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生命的靈性涌動于語文課堂

2015-02-28 14:11石志祥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靈性語文課堂生命

石志祥

(河北省香河縣蔣辛屯鎮蔣辛屯中心小學 河北廊坊 065400)

讓生命的靈性涌動于語文課堂

石志祥

(河北省香河縣蔣辛屯鎮蔣辛屯中心小學 河北廊坊 065400)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的過程中進行,語文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成長的場所,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生命的靈性涌動于語文課堂。

語文 主人 教學策略 興趣點 生命 靈性

《語文標準課程》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成長的場所,教師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生命的靈性涌動于語文課堂。

一、激發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學生只要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如我在教學生朗讀《草原》課文時,讓學生先看看課文,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挑逗起來了。朗讀之后,教師根據學生朗讀的情況,或表揚、或指導、或聽范讀后再讀,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向前邁進了一步。再如:在教<<望廬山瀑布>>一課時,我先配樂范詩,然后展示幻燈片圖。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在意境中體會到古詩的美。再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并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畫。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詩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詩意,而且培養了學生手腦并用能力、繪畫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二、創設民主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想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首先就要教師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并且教師還要善待學生,當學生出錯時,老師不訓斥,不懲罰,要耐心指導,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應給予及時地肯定,并鼓勵他們。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們一起操作,一起討論。對表現出色的學生以“你真會思考!”、“你觀察得真仔細!”、“你語言表達能力真強!”等來表揚他們,對學困生更是耐心地指導他們、鼓勵他們。常鼓勵他們說“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來”等。使他們感到老師和他們一起動腦,一起學習。這樣就慢慢地打消了學生對老師的懼怕和隔閡的心理,于是在輕松愉快地合作學習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這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教學<<太陽>>這堂課。針對題目引發學生發揮想象課文有可能寫什么內容。因此學生也毫無顧慮的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太陽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太陽給人們送來什么?等問題。

四、提供參與機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現自我。在教學《雨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充分體悟課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場景。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并在小組內討論,通過討論,教師認為學生對“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還比較抽象,他又組織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體會。在動作表演中,教師發現一些學生表演動作不到位,動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豐富,他又通過評議來引導學生重新體會。一節課,學生始終在他自然順暢的導引之下,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實現重點訓練項目人人都有參與機會。每一名學生都參與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并以此為契入口,突破了本課的學習難點,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課堂也一改沉悶的局面,學生在課堂上也“活”了起來。

五、引入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小學生天性好玩、貪玩,對于游戲有很強烈的興趣。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不可分離的?!币虼?,教師將學與游戲結合,學生對喜歡的東西學得就快,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快樂、有效地學習語文。

游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教師不是用說教去教育學生,學生不再用死記硬背來學習。通過游戲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參與能力,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啟發,獲得親身體驗,寓教于樂,讓教育的知識性和娛樂性完美結合。

教學中我們常采用的游戲有以下幾種:①找朋友。教師用卡片制作成相對的正反義詞、漢字組合、拼音的生母與韻母等,讓學生拿著其中一張去找另一張。于逛超市。教師讓學生把搜集到的標有漢字的商標、廣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學生分組去找,比比誰的收獲多。游戲要求學生能正確讀出桌上的識字材料,這個游戲檢查了學生的課外識字情況,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總之,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強調學生的素質處于不斷發展變化的狀態。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爍著創造的光輝。這種涌動生命的靈性語文課堂教學,才是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歡
靈性語文課堂生命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
讓小學作文課堂充滿靈性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借助電子白板構建富有靈性的數學課堂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靈性”
開拓華語文學的靈性空間——初論“靈性文學” 的詮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