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

2015-03-02 01:27朱曉瑾代燕軍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政時代

朱曉瑾代燕軍

(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師范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

朱曉瑾代燕軍

(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師范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自媒體時代是信息時代的尾隨者,是依附于信息技術、電子技術等多種形式的載體而存在的,傳播速度較快。自媒體在現代高校中應用較為廣泛。在手機智能化的影響下,自媒體時代邁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領域,不但涉及到高校學生的學習,還影響著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高校學生受自媒體時代影響不斷加大,但高校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方面卻較為突出。經調查顯示,我國高校教師的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因此,接受新事物能力可以應對學生思想變化,但是,仍然需要不斷創新,本文主要闡述了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義,提出了自媒體時代對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分別從兩方面進行了分析,并簡述了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新的探索方向。

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

自媒體由西方學者提出,是公眾媒體的稱呼。西方國家自媒體創始人給自媒體的定義是:普通人利用自媒體這一媒介表達自身感受,這是連接全球知識、數字科技的媒介,是以自己為主角的陳述。自媒體觀念一經提出便被廣泛應用,自媒體平臺是平等的,屬于公眾平臺,信息發布速度快、新鮮度高、個人色彩濃郁、語言表達直白,是自媒體的主要特點。自媒體與傳統新聞媒介不同,考究性相對較低。即便發表極為不符合邏輯思維的言論或視頻、圖片等都沒有特別的干預,特殊情況除外。

一、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義

進入21世紀開始,全球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以及信息技術和電子技術的影響下,迎來了快捷、豐富的自媒體時代。就目前自媒體時代的發展可以總結出如下幾點:主觀性、快捷性、形式多樣、真假難分等特點。高校學生作為社會的高層知識分子,對自媒體操作、內容、體系了解較多,影響頗深。自媒體內容種類繁多、形式多變、來源多元化且沖擊力極強。大量的信息奔涌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了高校學生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自媒體傳輸的這些觀念錯綜復雜,沒有準確的定義。高校學生社會閱歷較少,對事物分辨能力稍弱,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充分結合自媒體時代的要求,深化了解自媒體時代特點、性質,勇于創新,幫助學生摒棄負面信息影響,接受正面、積極的事物,根據當下自媒體發展趨勢引導學生思想,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近幾年,通過自媒體傳播虛假信息、惡意宣揚信息事件越來越多,這已經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例如:2015年的優衣庫事件,高校學生紛紛效仿優衣庫照片拍照,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很多商家利用自媒體事件打廣告、大肆宣揚。

現在很多商家為了增加關注度,制造虛假信息,信息順利傳播出去后,利用虛假信息提高自身關注度。高校學生大多處于20歲左右的年紀,對新鮮事物的模仿能力較強,久而久之會扭曲高校學生思維方式。因此,對自媒體時代的研究是勢在必行的。

二、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一)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影響

1.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

以往的高校政治教育形式單一,大多是結合書本的課堂授課,教師通過所觀所感,利用書本、自身生活經驗、所見所聞等形式相結合,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但是此類授課模式已經完全不能滿足學生對新鮮事物探索的欲望,導致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興趣,學生對教師所講授內容只當做過眼云煙,達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身處自媒體時代,教師也逐漸意識到事件的嚴重性,加上國家大力發展新課標教育,在自媒體時代和新課標改革的熏陶下,較大部分高校教師都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媒體教學。這是近幾年高校教學的主要方式。視頻形式多媒體教學、圖文結合形式多媒體教學以及音樂、圖文、視頻等多種形式結合的多媒體形式教學。另外,為了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個高校分別建立了貼吧、網站、微信、微博等形式的自媒體平臺。介于此,學生既能在校園官方網站中了解到本校最新信息,又能實時了解熱點話題,還能通過對熱點話題的評論,掌握學生思想動態,便于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溝通,幫助學生擺脫消極情緒。

2.深化學生對國際動態及社會的了解

自媒體之所以能夠傳播如此之快,主要在于其和社會真實生活狀態接軌度較大,這樣潛意識滲入到學生思想中的觀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具有極強的主導性。自媒體能夠通過自身的載體形式將吸引學生眼球,特別是現在高校學生對國家動態、世界動態、軍事動態等都關注甚少,新媒體時代是由多個國家、民族組成的,地域文化深厚,民族文化相互交織,思想政治多元化,這都在無形中給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輿論平臺,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和維護本國政治體系的精神。

