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探析

2015-03-02 01:27趙玉芹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坐姿良好習慣禮貌

趙玉芹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第一小學 吉林 松原 131400)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探析

趙玉芹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第一小學 吉林 松原 131400)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個人不是由部分因素的拼湊培養起來的,而是由他所受過的一切影響的總和綜合地造就成功的。這就要求家庭、學校、社會對低年級的行為習慣的培養上達成統一。"在我三十多年的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學低年級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更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階段。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孩子在行為習慣上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究其原由,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家庭教育相關。許多學生很少讀課外書。這種現象,既與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有關,還與教師的教育觀念轉變有關系。教師中或多或少存在著重視學生學習成績提高,忽視學生習慣的培養,重視優生評價,忽視差生評價的現象,這些現象與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倡導新課改理念,轉變學生觀是當前一項重要的任務。部分家長對學生閱讀要求意識淺??;再加上家長自身文化水平也不高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學生的不愿讀書。對此我們要加大宣傳、監督力度。還由于家長自身修養水平參差不齊,常有同學之間發生一點小沖突家長卻不能正確對待的現象,因此我們的孩子多數都不能拿起課外書讀一讀。

2.學校教育觀念、方式的陳舊造成的不良行為習慣。學校不能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是學生形成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片面追求升學率、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不注重行為規范的教育,由此而產生的問題,使學校教育活動始終離不開應試教育,畸形的教育體制、陳舊的教育觀念嚴重偏離了素質教育方向和目標,影響了小學生的正常心理發展。常言說:積千累萬,不如養成好習慣。習慣貫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決定孩子的命運:一個學生如果生活、衛生習慣好,就有益于身體健康成長;文明禮貌習慣好,品德就優良;學習習慣好,定能取得好的學業成績。習慣對人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如果是好習慣,則會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你一輩子。當孩子已經形成了壞的習慣,再想改變就很難了。那么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采取的對策

萬丈高樓平地起,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不能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所以我們必須從一年級做起具體落實到點點滴滴中。

1.嚴格要求學生的坐姿和站姿。個人的坐姿和站姿顯示出這個人的精神狀態和個人修養。而且良好的坐姿對自己的身體有益處。對人的眼睛也是一種享受。要讓學生從一年級起就逐步養成良好的坐姿和站姿的習慣。讓學生坐時腰挺直,兩腳平放在地上,“眼離筆尖一尺,手離筆尖一寸,胸離課桌一拳”站時,兩手貼大腿兩側,腰板挺直,目視講臺。正所謂“坐如鐘、站如松”,這樣看起來既穩當、美觀又科學。

2.學會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有一句話叫做“成功總是為有準備的人而準備?!币粋€人的準備工作大到一項工程、一次競選,小到一次作文、一次上課,為了讓學生們都能做為成功而準備的人,那么讓學生養成課前有準備的好習慣就非常有必要了。所以我要求我的學生在上課前兩分鐘必須準備好課堂上需要用到的一切學習用品,這樣不但節省了很多課堂上的時間,更讓學生養成了有準備再做事情的良好習慣。

3.學會禮貌說話禮貌做事。俗話說“觀其行而知其言,聞其言而知其人”這句話高度說明了禮貌的重要性。所以,對小學生禮貌習慣的培養要從一年級就抓起。讓一年級小學生知道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對別人有禮貌。碰到長輩、老師要主動上前問好,碰到同學要主動打招呼。在公共汽車上碰到傷殘病、老人等要主動讓座,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禮貌用語。并且,為了讓學生養成的禮貌習慣得到并加以鞏固,班主任可在班上開展一些活動,如:學生沒有鉛筆向同學借,要對同學說聲“謝謝”;不小心碰到別人要學會說聲“對不起”;見了老師會說“老師好”。這樣一來,一年級小學生便從日常行為中懂得并初步養成對人有禮貌的好習慣。

4.教師要發揮榜樣的作用。除了以上談到的三點以外,我覺得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本身的示范作用尤為重要。蘇聯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師的世界觀、品行、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教師在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如果要求學生做作業時畫直線要用直尺,教師在講課時卻徒手在黑板上畫直線;要求學生寫正確規范的字,自己卻在黑板上龍飛鳳舞;試問,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什么時候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所以,作為教師得我們必須時刻檢點自己,約束自己。因為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處在學生最嚴格的監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著這樣嚴格的監督。小學生的可塑性大,可變性強,他們很容易被自己經常接觸的事物形象所感化,進而逐步被同化,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應該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教師一直是學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總是自覺或不自覺的喜歡模仿自己的老師。也就是說教師對學生起了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形象,如若有不良行為同化了學生,那可真是有辱師德,誤人子弟了。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規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也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很重要。習慣教育越早越好,一個人從小養成的行為習慣會長遠地起作用,甚至會影響一生。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從一入學,就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是很重要的。如果培養得方法好,盡早形成良好習慣,不但有利于當前的學習,還將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

習慣決定成敗,習慣決定人生,愿每個老師和家長都能成為孩子良好習慣養成的催化劑,愿我們家校達成一致,愿我們的孩子在老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共同努力下養成好的習慣,讓好習慣伴隨孩子走好生活的每一步,成就美好的未來。

猜你喜歡
坐姿良好習慣禮貌
基于表面肌電和動態體壓的辦公坐姿疲勞測試
坐姿好習慣
淺談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幼兒午睡良好習慣培養之我見
學生作業坐姿及臺燈控制器
基于坐姿感應的智能視力保護臺燈設計
禮貌舉 止大 家學
禮貌舉止大家學 !
禮貌舉止大家學!
小學生學習英語良好習慣培養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