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對提高農村學生文學表達能力的認識

2015-03-02 01:27李蘭芳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文學閱讀教學作文

李蘭芳

(蘭州市二十四中 甘肅 蘭州 730080)

淺談對提高農村學生文學表達能力的認識

李蘭芳

(蘭州市二十四中 甘肅 蘭州 730080)

在閱讀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之進入深層次的審美體驗,并訓練學生把這種情感和審美用于寫作表達中,從而提高寫作文學表達水平。

農村學生寫作表達文學;提高

農村學生受生長、生活環境的限制,受教育條件,尤其是家庭教育條件遠不如城鎮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和發展緩慢。反映在作文中,難得有表達生動、流暢、雅致的佳作,這也是農村考生作文得分普遍不高的原因之一??梢哉f,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已成為農村學生迫在眉睫的問題。

課標強調對學生的寫作在達到基本要求后,更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即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鼓勵學生從不同視點、不同層面去思考、想象和表達,從思維的創新走向表達的創新。

筆者認為表達的創新途徑之一,也是最便捷的途徑就是文學表達。對于農村學生來說,文學表達這個詞更多從閱讀中來。所以從閱讀中加強學生在表達上的訓練是行之有效的。

當然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文學表達的本質。在筆者看來,文學表達的本質有二:一個是美,一個是情。在閱讀教學中,給人留下強烈印象和感悟的是哪些語句呢?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是“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樣的文學表達人一旦讀過,就很難忘記,它們要么美到極致,要么情濃到極致,這正是文學表達的魅力。

文學表達美的本質是它作為語言藝術的最大特征,可以說沒有美,就沒有文學表達。文學表達的“美”寓于富有典型性的優美形象中,讓人讀著如沐春風。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在這里,“黑夜”“黑色的眼睛”“光明”都是一些美的形象,這些形象在讀者的浮想聯翩中變得豐厚而意蘊深刻。

文學表達的本質還在于“情”,因為文學所追求的目標是創造一種帶有審美特征的精神境界。因此,文學表達離不開作者的感受,離不開閱讀者的共鳴?!兑慕雷帧分刑岬?,演員提醒郭沫若先生《屈原》中嬋娟罵宋玉的話:“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更好,郭沫若先生接受了。朱光潛先生深入分析覺得改后的句子“是帶有極端憎惡的驚嘆語,表現了強烈情感”,并因此提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觀點??梢娢膶W作品中情無處不在。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在閱讀教學中注重讓學生領悟文學表達的實質,并深切感受到那些已經把握了文學表達方法和技巧的學生,往往都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那么具體做法呢?

首先,只要讓學生真正領悟文學表達之本質,就會很容易讀懂文章的言外之意,并可能結合自己的寫作實際反思自己的寫作行為。例如陸蠡《囚綠記》中有這樣的話:“它依舊伸長,依舊攀援,依舊舒放,并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它的尖端總是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枝細葉,一莖卷須,都朝著原來的方向”。學生在理解“伸長,攀援,舒放”這些動作形象,在體會“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的寓意后,就能充分領會常春藤不屈不撓、頑強抗爭、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這些刻畫深刻地展現了它不可觸犯的生命尊嚴。表現在學生個人繪景寫事的習作中,就能有意回避為寫景而寫景,或者只有膚淺的情感呈現,使自己的表達更立體,更豐滿。比如要描繪初冬的雪景,我會建議學生再讀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等詩文,這不是簡單的為了模仿,而是具體實際地指出美景濃情盡在筆端,只要有好的立意,巧妙的寫作角度,每個人都能寫出好的作文。有學生受此啟發,寫了自家小院里薄雪上媽媽的腳印,形象可感,細膩生動,感人至深。

其次讓學生熟練掌握一些常用的文學藝術的表達技巧,比如對比,細節描寫,夸張,比喻,反語等。錢鐘書的《談中國詩》中很多妙趣橫生的比喻:“中國詩……是文明人話,并且是談話,不是演講,像良心的聲音又靜又細——但有良心的人全聽得見”;“西洋詩的音調像樂隊合奏,而中國詩的音調比較單薄,只像吹著蘆管”。這樣新穎而貼切的比喻,要鼓勵學生在寫作時多嘗試。魯迅喜用反語:“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輾轉于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軍的懲戒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作者將善惡兩極并置,在贊頌三位女子之后,一轉“贊揚”“中國軍人的偉績和八國聯軍的武功”,讓中外殺人者之兇殘卑劣的本性暴露無遺。學生在寫作中運用這樣的手法可以使習作情感更飽滿。細節描寫最能反映一個學生的寫作功底,梁實秋寫梁啟超:“他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后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么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實在是讓人拍案叫絕,值得借鑒。在閱讀教學中要反復重申這些藝術手法的效果,鼓勵學生多記多背,并積極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提高作文表達水平。

另外套用一些文言句式,也可以增加表達的形象性?!坝信笞赃h方來,不亦樂乎?”“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讓學生嘗試使用這些文言句式,所寫作文會更典雅更有文采。學生好勝心強,一旦嘗到成功的甜蜜,會樂此不疲地挑戰,從而可能寫出更好的作文。

筆者發現,經過文學表達方面的專門訓練,那些以前作文缺乏文采,語言蒼白匱乏的學生,作文水平提高很快,文章一改過去語言平鋪直述,感情干巴的缺點,變得形象生動起來,感情也變得豐富細膩很多。

作文中,鼓勵學生怎么美怎么寫,怎么感人怎么寫,寫出極致的美,表達極致的情,讓作文想文學藝術靠近,讓文學表達成為作文表達的常態,這或許是寫作教學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徑。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5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2].《普通高中語文課程分析與實施策略》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3].《閱讀與寫作》廣西南寧出版社,2015年

猜你喜歡
文學閱讀教學作文
我們需要文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加強讀與寫的結合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我與文學三十年
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