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提升小學生習作能力

2015-03-02 01:27王清文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習作讀書作文

王清文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教育科研所 吉林 乾安 131400)

淺談如何提升小學生習作能力

王清文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教育科研所 吉林 乾安 131400)

作文教學是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生活的統一體,它是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運用。想方設法提高學生認識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獨特的、敏銳的觸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去發現美,進而去表現美,讓作文回歸生活,讓個性回歸作文。教會學生觀察的方法,提高觀察興趣,訓練觀察能力,形成初步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方法,指導學生扎根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所學知識,將所學知識去實際應用,寫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手段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思路,指導學生習作,不斷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課標中指出“作文就是指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钡菍W生而言,說的容易,做起來就很難了,學生寫作文難或作文水平不高,是較為普遍現象。那該如何提高小學生習作能力呢?采取的策略如下:

一、培養學生習作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覈糯逃铱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寣W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繞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導,所以我們要認真備好每一節作文課,充分調動學生習作的興趣。在作文講評中我們可以找出學生作文中的好詞好段,在班上給予公開表揚,找出孩子的閃光點,讓學生樹立“我能寫”“我寫的好”,有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寫作的喜悅,激發寫作的積極性。尤其對于后進生來說,老師更要用放大鏡去欣賞、發掘。比如一句情感真摯的句子,一個亮麗的詞語,一處妙不可言的標點等,都不能錯過,而且要小題大做,大張旗鼓地夸獎他們,讓他們感到自己也有優點,自己也能成功,從而勇敢地抬起頭來走路,滿懷信心地面對今后的作文。在作文批改時,學生尤其需要激勵,給予學生鼓勵性評語,比如巧妙的構思,新穎的選材,豐富的想象,精采的個性化表達等,如:“多讀書細觀察勤思考,你的習作很快就會在報刊上發表……”“題目新鮮,像春天的竹筍,又嫩又脆……”等等像這樣鼓勵的話語。

二、指導學生讀寫結合

葉圣陶先生說:“學生讀得好,才能寫得好?!薄伴喿x得其方,寫作之能力亦即隨而增長?!边@就明確地告訴我們,閱讀是習作的基礎,閱讀好像蜜蜂采花,習作好像蜜蜂釀蜜,讀和寫是相輔相成的。

1.讀中悟寫,以寫促讀。閱讀和寫作是密不可分的。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笨梢?,只要多讀書,就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義。但是,只讀不寫也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通過讀引導學生進行文字表達,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例一:教學《父親的菜園》時,教師先讓學生圍繞“精心侍候”一詞學習課文,通過品讀文章中的重點詞句體會父親的辛苦。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對“精心侍候”有了自己個性化的理解,這時,教師讓學生寫下自己這個詞的理解。這樣的教學將學生在文本當中獲得的理解認知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既升華了對文本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課例二:我執教過的《去年的樹》一課,為了引導學生體會大樹和小鳥之間的情感,我設置了情境教學,電腦顯示:假如我是這只小鳥,當看到樹樁,我會說……。當看到火柴棒,我會說……。當看到油燈,我會說……。學生在情境中,展開想象,續寫句子,在書寫中,內心中對它們們的情感有了更深的體會,并將自己的情懷傾訴于紙上。

2.閱讀范文,模仿名人。讀書有利于寫作,那么怎樣指導學生讀書呢?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閱讀典范課文和名人名篇,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其次,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寫作上的輔導,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進行多種形式的寫作練習。如學習《祖國的春天》這篇課文,作者是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先總寫春天是個美麗、幸福的小姑娘,快樂的走遍了祖國的大地,再舉例分述春姑娘都走了哪些地方,最后總結點明祖國的春天是美麗的、讓人歡暢的。其中第二部分寫得最具體,以春姑娘所到之處的所見為內容,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春景圖,記敘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指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這篇詩歌的寫作特點和表達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選材如何把寫具體生動,即對文章可以怎樣謀篇布局。

3.養成習慣,積累語言

語言積累的目的是為學生的習作服務。常言道:“厚積薄發”,唯有豐富的語言積累,習作時才能文思如涌,解決“無米之炊”。我們還可以采取一下幾種方法:一是背誦法?!氨痴b是積累知識、豐富語言材料得好方法”。二是摘記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摘抄他們喜歡的句子和詞語或記錄他們的讀書時的體會感受。三是剪貼法。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把自己需要的,喜歡的內容或圖畫剪下來。作文教學是把學生積累的語言進行優化組合,形成書面語言,在教學中,注意把學生的語言“積攢箱”打開讓學生合理使用。疏通習作的源頭活水,從而觸發他們的情感,使學生習作中以小見大、平中見奇。寫起作文來思維活躍。如在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時,我先出示一些名言警句請學生欣賞:“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勿謂寸陰短,既過難再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初步感知后,我再適時引導學生理解。同學們通過欣賞感悟,對警句有了濃厚的興趣,并產生了寫作欲望。問我這些警句能不能在習作中用到。我及時地作出了肯定的答復,學生迫不急待馬上動筆,恰到好處的運用了這些警句。使他們的習作向深層發展,為創新思維、樂于習作打下基礎。這樣不但讓學生明白各種處世道理,積累了語言,懂得了從小努力學習的重要性,還更好地提高了習作水平。

三、拓展課外閱讀領域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話言簡意賅地向我們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書讀得多,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會寫得好,筆下就會生花。閱讀是“吸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作文所需要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閱讀?!伴喿x,架起了由模仿到創作的橋梁?!钡珒H僅靠多讀是不夠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說:“學以為耕,文以為獲?!边@是說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之書還要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并運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時,吾意所欲言,無不隨意所欲,內容應筆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廣泛搜集素材,讓學生提高主動選擇、分析素材的能力。學生自己看到、聽到、想到的內容豐富了,親身經歷的事情多了,并掌握良好的積累方法,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來。然而,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除幫助學生獲得足夠的素材外,更應教師學生主動選擇和分析有用的素材并養成習慣。

猜你喜歡
習作讀書作文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習作展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