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詞作看蘇軾的精神世界

2015-03-02 01:27王文彥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密州蘇堤儋州

王文彥

(黑龍江綏化市第一中學語文組 黑龍江 綏化 152000)

從詞作看蘇軾的精神世界

王文彥

(黑龍江綏化市第一中學語文組 黑龍江 綏化 152000)

當我們漫步在春意盎然的杭州西湖“蘇堤”上,徜徉在“煙柳籠紗,波光樹影,鳥鳴鶯啼”的“蘇堤春曉”景觀中時,能否想到九百多年前的偉大文學家蘇軾?說到“蘇堤”,杭州西湖的無疑是做有名的?!皷|坡處處筑蘇堤”,蘇軾一生共筑三條長堤,還有兩處在今安徽阜陽(古潁州)和廣東惠陽(古惠州),都是在蘇軾遭遇貶官時修建的,他時時刻刻心系百姓,有著豐富的情感世界。本文我們從他寫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和《江城子·密州出獵》淺析蘇軾的精神世界。

這兩首詞寫于同一年(1075年),作者時任密州知州。前一首是他悼念結發之妻的作品,開創了以詞作“悼亡”的先河。該詞題目中明確寫出了做夢的日子,可見作者所記的夢給自己的印象是多么深刻!作者這首“悼亡”詞,全詞除了下闕五句記述夢境外,其余都是作者直抒自己情感的文字。起句“十年生死兩茫?!?,道盡了人生的無常,說盡了夫妻生死兩相隔的無奈與凄涼!歲月如梭,轉瞬已過十個春秋!這十年來,“不思量,自難忘”,不是沒有思念就是忘卻!少年夫妻間的深情重義全都銘刻在作者的心頭!東坡先生是何等的重情重義??!在生死離別的十年間,作者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頗受革新派的壓制,心境悲憤;被貶到密州后,又遇上不好的年景,忙于處理政務,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維持的地步。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對亡妻深埋在心底的感情,卻愈加濃烈,久而彌篤。緊接著,“不思量,自難忘”看似矛盾的情感,更加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感受!“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這是作者聯系現實,表達了自己當時所處的環境,在很大的程度上表現了現實的孤獨寂寞、凄涼無助卻無處訴說的情感,戳準了人們的淚點,感人至深。詞的下闋寫自己在夢中回到了時刻思念的故鄉,在那里,寫滿了他們年輕時的濃情,充滿著年少時的愛意?!靶≤幋?,正梳妝”,在哪熟悉的小屋,親切而又溫暖!愛妻的情態容貌,依稀是當年的模樣,正在梳妝打扮。作者用這樣一個溫馨而又難忘的場景,寫出了妻子在自己心中永恒的印象!就別重逢,沒有“爾儂我儂”,而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于無聲處見真情,這就是一代文豪的過人之處,妙絕千古!最后三句,作者又從夢境回到現實上來,“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贝饲榇司?,兩個人都在一個凄冷幽獨的“明月夜”,肝腸寸斷,可謂情景交融!全詞通過對亡妻的懷念,表現了作者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己小家的熱愛!

如果說上述“記夢”詞表達了作者熱愛小家,向往美好甜蜜的生活的話,那么,寫于同年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則表達了作者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開篇之句就出手不凡,為全詞的豪放性格定下了基調。一個“狂”字統領全篇,左手牽著獵犬,右手擎著蒼鷹,頭戴錦帽,身披貂裘,好一副威武出獵的模樣!“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將自己與三國時候的孫權相比,為報答傾城而出追隨自己的人民,親自射殺老虎來犒勞他們,體現了作者豪邁的氣概!本詞的上闕給人的感覺作者就是一位久經沙場的大將軍,統領著大宋王朝的百萬雄獅,在疆場上馳騁,為國殺敵,承擔著為國守疆的重任?!熬坪ㄐ啬懮虚_張”,酒酣后的蘇軾,胸膽開張,打獵的興致更濃,緊接著直抒胸意,哪管已經花白的兩鬢,表達了為國家做貢獻的豪情壯志!將自己比作漢文帝時期的馮唐,希望當朝能夠信任自己,委自己與重任,奔赴邊疆,為國殺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到那時,將雕弓拉的象滿月一樣,狠狠抗擊西夏和遼國對大宋王朝的侵略。本詞是東坡先生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描寫了在密州打獵的行動,抒發了作者興國安邦的志向,拓展了詞的情境,提高了詞的品格,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為宋詞的創作開創了前人未能開創的道路,開豪放派創作之先河!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廉頗未老、心系國家的豪邁心情!

將這兩首寫于同一時期的詞放在一起,我們不難看出蘇軾是一個對下能心系小家,對家人疼愛有加,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對上,能夠為當朝統治者分憂,安一方黎民的人。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但在詞的創作上造詣最高。蘇詞中也常常表現對人生的思考。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蘇軾雖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夢,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文章開頭提到的“蘇堤”,都是蘇軾在貶官期間帶領當地人民疏浚湖泊,清理淤塞而修建的長堤,為后人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流連忘返的景觀!

他一生進退自如,寵辱不驚。他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無往而不可。聯系到蘇軾出仕以后的經歷,就更能清晰看到他的精神世界。蘇軾為官一世,曾多次遭貶,最遠的一次是六十多歲時流放儋州,他竟能將儋州當做自己的第二故鄉,在那里修生養息?!拔冶举俣?,寄生西蜀州”,他在那里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跟隨蘇軾學習,使得儋州這個流放之地,蠻荒之所,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蘇軾在他的詞作中所表達出的人生境界,放在當前也有非?,F實的借鑒意義。有言道,一味地執著經不起挫折,“至剛則易折”,“至皎則易污”。然而蘇軾在他屢次遭貶,備受打擊之后,并沒有陷入悲觀的泥潭中,他的超脫不是與世無爭的歸隱,也不是放棄報國志向的出世消沉,而恰恰是建立在對國家、對江山、對社稷、對黎民更深沉更濃厚的愛!對小家不放棄,對國家有擔當,這樣的情愫到任何時候都不過時!是啊,我們中華民族在每個時代,都會有像蘇軾一樣的人,這些被稱為民族脊梁的人,才使得我們中華光輝燦爛的文化綿延不斷的發展!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時代。這個時代要求我們,要能經受起時代的考驗,做時代的“弄潮兒”,為國家的強盛,人民的富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歡
密州蘇堤儋州
密州在哪
蘇堤漫步(外一首)
蘇堤雜花
蘇軾密州詩文研究的新成果
——評《蘇軾密州詩文編年》
儋州雞產業發展的思考
蝶戀花·密州上元①
江城子·密州出獵
儋州宣言——2017年12月16日“蘇東坡與文化儋州”全國專題學術報告會通過
蘇軾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問
儋州新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