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職信息技術課教學的技藝

2015-03-02 01:27張瑞穎祖沖燕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信息技術同學過程

張瑞穎祖沖燕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職業教育中心 吉林 松原 131400)

淺談中職信息技術課教學的技藝

張瑞穎祖沖燕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職業教育中心 吉林 松原 131400)

不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基本技能,將難以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信息技術學科教育己成為中職教學的必修課之一。信息技術屬于新興學科,加上各地實際情況千差萬別,所以信息技術教學沒有既定的教學教法,我就多年來從事信息技術教學進行的一些嘗試,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符合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

1.時代性。信息技術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信息技術學科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處于高速度與高淘汰并存的發展狀態??茖W性。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推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反過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又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2.基礎性。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硬件資源更新發展迅速,人們在應用過程中創造了許多的新的應用方法。我們應該從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角度出發,選取具有普通性和遷移性基礎知識的基本知識作為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

3.應用性。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學科課程,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課程的核心目標。在信息技術教育中,要特別重視應用信息技術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4.整合性。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逐漸成為基礎教育其它學科的有機組成部分,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且通過這種不斷的訓練,學生可以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能逐漸遷移到其他領域。

二、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

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的基本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了以下的幾種教學模式,并取得可觀效果。

1.邊講邊練。我認為信息技術學科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一堂課我一般只安排15-20分鐘進行講解、示范,按照需要,該堂課的內容可以一次講完,也可以分幾次進行,講完一個問題就讓學生實踐一下,等他們掌握以后再講下一個知識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于實踐并得到鞏固,最后達到熟練掌握。

2.精講多練。講課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作出適當調整,力求精講、少講,僅把同學們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識點及難點作為主要內容來講,把時間最大限度的放給學生去操作實習,實踐證明,學生在操作時提出的問題遠比講理論時提出的問題要多得多,這說明操作實踐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積極主動的思考。

3.結合多媒體課件,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多媒體課件以其生動的圖像、聲音等效果已越來越受到各學科教師的歡迎。學生手、腦、眼、耳并用,使學生有新穎感、驚奇感、獨特感、直觀感,能喚起學生的"情緒"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4.演示教學過程。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網絡的功能,把學生用機的屏幕鎖定,使學生機的屏幕信息與教師機一致,這樣再將教學過程中的操作步驟一步一步演示給學生看,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充分認識、了解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是如何與實踐相結合的,事實證明,以這種方式進行知識的講授,學生學習的效率非常高。

5.合作學習,共同進步。師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學生之間也可相互探討,相互切磋,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每節課我都挑選幾個出色的學生,和我一起進行輔導,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解決,而且在相互討論中,每個人還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受到新的啟發,效果不錯。

6.耐心輔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感。學生在上機過程中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需要演示操作過程,有些問題需要簡短的討論,有些問題需要直接了當地回答,有些問題則需要用另一個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整個輔導過程中,老師要站在與他們平等的角度,切忌不耐煩,也不要因為問題簡單而嘲笑、訓斥學生。

7.分層次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試著進行分層次教學。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讓同學們認知計算機,培養同學們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開始學習新一類內容時,先測試一下,基礎薄弱的學生按教材學習,從易到難,逐步認識。實踐證明,這激發了他們濃厚的興趣,任務結束時,他們不僅學會了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運用適宜的教學方法

1.適當運用比喻。計算機及網絡是個新的領域,目前,很多同學對它還感到陌生、不可想象,教師在講課時適當的運用比喻,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結合現實生活。計算機和網絡中的很多構想都來源于現實生活,教師可以拿大家熟悉的現實生活對照講解,使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以便于學生理解。

3.任務驅動。讓學生有目的的學習和實踐,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鍛煉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能力。我經常精心設計一些作品,在一堂課的開始,讓學生自己試著實現,然后根據他們的實習結果,針對性地進行補充講解。

4.表揚鼓勵。每當學生有好的作品完成,利用多媒體教學網,我都會展示給全班同學,同時提出表揚鼓勵,這不僅會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對其他同學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5.自主學習。我認為自學能力、獨立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是一個當代中學生所必須具備的,所以,對于學生自己能看懂或是通過實踐可以獲得的知識,我都鼓勵他們自己學習,自己掌握。

四、精心教學過程設計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從問題的引入和學習活動的設計上下功夫,引人入勝的開題,生動活潑的學習活動,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常常為設計一個任務苦思冥想,力爭每節課都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1.課題引趣。課題能否成功的引入,直接決定了一節課效果,每節課我都力求采用同學們最感興趣事物來引導他們,我進行了以下設計:學生通常對音樂、歌曲感興趣,對用計算機欣賞歌曲更懷這巨大的好奇和興奮,他們不僅學會了下載軟件,還學會了安裝軟件,興趣也大大提高,下課很久了還不肯離去。

2.即學即用。通過學習結果激發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學習活動,在不斷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時,就會爆發出強烈的繼續學習的愿望,學習興趣也就越來越濃厚。作為教師,還可以有意識的擴大、增強這一效果,當某個同學的作品比較完美時,借助多媒體網的優勢,我通常會給全班同學展示一下,并提出表揚和鼓勵。

3.變序教學。講課內容打亂教材順序,抽取精髓,激勵同學們主動獲取知識。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并沒有嚴格的難易程度界限,特別表現在應用軟件上,課件中使用了文本、聲音、視頻、動畫及幻燈片的切換,而且每一對象都進行了的動畫設置,展示完成時,他們很好奇,我就帶領著他們具體去實現它,簡單介紹了文本、聲音、圖片的插入,幻燈片的切換效果的設置及每一對象動畫效果的定義,通過思考、實踐,有的同學掌握了這些知識,沒掌握的壞著迫切的心情認真聽我講解,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且記憶深刻。只用了短短的幾個課時,大部分同學以能隨心所欲的制作作品了。

(作者系乾安縣職業教育中心業務副校長,省級骨干教師)

猜你喜歡
信息技術同學過程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臨終是個怎樣的過程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圓滿的過程
應接不暇 騎虎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