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學生思維的方法初探

2015-03-01 07:09劉永
小學教學參考 2015年21期
關鍵詞:九色鹿葬禮兒歌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5)21-030

作為一位21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師,多年的實踐使我認識到,語文課堂上激活學生語文思維,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在教學中,總想方設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提問啟發

思考是從問題開始的。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層次和要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思維的積極性、靈活性和創造性。

那么,應怎樣巧妙提問,開啟學生的思維之門呢?

1.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我充分利用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導學生動腦思考,質疑釋疑。學生由疑而問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過程。如在教學《特殊的葬禮》一課時,我先板書了課題,接著問學生: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學生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說:“葬禮是什么意思?”有的說:“葬禮特殊在哪兒?”還有的說:“特殊的葬禮是為誰舉行的?”……我告訴學生,答案就在課文里。于是,學生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朗讀課文,尋找答案。學生的思維激活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教師根據課文的重難點,設問引讀

我在教學第八冊《沙漠中的綠洲》第二段時,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既然沙漠是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又怎么會有綠洲呢?綠洲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引導學生帶著疑問自讀課文,邊讀邊尋找答案。

二、留有空白

傳統的課堂教學沒有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教師始終是課堂的統治者,這種做法顯然背離了新課標的要求。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為學生留下一片可以自由馳騁的“空白”天地,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精心留出的空白中充分地認識到自我的價值,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中。教學中的留白能極大地激發和提升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留出課堂教學的“空白”,將有助于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建立一種和諧的、平等的、雙向的、開放的、優良的師生關系。在這片開放的土地上,少了一些束縛,學生的創新思維自然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三、語言描述

聲情并茂的導入、朗讀、講述、小結,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我在教學《九色鹿》一文時,先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九色鹿的美:九色鹿雙角潔白如雪,身上有九種鮮艷的毛色,漂亮極了。九色鹿不但貌美,而且心地善良。接著我又簡單地導入:“當九色鹿發現一人落水時,怎么做的?落水人又怎么報答九色鹿的?”這就把學生帶到了課文所描述的故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編寫兒歌

在識字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兒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擴展學生思維。有的字筆畫較多,學生易記錯,我就根據字的結構特點來編一些兒歌。如:“攀”,兩個樹木兩個叉,一只大手往上爬;“碧”,王大娘、白大娘,同坐一塊石頭上;“高”,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開嘴,小口往里藏。我還讓學生動腦自編兒歌識記,這大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扮演角色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表演欲望高,所以,我就充分利用新教材易表演、趣味濃的特點,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如我在教學“練習3”的口語交際《學會安慰》時,教材中的三種情形,我都鼓勵學生到臺前表演,并讓其他學生想一想如何安慰臺前傷心難過的同學。這樣,學生思維被激活了,語言也豐富了,很多學生都說得很好。其中,一位學生在勸說因做錯題而正在難過流淚的同學時,是這樣說的:“你別哭了,誰沒有錯過題目呢?這是難免的。這道題對你來說,太簡單了,簡直是‘小菜一碟’。這次,你只是一時的疏忽。我相信,下次考試你一定能考好?!?/p>

六、動手操作

小學生年齡小,對形象直觀的事物特別感興趣,我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從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如我在教學第八冊《蘋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時,我把幾個蘋果帶到了課堂上,讓學生親自動手,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切蘋果。一種是通常的切法,從頂部切到底部;另一種是打破常規,攔腰橫切,結果發現里面的蘋果核像五角星。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增加了興趣,發展了思維,并從中得到了啟示: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總之,訓練學生的思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長期堅持,以靈活多樣的訓練形式貫穿教學的全過程。

(責編 劉宇帆)

猜你喜歡
九色鹿葬禮兒歌
九色鹿
為冰川舉行“葬禮”
這是在葬禮上聽過最多的一句話
不可思議的太空葬禮
睡覺兒歌
九色鹿
兒歌絕唱
七月的兒歌
念兒歌
星星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