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2015-03-02 01:27聶金榮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盲童行為習慣注意力

聶金榮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水字鎮中心校 吉林 松原 131400)

淺談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聶金榮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水字鎮中心校 吉林 松原 131400)

一、在幼兒園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適宜的教學內容,能促進幼兒注意力的培養。幼兒園的教學內容不是像中小學那樣全都規定好的,而是依據幼兒的經驗,要符合整體性、綜合性特點,所以內容選擇具有廣泛性、豐富性,要以幼兒的生活為源泉,就像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的“生活即學習,生活即課程”,幼兒周圍的生活都可以是幼兒學習的內容,教學內容最重要的是適宜,要適合我們所面對的幼兒,要適合我們的教育目標。

(二)改進教學方法

幼兒園的集中教育活動是培養幼兒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時,應根據幼兒注意的特點,精心設計教育環節,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將幼兒的注意吸引到活動中來。如主題活動“幫助盲童”的活動。目的是通過幫助盲童亮亮,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和愛心,同時,發展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顒右婚_始,教師組織幼兒進入事先精心布置的場地中,使他們置身于“亮亮住宅區”,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了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緊接著,教師設計了一系列吸引幼兒的環節:探路小盲童的情境表演;表演后讓幼兒各抒己見的談話;幼兒戴上墨鏡體驗雙目失明的感覺;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聲情并茂地講述“小盲童的故事”;幼兒結對子玩“我幫亮亮”的游戲;幼兒為亮亮設計用具等。整個教育活動環環相扣,銜接自然,巧妙地鞏固了幼兒的無意注意,發展其有意注意。設計時還注意了動靜交替,時張時弛,使幼兒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有節奏地交替,以調節大腦皮層的活動,使幼兒自始至終情緒愉悅,積極性高漲?;顒又?,教師靈活運用了情境表演、談話、講故事、游戲、操作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幼兒認真觀察、積極思維、大膽表述、扮演角色,使他們情趣盎然,注意力集中,達到了預期的教育效果。

(三)掌握一堂課的最佳時間

研究表明:兩歲兒童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時間為7分鐘,四歲為12分鐘,5歲為14分鐘。因此,在教學中應緊扣連續注意的最佳時間。教師可以把一節課的主要內容放在前十分鐘,后面適當進行游戲、練習,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時當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征兆時,教師可以通過變換聲調、榜樣示范和游戲獎勵等辦法,讓孩子重新關注課堂。

(四)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1.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一是化平淡為神奇。適當給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書時采用一些啟發性的語句,像“這是怎么回事呀?”“讓我們來猜猜看”,來引發幼兒對學習的好奇心。二是對淺顯的現象給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對常見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興趣。此時若把這些事物背后的奧秘告訴幼兒,就會重新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如:幼兒對自己的影子現象司空見慣,不當回事,可以告訴幼兒影子是隨太陽的轉動而變化的。影子有時是長的。有時是短的,還有時是圓的。幼兒對影子再次產生了新的認識興趣。任何事物都有無窮的奧秘,我們要善于把握幼兒的心理,引導幼兒保持認識事物的興趣。三是鼓勵幼兒動手操作。動手操作能使幼兒的認識由表面趨向實質,從而激發更大的求知興趣,促使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為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結實基礎。孩子對某事物的興趣越濃,越容易形成穩定和集中的注意力。

2.培養幼兒對學習的興趣。一是化平淡為神奇。適當給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書時采用一些啟發性的語句,像“這是怎么回事呀?”“讓我們來猜猜看”,來引發幼兒對學習的好奇心。二是對淺顯的現象給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對常見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興趣。此時若把這些事物背后的奧秘告訴幼兒,就會重新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三是鼓勵幼兒動手操作。實踐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事物的最佳途徑,而幼兒又大都喜歡動手操作,盡管嘗試可能會失敗,但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則會長盛不衰,對學習的知識也會掌握得更多。動手操作能使幼兒的認識由表面趨向實質,從而激發更大的求知興趣,促使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為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結實基礎。

3.加強實踐訓練。教師可以通過幼兒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如坐姿、走路、寫字姿勢等等,來培養孩子的自制力。不要一會兒叫做這事,一會兒又叫做那事。訓練最好有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以便形成一種心理活動的定向。

4.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不斷鼓勵幼兒,讓他們在練習中慢慢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幼兒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難長期集中。根據幼兒的這個特點,需要不斷鼓勵,矯正幼兒不良的行為。比如,幼兒在上完美術課時,教師要及時提醒幼兒整理好畫筆和紙或本。就給他一個暗示,提醒他矯正;當幼兒做對的時候,就微笑著點頭表示他做的對。當幼兒受到鼓勵的時候,他們為了要從自己的行為中得到愉快,也就會自覺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為了。

二、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1.創造良好環境。每個人都處于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時時受到環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兒的行為方式都帶有所處環境的烙印?!叭f物細無聲,”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有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家人和睦,是讓孩子感到快樂、安全的首要條件,在這種環境下,孩子身心健康,做事情也更能集中注意力。同樣,父母努力創造和保持喜愛學習、樂于學習的家庭氛圍,將會使孩子感到溫暖愉快,情緒穩定,萌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孩子也一定會有較好的學習習慣。

2.起好表率作用。幼兒時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最不喜歡說教。榜樣是具體形象的,正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所以它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兒歌、歌曲等等,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有著巨大的魅力,會深深打動孩子,這些藝術形象所塑造的榜樣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愛模仿。他們會對孩子產生最直接、最具體的影響,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3.制定共同目標。習慣的“慣”字,有一以貫之的意思,就是說,要求和標準不能走樣。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需要家長在教育上的配合以至。家長和學校對孩子在教育上取得一致,意味著相同“信息”重復輸入孩子的大腦,易于形成神經聯系,促使習慣形成。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會無所適從,逐漸養成鉆空心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擾,容易形成孩子的兩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當然,要實現要求一致,不是輕而易舉的,家長應十分重視并努力去實現,可以訂立一個約定,如果在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式上發生分歧,決不要在孩子面前公開暴露矛盾,而要在事后交換意見,以求統一行動,這樣的教育效果才會好。

猜你喜歡
盲童行為習慣注意力
讓注意力“飛”回來
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幼兒抓起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體育課中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盲童學前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研究
盲童學前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研究
“揚眼”APP:讓注意力“變現”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淺析盲童生活化教育的教學與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