(二)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極影響

1.影響學生身體健康

現階段,不論是高校院內還是地鐵中、飯桌上等多種活動場所,都普遍出現同一個現象,缺乏交流。為了翱翔在網絡空間不惜犧牲課堂學習時間,逃課、荒廢學業,嚴重者可導致退學。不僅如此,長時間與電子產品接觸、也會對高校學生身體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嚴重者可猝死。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對校園紀律重視程度逐漸減少,目無師長現象嚴重。學生受網絡段子影響語言較為偏激、厲害,相互溝通時,發生口角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高校學生心理防備能力較小,對網上一些虛假信息并無分辨能力,上當的可能性遠遠高于社會人員。高校針對這一現象,不斷加強學生分辨三觀的能力,效果并不明顯。

2.可信性較少,誤導學生行為

網絡信息真實性較小,且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發展,很多不良分子趁著時代變革的浪潮,非法上傳不符合社會道德規范的視頻或圖片,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例如:河北公安局2014年9月剛剛偵破一系列非法上傳淫穢視頻,妄圖獲取金錢利益,視頻被點擊上萬次,嚴重影響了網絡環境,目前非法上傳視頻人員已被刑事拘留。還有些騙子利用自媒體投放招聘信息,招聘信息沒有進行過相關部門驗證。騙子利用虛假招聘信息制造較為寬厚的工資條件,騙取學生金錢。通常情況下,騙子都會以上交保證金為由騙取沒有社會經驗的學生。因此,類似虛假信息都會誤導高校學生思維。另外,自媒體時代的便捷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極深,學生對錯誤的網絡段子、心靈雞湯過于追崇,進而出現了大量的模仿網絡事件狀況,14年上半年便出現了高校學生模仿網絡視頻效果求婚現場,導致校園大火沖天,好在沒有人員傷亡;同年,某高校女生因對網絡人物尤其癡迷,整天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4月中旬凌晨兩點服毒自殺,令大家不可置信的竟然是“由于母親沒有給其購買與網絡偶像同款手機”。通過網絡媒體犯罪、誤導事件比比皆是,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轉折點,此時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接觸事物會直接影響其日后步入社會的發展方向和生活方式。

三、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探索

自媒體時代無疑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退化人們主觀能動力的主要因素。隨著自媒體的不斷更新換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學方式也應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建造新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始終懷揣著對祖國的熱愛、對生活的追求、對美好事物的向往等,積極生活,勇于挑戰。

(一)創造共同話題

了解并接納自媒體時代是目前高校教師和領導的必要之舉,只有這樣才能在發展強大的自媒體時代沖擊下,洞悉自媒體時代特點,掌握自媒體教學技術。將自媒體應用在教學當中,將教育與自媒體完美結合,創造更多的銜接點,深入到高校學生的生活中,創造共同話題,在交談中引導學生。

(二)提高教師多媒體操作技術

自媒體是依附于信息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等而存在的?,F如今,信息技術更新日新月異,多媒體教學模式已經成為現代主流教學方式。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教師不但要對書本客觀知識有深刻的了解,還要具備多媒體教學的技術本領。這樣不但能與學生思維有銜接之處,還能加強教師對自媒體時代的了解,豐富自身知識的同時應用在教育事業上,更加適宜的引導學生思政教育。近幾年自媒體被應用在教學的各個方面,教師對多媒體操作水平也逐漸提高。但仍有個別教師對多媒體操作技術掌握相對落后,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現狀,高校應開展多媒體培訓班,專門針對教程內容對教師進行專業操作技巧訓練,提高教師多媒體操作水平,不斷優化多媒體教學水準,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

(三)融入自媒體時代

教師在思政教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當前自媒體時代,教師主觀能動地參與進自媒體的浪潮中才能更好的在實踐操作中理解學生。知曉學生困惑或認識不正確的思想,及時糾正,在溝通中維護師生關系,也只有在融洽的交流環境中才能使學生積極聽取教師意見。

