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2015-03-02 01:27李金山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管理工作

李金山

(西京學院行健書院 陜西 西安 710123)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李金山

(西京學院行健書院 陜西 西安 710123)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改變,這就使得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學生工作的內容正逐漸向服務型轉型,大學生的就業方式也正逐漸由計劃分配向自主分配轉變。所以如何在新形勢下改革適應大學生現狀以及其心理發展的管理制度迫在眉睫。本文針對這一問題,分析了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并積極探索高校管理制度的發展方向,也淺談了幾點改革措施,為高校的管理制度提供借鑒。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管理制度改革措施

一、引言

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靈魂。它不僅和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緊密相關,也是學校穩定發展的前提是教學質量的基礎,所以各高校都很重視學生的管理工作,而在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制度出現了很多不足,這就要求管理者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

二、傳統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傳統的大學生就業方式為計劃分配,這就使得學校的管理模式非常固定,以班級為單位,與學年制相適應,但是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的就業方式已經向自主分配轉變,學生也在學分制的教學模式下自主選擇專業、任課老師、上課時間以及修學年限,這就使得班級化觀念淡化。使班級成員變得流動以及不穩定,所以班級的原有職能也被大大削弱,也使得現行的學生工作無法正常運行操作。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環境比較閉塞,這就使得原有的管理制度相對簡單和單一化,在現今的大學生自主觀念很強的大背景下,傳統教育管理制度就變得捉襟見肘,面對新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難于操控,這就急需教育管理者進行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以適應教育模式的轉變。

三、改進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的途徑

(一)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達到理念創新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靈魂是理念,只有真正達到理念的創新才能夠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學生管理的目標是學生,學校是管理者也是主體,所以學校就要充分發揮其所應有的職能,根據大學生的發展現狀和就業現狀,在理念上提升、拓展和創新。在現有的管理制度之上根據已有的經驗來進行理念的創新、拓展和提升。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在自主就業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從不同角度提高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全面完善管理制度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大學生思維求新,提倡個性已經成為時代主題,所以當今大學生思維活躍,有較強的求新意識,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以及思維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這就使得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困難,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陷入力不從心的窘狀。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從管理工作的途徑上進行拓展,積極探索改革適應大學生發展的管理制度。

1.通過提高思想教育改善學生管理

眾所周知,思想教育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礎和核心,只有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水平,提高大學生的自律能力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果。學校管理的目的不是束縛而是更好的為大學生服務,使大學生在學校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發展,所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樣不但提高了管理水平,也提高了學生的素養和教育水平。

2.利用網絡資源,通過校園網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導

網絡的迅猛發展,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以及信息,也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利用好網絡工具,利用校園網向學生傳播學校管理文化,使學校的管理深入大學生的生活。這就要求管理者做好技術把關,利用校園網過濾以及屏蔽不良信息,傳遞和弘揚思想教育的主旋律。使學校管理和網絡緊密結合,加大管理強度,時時關注和影響學生的發展。

3.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得到提高

大學生始終都要步入社會,所以為了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為其搭建社會實踐平臺,使其得到社會的鍛煉,使大學生了解社會,增長知識,鍛煉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途徑,這也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對大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學校應該組織大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大學生的生活,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大學生社會實踐總結出了許多好的活動形式和內容,如支教、普法宣傳、黨的理論宣傳、義務文藝演出等。社會實踐活動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與大學生的發展相統一以及人才、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原則,精心設計好社會實踐活動,使實踐活動具有計劃性、預見性。

4.從改善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來實現改善管理

保證學生的就業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大學生最關心的話題。學校通過促進畢業生的就業,可以更好地開展招生工作,使學校的工作完成良性循環。所以學校需要根據新形勢,在學生就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這就要求學校創建專門的就業指導隊伍,對畢業生的心理和現狀進行專業的解答和指導。學校也應該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吸引企業來校招聘,擴大大學生的就業途徑,使學校的管理實現進一步的穩定和提高。

四、結論

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棟梁,是國家的主要人才資源,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高校的學生管理肩負著培養社會人才的艱巨使命,所以這就要求各所高校在新形勢下努力探索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管理模式,在堅持思想解放、實事求是、一時俱進的前提下,堅持育人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使學生的管理工作能夠集教育、管理、指導為一體。使學校管理制度為學校培養人才和維護學校穩定起到應有的作用。

[1]時長江.試論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專業化及其制度保證[J].中國高教研究,2005,(11).

[2]譚德凡.試論建構“以人為本”的高校管理體系[J].商業經濟,2005,(12).

[3]朱瑋,彭秉成,陳海軍等.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問題及對策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1,23(21):212-212.

[4]李玉潮.淺談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文學(評論研究),2009(10):270.

李金山(1979--),男,漢族,河北省張家口市人,研究生,主要從事學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管理工作
探討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青脆李、脆紅李周年管理工作歷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討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應用探索
做好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與完善評析
涉軍中小企業管理制度創新探討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