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劇《白毛女》的民族化魅力

2015-02-28 14:11馬麗麗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5年15期
關鍵詞:白毛女民間文學歌劇

馬麗麗

(北戴河一中)

歌劇《白毛女》的民族化魅力

馬麗麗

(北戴河一中)

民族歌劇《白毛女》是1945年由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師生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歌劇,當時首演獲得了巨大成功,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劇中的音樂素材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充分體現了其時代性與民族性,歌劇藝術是音樂的重要體裁之一,它代表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音樂文化的水平,劇中的音樂素材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充分體現了其時代性與民族性。

白毛女 民族化魅力

歌劇《白毛女》誕生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在延安新秧歌運動基礎上創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國氣派的新歌劇。歌劇藝術是音樂的重要體裁之一,它代表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音樂文化的水平,劇中的音樂素材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充分體現了其時代性與民族性,且創作者也賦予了女主角“喜兒”相當豐滿的音樂形象。

那些優秀的詞曲作家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民族歌劇文化瑰寶。在世界文化漸趨多元化的今天,民族歌劇也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如何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民族歌劇文化,探究民族歌劇與民族聲樂的相互關系是我們致力于民族歌劇、民族聲樂研究的人所面臨的共同話題。民族歌劇《白毛女》具有鮮明的時代背景、強烈的戲劇沖突、以及傳唱不衰的經典唱段,它既有對傳統的繼承,也有對傳統的改革和創新。作為中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傳唱至今已經歷了幾代的版本:王昆、郭蘭英、彭麗媛,現在譚晶版的“新喜兒”出現了,她的演唱更加貼近現代人的審美價值取向,她極具親和力的表現不僅可以讓中老年人所接受同時也可以被現在的80,90后所喜愛。雖然每個時代的文藝主題不同,但是對經典的傳承和繼承發揚都是相同的,因此我們不可以忘記過去,譚晶版的新“喜兒”不僅承載了民族新歌劇的精髓和革命印記;同時又賦予了它濃郁的新時代元素,在演員、劇情、舞臺設計、表演方式上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正是這樣一些合理因素的存在才促使我們對其進行深入研究,這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1]。

一、故事來源民間,題材扎根生活

“白毛仙姑”的故事是一部民間的、口頭創作的文學作品,具有民間文學的獨特特點。民間文學在敘事過程中,既有自身所特有的敘事魅力,也存在著殘缺。從民間敘事的角度分析,民間文學有其獨特的敘事魅力。首先,民間文學是一種運用口頭流傳的特殊文學,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只要有語言的存在民間文學就會存在并且流傳下去;其次,民間文學一般都沒有固定的作者,是生活在民間的廣大人民經過長期社會生活的產物,依據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而產生和流傳,能夠真實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感情;再次,民間文學是廣大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民間文學是勞動人民集體的創作,作品的內容、形式、藝術表現以及作品的傳播,都是集體創作的,大部分作品的創作和流傳,始終都是集體參與的,在不斷的講述或者流傳的過程中,加入參與者的思想、感情、藝術才能,包括聽眾的意見和評價,經過無數人的琢磨、加工和修改而形成的;最后,民間文學的重要特點是樸素、簡練、貼近生活,民間文學是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表現底層人民的生活和處境的文學,甚至有人就是故事和傳說的體驗者,這樣創作就更能引起大眾的共鳴,從而更好地把握創作方向[。

當然,民間文學也有不可避免的殘缺。眾所周知,民間文學是一種口頭流傳的模式,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故事情節和主題思想都會有變化,甚至有的民間文學體裁會在時代和社會的變化中逐漸走向消亡。在創作過程中,由于是民間文學,作者人數眾多、生活在底層的大眾文化水平沒有專業作家高以及地方特有的現狀難以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所產生的作品就一定會有局限性。

二、獨特的創作風格

《白毛女》這部歌劇,不論是從歌劇劇本的主題修改情況來看,還是從這部歌劇的宣傳手段來看;不論從傳播方式來看,還是從帶給當地人們的反響來看,都可以看出國家意識形態的烙印,刻意地強加了政治性的因素,帶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共產黨成為中國的領導核心后,關于《白毛女》的傳播、發展以及在各地的演出和學者們對其的評價,全部都籠罩著政治色彩。它的傳播基于一種意識形態,全面的為“國家”這樣的政治機器服務。特別是當《白毛女》被作為延安文藝的典型之作被納入文學體系,被認為是“典范”而不斷的被后來的文學創作所借鑒和引用?!栋酌返难莩鲆彩钦涡麄?,一方面通過“白毛女”這個人物把“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這一鮮明的政治性的主題思想深刻地傳達出來;另一方面,也把政治話語附著在人民群眾易于接受的,喜聞樂見文學樣式中,廣泛迅速傳播開來[9]。

歌劇《白毛女》作為送給中共七大獻禮的禮物,是集體性精心創作,反復修改,成就較高的一部作品,引起了中央領導們的極大重視。領導們特別強調各個根據地的宣傳部門,要積極配合各組織部門,對所有的演職人員和工作人員都要進行政治審查,只有政審合格才能在劇團工作,而且在劇團有非常優秀的黨員同志擔任領導。于是,在黨員同志們的領導下,在政治話語的規范中,歌劇《白毛女》的政治主題更加鮮明了:該劇不僅描寫了在地主階級的壓迫下,殘酷的社會現實和社會壓力是如何把一個活生生的“人”逼成一個滿頭白發、住山洞、吃野果、偷供品的“鬼”;而且熱情贊揚了中國共產黨,在黨的正確的方針、政策的指導下,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在以王大春為代表的共產黨的隊伍來到了村子里,不僅解救了山洞中的喜兒,而且帶領大家批斗了地主黃世仁,分了地主家的土地和財產。這部歌劇極大地鼓舞了百姓們的斗志,激起老百姓的共鳴。

[1]王芳.試論《白毛女》對中國歌劇發展的重要作用[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4)

[2]蒲濤,王珊銘.抗戰新歌劇《秋子》的創作與演出[J].戲劇文學.2005(09)

[3]胡士平.歌劇《白毛女》的魅力[J].人民音樂.2005(07)

[4]林志忠.淺談民族歌?。跩].劇作家.2005(03)

[5]何斌.我國民族歌劇的發展與思考[J].四川戲劇.2005(02)

[6]詹橋玲.20世紀中國歌劇發展談概[J].音樂研究.2005(01)

馬麗麗秦皇島市北戴河區第一中學音樂教師齊齊哈爾大學藝術學院聲樂表演系畢業榮獲河北省音樂教師才藝大賽一等獎秦皇島市音樂學科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榮獲二等獎 北戴河區職工歌手大賽榮獲二等獎等

猜你喜歡
白毛女民間文學歌劇
“民間文學研究”欄目征稿啟事
“白毛女”姐姐
《神話與民間文學
——李福清漢學論集》
走進歌劇廳
對聯與高校民間文學實踐教學
從門外漢到歌劇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劇
從門外漢到歌劇通 歌劇在路上
在延安,初見《白毛女》
河北博物院上演“白毛女”
論民間文學的時間存在形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