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職教育和高職教師若干問題的探討

2015-02-28 14:11楊冰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職業高職專業

楊冰

(運城職業技術學院 運城山西 044000)

關于高職教育和高職教師若干問題的探討

楊冰

(運城職業技術學院 運城山西 044000)

本文就我校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包括對"三學(學院、學生、學習)"問題的理解和認識,關于我校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關于人才培養模具的改革與創新,關于理實一體化教育的實踐與探索等。

高職教育 課程改革 培養模式

一、三學(學院、學生、學習)

1.高等職業院校的特點

我校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具有高等職業院校的普遍特點。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這種教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強調對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培養。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特征,一是職業針對性,這是其本質屬性;二是大眾性;三是產業性;四是社會性。

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要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就業為導向確定辦學目標,找準學校所在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力度,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我校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又有不同于其他職業院校的一些其他特點。我校地處山西省運城市,根據運城的區域經濟特點,重點產業一是重型卡車、農用車、商用掛車、動車機車等現代裝備制造產業;二是電解鋁、氧化鋁、金屬鎂等鋁鎂深加工產業;三是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等農產品加工產業;四是鹽化工、日用化工、煤化工、焦化、醫藥化工等新型化工產業;五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術產業。圍繞這些產業發展起來的企業有維之王、匯源果汁、大運集團、石藥集團、焦煤集團、青山化工等,以及一些正在發展當中的模具鑄造企業。另外我市還有正在發展的旅游產業,對酒店管理和導游也需求增大。我??舍槍@些對應產業進行專業設置和培養方案的制定。

2.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

高等職業院校面對的學生大部分是學科教育中不夠成功的過來者,他們的特點是:對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性知識的學習不太適應;大多數學生希望謀求一份理想的工作(職業);他們面對分散孤立的一門門課程知識,不知道有多少是有用的,以及如何應用,因此學科性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不夠高。高職學生是具有適應形象思維的特點,相對來說,適于“在做中學”。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基層和生產、服務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首先有能力會“怎么做”,“怎樣做得更好”,然后知道必要的“是什么”,“為什么”。

由于我國的普遍現狀對職業教育重視不夠,職業院校的錄取分數低,也導致職業院校的生源質量不如本科院校。學生知識底子差,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對知識的渴求感,有家庭原因也有個人原因。

我校的學生普遍高考分數比較低,另外還有專業不對口的問題,文科生和特長生上了理工專業,對基礎性知識缺乏理解。一部分學生自制力差,上課自由散漫無視課堂紀律,個性強我行我素。在教學中,就要區別于本科教學一板一眼的特點,而是有針對性的采取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既嚴肅又活潑的課堂氛圍。

3.高職學生學習的特點

抽象思維型智力研究型、學術性、設計性人才學習依靠的主要是抽象思維型智力,而技能型、技術性、技藝性人才學習依靠的主要是形象思維型智力。對思維認識的片面性導致對思維培養的偏頗重視抽象思維,忽視形象思維培養,致使課堂普遍存在教學枯燥乏味、抽象難懂現象。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雖然學生底子普遍不好,也有學生上課搗亂無視紀律,但是學生們遇到感興趣的課程,仍然會認真積極地去學習。這些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多數是操作類技能型課程,任務直接,結果明確,學生感覺有用,完成了也很有成就感。這些課程正是我們在一直強調的實踐類課程。

二、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1.目前我校高職教育課程模式

目前我校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三段式學科課程模式,三段式課程模式的課程分類:(1)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2)公共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實踐課。三段式課程模式的課程等級:處于基礎地位的課程比處于應用地位的課程更為重要體現學科知識的核心和霸權地位。

2.傳統高職教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重理論輕實踐,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能力。重視知識的系統性,忽視知識與具體工作的聯系。目前課程的排列順序既增加了理論學習的難度,又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節。理論課程過于集中,理論與實踐間隔時間較長。學校努力堅持自己的知識標準,這些知識絕大部分主要為學校學科教學所需,而非為社會職業所需。

3.我校高職教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按照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規律,參照職業崗位要求,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每個專業建設3~5門工學結合的優質核心課程及配套教材、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

以我校機械制造專業為例,機械制圖作為機械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通常在大一第一學期單獨開設,而后在第二學期第三學期分別開設二維軟件和三維軟件課程。機械制圖作為理論課程,占用課時量大,但純粹的課堂教師講授型理論課程枯燥單調,學生參與性差,師生互動少。如果將機械制圖和二維軟件三維軟件課程融合為一門機械制圖大課程,放在兩個學期教授,統一安排授課進度計劃,在教學中將制圖理論與電腦繪圖實踐穿插進行,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效率。

三、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著眼點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一線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這種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真實工作環境下的見多識廣和反復訓練,要盡可能在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中進行學習與訓練,也可以在學校當中去模擬創造這種環境。

完善相應的校企合作組織和運行機制,形成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長效工作機制,進一步推行“專業+訂單企業”“專業+系辦產業+合作企業”等“系企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模式,以及教學內容理實交替、教學場地校企交替、教學時間季節交替緊密協作型“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聘請相關行業企業一線技術骨干全過程參與專業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圍繞實際工作崗位職業活動的各項工作任務、項目及職業資格證書要求,設置課程及實訓實習項目,按照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整合教學內容,構建集素質培養、技術基礎知識、專業能力訓練、工作實踐、職業培訓為一體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形成國家級、省級和院級三級工學結合精品課程體系。同時,以學生為中心,改革課程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探索并實施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做”合一等多種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行動導向教學方法。

目前我校僅有個別專業有訂單班,還未形成成熟的模式,仍在探索當中。訂單培養不能流于形式,需要學校和企業有效地溝通,充分的了解,提出雙方的需求,學校應將企業的需求細化,反應在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當中。同時,學校也向企業提出需求和幫助,將企業的專業人才力量用于學校的教學中,將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進行細化歸納分類,將知識點反映在平時的教學中。

四、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理實一體化教學,即每一節課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尤其是能力目標,必須選定訓練學生能力的載體——學習性工作任務,圍繞選定的訓練學生能力的工作任務,設計“能力的實訓過程”,整個實訓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選擇行動導向的教學法;主要有:任務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基于項目的引導文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實驗法、現代四階段教學法等,做好教學過程設計,以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將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人能力集成于學生“能力的實訓過程”中。

項目教學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本身是以生產一件產品或提供一項服務為目的的任務。

項目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將一個相對完整和相對獨立的任務項目交予學生獨立完成,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到完成后的檢查評價,都由學生具體負責;通過一個個項目的實施,要使學生能夠了解和把握完成項目的每一環節的基本要求與整個過程的重點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咨詢、指導與解答疑難的作用。

目前我校已實行項目教學,但一些理論強的課程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僅是在形式上了實現了項目分離,而沒有與實踐操作進行有效結合,并不能稱之為有效地項目化教學。技能操作性課程在項目化教學上做的比較好,也起到了項目化教學應用的效果和作用。

五、結語

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高職院校能迅速而準確地明確行業、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能力標準,采用整合的能力觀,通過對職業、崗位和工作過程進行系統分析,確定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構建適應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實現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動態結合,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合作開發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的課程模塊,編寫相應的實用教材。在設計教學內容時,以完成一項企業完整的工作任務過程來安排“一體化”教學,不僅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更注重對學生非職業能力的培養。這種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合作,以課程體系構建和課程內容重組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必將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1]王林“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析.高職教育教學參考2013

猜你喜歡
職業高職專業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職業寫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我愛的職業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