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課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2015-03-02 01:27魏恩潤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心理素質心理健康心理

魏恩潤

(重慶市萬州區江南中學 重慶 404000)

淺談數學課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魏恩潤

(重慶市萬州區江南中學 重慶 404000)

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而心理素質在學生整體素質中則占有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心理素質健全發展。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存在著不同層次的心理障礙,需要去思考,幫助,解決。

數學課堂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一、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

孫子兵法曰:“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鬃又鲝埥逃耙虿氖┙獭?。這些論述都反映了一條基本的教育規律,那就是了解學生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教學才更具針對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經常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放棄自己原有的設計思路,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他們喜歡什么,愿意學什么,怎樣學習他們才能在最短的時間接受,從而讓他們嘗到收獲的喜悅,覺得教師和他們離得很近,更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營造安全的心理氛圍

眾所周知,學生與老師在一起的時間超過與父母相處時間的兩倍,在這超過兩倍的時間里更應該給予學生安全、愉快、和諧的感受,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能消除心理負擔,積極吸取知識、發展能力和形成人格。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營造這種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圍。

目前學生中許多心理問題及心理疾病,是由師生關系過于緊張和學習氣氛的過于沉重導致的。例如當聽到學生回答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時,有部分老師就會顯得不耐煩,生氣地對發言的學生說“坐下”,而此時此刻,那個學生也就只好無奈地紅著臉低下頭。當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嚴厲打擊,他就不敢再舉手發言,慢慢就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恐懼和障礙。所以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很重要的,只有在一個寬松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下,學生才想說、敢說、會說,教師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去觀察、思考、操作、探索、表達。

要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就需要教師熱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決不吝嗇自己贊美和鼓勵的語言,最大限度地縮小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教師成為學生可以親近的朋友。在教學實踐中,多種形式的表揚,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更可以讓課堂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當學生圓滿回答教師的提問時,教師應用懇切的語言伴之以贊許的目光:“很好”、“真棒”、“你真聰明”、“真會動腦筋”等予以表揚,使學生仍然處于興奮之中,更加積極地思考;當學生回答問題有困難時,教師則用“別急”、“不要緊張”、“慢慢說”、“再想一想”等溫柔體貼的話語鼓勵并伴之以信任的眼神;當學生的回答不符合問題時,教師也應盡可能地找出學生的優點(如聲音響亮、口齒清楚等)。短短一句話,就拉近了師生間心靈的距離,起到了紐帶的作用。在教學新課時,用鼓動性、激勵性、挑戰性的語言,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地思維、探索,活躍課堂氣氛,也能促進師生雙邊和諧的活動。

每個學生都有值得贊美的地方,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些閃光點,并積極地加以肯定和贊美,特別是班級的后進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鼓勵話語,它能成為他學習的新動力,使他在原有基礎上不斷進步,用自己的勤奮創造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促進健全的人格的發展。這一點哈佛大學校長就做得很好,一次他對畢業生講話時,就對“優、中、差”三類學生分別給予充分的肯定,他對優等生說:“你們是哈佛大學的驕傲,不久的將來,你們一定是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或者是總統的競選人”;他對中等生說:“你們是哈佛大學的驕傲,不久的將來,你們一定是各行各業的中堅和骨干”;他對差等生說:“你們是哈佛大學的驕傲,不久的將來,你們一定是各大財團的總經理,是哈佛大學的有力贊助者”。這一富有個性的評價確能激起學生的深思與探索,揚起學生成就的風帆。

三、挖掘健康教育的因素

教學活動過程同時也是心理活動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能動地發揮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挖掘學生心理潛能,預防和治療心理障礙及心理疾病的作用。教師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課堂教學目標,在備課時,認真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并把它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在數學教學中可進行有序、嚴密的邏輯思維訓練、創造思維的訓練、學習科學家們的創新精神、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堅強個性等。還可以結合教材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如我教一年級統計,在學生認識統計方法后,讓學生統計全班喜歡吃的水果,觀察統計的結果你會怎樣購買水果?讓學生學會合理使用錢,知道受歡迎的水果要多買一些,不受歡迎的要少買一些,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同時我還引導學生了解水果的營養價值,教育他們要注意飲食的均衡,使他們既能掌握“統計”知識又能掌握一些健康知識。此外,教師還可把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滲透到學習活動的形式上,如通過分組競賽,讓學生體驗合作的需要,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公平競爭等心理品質。

四、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

課堂是師生共同活動的場所,在這個環境里,教師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強化訓練,通過訓練促進他們心理健康地發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質疑問難的思維品質。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學生碰到了困難,沒辦法直接度量圓邊的長,到處圓溜溜的,怎么辦?在此時,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如在小組里不能解決,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問題,由全班同學共同探討。隨著學生的分析,種種方法都清晰地呈現在面前:可以用繩子繞圓一周,量出繩長;還可以直接把圓在尺子上滾一圈……這樣的交流討論,訓練了學生的頭腦,促進他們思維敏捷,善于思考,形成有意義的思想見解。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每個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使自己對學習變得更加自信,達到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這是現代發展性教育的重要目標,也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成功所產生的是一種自我滿足和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它與自尊自信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是學生自我潛能得以發揮的強大動力。對學生來說,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覺,也就是體驗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實現自己計劃時的那種滿意的心情。

實踐證明,數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滲透、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形成協調統一的教育整體,協助學生認識自己、肯定自己、接納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可以在生活、學習中逐步培養起學生的自信心和不怕困難、戰勝困難的頑強毅力,使學生的心理素質達到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猜你喜歡
心理素質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心理素質
論新聞記者的心理素質與寫作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