四、立足于教育形式探索自媒體時代新方向

功效教學的根本就是教師,因此,進行思政工作時,教師應隨機應變,根據自媒體時代帶來的利弊不同,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按照當前教育形式不斷變換,探索自媒體時代思政教育新方向。

想要徹底改變受時代影響導致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差、觀點差異性大等特點,應結合實際情況轉變教學形式。所謂轉變教學形式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留下傳統教學模式中優勢,結合自媒體時代的優勢,創造嶄新的教學形式。將視頻、聲音、音樂、圖片等合理結合,創造教學情境,讓學生處在教學場景中體會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例如:利用FLASH技術和PR技術制作炫酷的視頻短片,短片內容可結合當下時政熱點和正確的思政觀念,通過夸張、多樣的人物形象和聲音加深學生印象,教師將正確的觀點加注到動畫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思政觀念。例如將教師的想法通過抽象的人物、景觀以及色彩色調渲染,調制成學生喜歡的動畫形式和色調。在此基礎上為了更加符合自媒體時代特色,應充分結合評論環節,要學生課下根據這一短片內容,通過圖文結合或多種形式結合的形式進行事件或課題的評價,回饋給教師。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減少學生對網絡的依賴,通過對軟件的了解,更深刻地認識到網路信息的真實度。

為了保障高校學生思維不受自媒體負面事件影響,又能在自媒體中接受新鮮事物。筆者認為,應加大排查力度,杜絕不良事件上傳于網絡,將其直接扼殺在上傳初期,保證自媒體時代內容干凈。五、立足于教學場地探索自媒體時代新方向

高校思政教育主要目的是防止學生在時代的影響下產生過于偏激的情緒,避免身心健康問題和現實中遇到的困難會對學生造成傷害。自媒體呈現是大眾的、便捷的。筆者認為這正是幫助學生和教師溝通的媒介,利用自媒體媒介將學生在校迫于無奈無法說出口的困難,抒發在自媒體中。教師應嚴加監管,不然很可能適得其反,使學生誤入歧途。高校學生面臨就業和畢業,壓力較大,必須及時疏導,才能使學生積極、健康的面對高校生活,順利完成學業。經調查顯示,近幾年,我國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愈加嚴重,學生對社會存在很大程度的偏見。高校學生屢次發生跳樓、服藥等事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筆者認為可通過自媒體這一媒介組建思政平臺,利用微信、QQ、朋友圈等多種手段,鼓勵學生發表文章,組建專門的校園寫手,分別針對網上熱門事件和校園內部的重大事件撰寫文章和自我評價,學生想要發表的文章皆可通過學生會認可再行發表,發表文章后若是出現文章內容較為偏激,可請專業的輔導專家進行學生心理輔導,這樣既能保障學生不受孤立,又能及時了解學生動態。

結語:

綜上所述,自媒體時代是迎合時代發展衍生的產物,是網絡和信息技術涌動下的必然趨勢。自媒體不但被應用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還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高校學生受自媒體影響嚴重,沉迷于網絡、缺乏與外界的溝通、逃課、偏激行為等消極行為,相反,自媒體的衍生也給高校學生帶來積極影響,很大程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兩者都存在于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中,給思政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利弊權衡之下,筆者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能促進自媒體長久可持續發展,逐步減少和化解自媒體的弊端,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1]呂杰,徐靜.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02).

[2]孫涵.自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適應性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3(09).

[3]王靜.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J].學理論,2014(05).

[4]顧銀君.自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04).

[5]王大鵬.自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J].東方企業文化,2014(11).

[6]董亮,王甜,郭佳興.淺析自媒體語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臺[J].東南傳播,2014(11).

[7]王丹,劉明良.機遇與挑戰:自媒體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學理論,2013(30).

[9]張璐,王崎峰.自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媒介素養提升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高校輔導員,2015(01).

朱曉瑾女,漢族,講師,新疆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副主任科員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黨政輿論宣傳

本文系2015年新疆師范大學管理服務工作科研項目(XJNUGF201502)的階段性成果。

;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思政時代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應用探索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