創造新的規律?用學具卡片○、△、□它擺出來。(學生動手操作)在活動中學習運用,體會數學快樂。

三、空間觀念的培養要把握好度

在具體和抽象的空間觀念的建立,在低段要緊密和學生的動手操作相聯系,可以通過觀察、接觸(摸、折、剪、拼等)等各種手段來讓學生認識幾何形體,建立空間觀念。同時,要將生活材料數學化,在具體、半抽象、抽象之間建立一座橋梁,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例如:七巧板

師: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發明的一種圖形玩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幾百種不同的圖形,外國朋友對我們的七巧板也很感興趣,給它取了個神奇的名字叫“東方模板”。

師:有的小朋友問到一副七巧板有幾種不同的圖形?誰來說一說?

生:有三種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師: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生:三角形有5個,還有1個正方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師:比一比,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生:2個大三角形一樣大,2個小三角形一樣大

師:你們想不想也用七巧板來拼一拼?今天我們8個小組就來比一比,師小結:用七巧板中的三塊可以拼成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等。師:這一次我們要來難一點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或六塊也能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如果有困難,小組內可以商量商量,同桌兩個也可以合作,合作的時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幾塊;你還可以打開課本仿照書上的圖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組內說說你用哪幾塊拼出了什么圖形。有的用七巧板拼小兔子和大樹,有的拼的小魚,有的像一根蠟燭。

四、在教學中要逐步滲透重要的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已經作為數學知識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隨著數學知識的學習進行滲透。例如一年級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滲透一一對應思想、函數思想、符號化思想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落實。例如:比多比少的教學。在教學“=”“>”“<”的認識時,例題提供了童話場景“森林運動會”,從不同動物只數的比較中,抽象出數的大小關系。比較兩種物體數量的多與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對應、數形結合。通過一一對應的排列讓學生明確它們的只數,以此建立“同樣多”的概念,有一只小豬就有一根木頭和它相對應,在此基礎上用數形結合的方法抽象出“4=4”,認識并理解“=”的含義,使學生知道,當兩個物體個數“同樣多”時,可以用“=”來表示。讓學生體會到這么多的語言就可以用一個等號來表示,感受到數學符號的簡潔美。接著引導學生比較運動會上松鼠和小熊的只數,通過一一對應的排列,使學生明確松鼠只數比小熊多,小熊只數比松鼠少,從而建立“多”“少”的概念。

五、模擬“生活經歷”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學習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教育和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聯系時,學生對學習才會是有興趣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引入課堂,通過讓學生模擬“生活經歷”,把問題情境模擬出來。讓學生在接近實際情況的實踐中去解決數學問題。

如在“認識人民幣”這個內容時,學生盡管年齡小,但是在生活中肯定有過“購物”的經歷,因此在教學中可以模擬這個生活經歷,設計一個以班級為單位的購物活動——跳蚤市場:讓學生每人拿一件小禮物,在市場內拍賣,孩子可以用假的人民幣購買東西,從而體會到人民幣的進率和兌換及簡單的計算。學生可以在一個比較真實的環境利用所學知識,在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合理的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從而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

猜你喜歡
七巧板圖形數學知識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炫彩七巧板
分圖形
找圖形
NO.1 七巧板
圖形變變變
圖形配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