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愛國教育與愛的教育

2015-03-02 01:27范麗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乾安縣愛國親情

范麗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第一中學 吉林 乾安 131400)

淺談愛國教育與愛的教育

范麗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第一中學 吉林 乾安 131400)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中,愛國主義教育受到普遍重視。如果我們留意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理念、課程價值。從中就可以找到愛國主義的表述。比如:歷史學科“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民族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用歷史優秀人物事跡激發學生的自強奮進精神”。

當下,不少教師將愛國主義教育重點放在知識傳授中,常給人以教條化。政治化的印象。就此,談談我的觀點和做法。

愛國是人的需要。在國家的概念里,國是家的延伸,國有家的意味。在這個“大家”中,生活著這樣一些人:他們操著相同或相近的語言,有相同的思維方式。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他們的外形比如說黃皮膚。黑頭發等等大都相同彼此是作同類人。這類人相互間或許發生矛盾,但是,一旦遭到外來攻擊時,便會形成高度凝聚力。身在異鄉之人,當聽到別人攻擊或責難自己的國家,會感到很難接受。因為是他的國家,他屬于這個國度,他長在這個國度,他的膚色.他的語言乃至他的文化已被規定下來。說他國家不好,就會產生強烈反應,難以克制。說明愛國是人的需要,這種需要與生俱來。正因如此,愛國不需要理由,愛國不需要條件,不論你的國家多么貧瘠.多么落后,你都要愛她,子不嫌母丑,就像兒子愛自己的母親一樣。所以,愛國不是強加于人的外在之物。例如,我們學習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國內存在兩大黨派,一是共產黨,一個是國民黨,而且國共雙方都有著自己的政權和軍隊的情況下,國民黨總想找機會限制、削弱以至消滅共產黨。但是,在面臨外族(主要指日本)入侵,中華民族處于危機關頭,兩黨放棄敵視,同仇敵愾,聯手抗日,最終取得自鴉片戰爭爆發100年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第一次完全勝利民族解放戰爭。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戰斗力。極大的激發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讓學生感受到愛國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愛國是人的情感。愛國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深藏于每一個心靈,是一種愛的情懷。它如母親般地偉大,上帝般的圣潔,情人般的眷戀,生命般的珍貴。一旦被觸動,就會釋放出難以想象的力量。世界上很難找到一種事物會有如此的情感。有人說:“為什么我眼里常含熱淚,是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也有人說:“是的,對中國現狀我有許多抱怨,可是這是我的祖國!允許自己任性的抱怨,卻不允許外人絲毫的侮辱!因為我是中國人!”此情感非一般小愛所能及。

例如,我們學習鴉片戰爭,當時一些有見識的大臣,認識到官場腐敗、軍備廢弛、財政困難等,也盡自己的努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整治,取得了成效。結果有的被排擠。但國家需要時,又無條件的出山,甚至有的為了保衛國家,在戰斗中帶領將士們同侵略者進行浴血奮戰,壯烈犧牲。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

愛國教育應由近及遠。在孩子社會化過程中,首先接觸的是他的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其他親屬。然后是他的鄰里、社區、城市、國家等等。愛國不是抽象的,首先要讓他愛人,愛他的父母,愛他親屬,在擴展愛他的鄰居,愛他的社區,進而教育他們愛國。遵循這一層次,讓愛國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實現。面對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的學生,一生下來就是在眾人的呵護下長大的,這就塑造了他們自私自利、高傲孤僻、內心脆弱的性格。愛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學中注重這一方面的教育,主要利用課本中歷史人物、成語故事或者學生知道的,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總結?;蛘呤墙M織一節感恩活動課,教師布置內容、程序。學生分組查找資料、整理、找代表發言,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親情、友情的重要。也感受到家的溫暖和重要性。以便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愛國教育應置于自然之愛。我們對中國文化中愛的范疇進行思考時,常常限于愛情、親情、友情等,對自然之愛則為中國文化所忽略。而自然之愛的缺失,將會影響到人與人之愛,人與社會之愛,人與國家之愛。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至少賦予生命價值的。當你看到小草,會對它投以真切的愛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有著頑強的生命力。遇阻繞行的流水,會給你以柔克剛.上善若水的靈感。在這里你會感覺自然是有生命的,因為有生命,你就會對它注入一種情感。此時,你會對任何破壞自然的行徑報以憤慨。

愛國教育應置于親情之愛。當母親早起為上學的孩子準備好溫度適宜的刷牙水,擠好牙膏,孩子是否體會到那種纖柔的母愛。當父親把削好的水果插上牙簽放到兒女的面前,孩子是否體會到這種纖細的父愛。親情平凡而常見,如果我們不去留意,它們容易脫離人的視線。愛需要眼睛,需要發現。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纖細的情懷,就會發現在人的周圍不乏令人回味無窮的關愛和體恤,當這種纖細之愛植入人們的心靈,無論人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國家之間,將充滿了一種情愫和感懷。所以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纖細的情懷,對愛保持高度的敏感。

愛的力量是強大的,愛是人的一種需要,當一個人缺少愛,這個人會缺欠。當一個社會缺少愛,這個社會也不會健全,甚至可能走向毀滅??傊?,愛的教育,應由自然之愛,親情之愛引發,遷移至人,達到人人之愛。只有人人之愛,人人相助,引發至對國家的愛,對國家的一份責任。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才是和諧的。

范麗杰,女,1965年4月生,漢族,吉林省乾安縣人,政治專業,大專學歷,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第一中學教師,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歷史教學

猜你喜歡
乾安縣愛國親情
愛國擁軍矢志不渝 扶危濟困不遺余力
感愛國事,承愛國志
乾安縣林地保護風險及效益分析
乾安縣林地發展現狀探析
偽親情何以大行其道
激活乾安歷史遺跡為吉林省全域旅游增添文化吸引
愛國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增進親情的項目推薦
親情故事兩篇
親情互動 潛移默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