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故事大道理
——發揮成語故事的教育作用

2015-03-02 01:27王君惠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成語兒童語言

王君惠

(榆林市第八小學 陜西 榆林 719000)

小故事大道理
——發揮成語故事的教育作用

王君惠

(榆林市第八小學 陜西 榆林 719000)

成語是中華民族語言寶庫中的藝術珍品,是漢語經過千錘百煉形成的固定詞組。它產生于古代語言、歷史事件、古代的詩文和當時的口語,雖然形式簡潔,卻形象生動和富于表現力,常常寥寥數字便能說明一個寓意深刻的道理。雖然它沒有繪本的故事那樣美麗的畫面,沒有那樣曲折的情節,但是那其中的韻味是令人回味無窮的。

一、成語故事的教育價值

1.擴大視野、增長知識、豐富詞匯

一個好的成語故事,語言規范,簡潔明了,都是經過提煉、凈化后的語言,能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對兒童有著藝術感染力量。學生在聽故事中學到大量的新詞和優美的語句,積累豐富的語言“養料”發展他們連貫性語言。使兒童能規范地、系統地學習語言,豐富詞匯,發展語言表達能力。讓故事成為孩子的“語言教師”。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學生不斷地學習著故事中的規范語言,學習把話說清楚并富有表現力,這對他們清楚、準確的發音,連貫性的獨白語言的發展是十分有意義的。

2.繼承祖國文化,汲取祖國文化深厚的營養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讓年輕的一代繼承祖國優秀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成語故事是祖國文化的精華,傳遞著整個民族的精神和信念。語文教學是祖國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要通過語文的學習讓學生學習和熱愛祖國文化,進而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從這個角度說,語文教學中滲透成語故事,能夠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培養正確的道德情感和價值觀

成語故事蘊涵豐富的“情商”教育材料,能夠對孩子進行“情意教育”,有助于形成孩子正確的道德情感和價值觀。大部分成語故事通過典型的形象,曲折的情節,生動、優美的語言,吸引著孩子,使他們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漸漸形成真善美、假丑惡的道德判斷標準。尤其是一些勵志故事,能夠激發孩子磨礪意志,樹立遠大理想,確立人生目標。一個獨立能力強的孩子,在他未來生活道路上,往往敢于拼搏、有創見、意志堅強,能主宰自己的命運;相反,一個缺乏獨立能力、缺少毅力的孩子,則常常表現出意志脆弱,依賴性強,缺乏主見。一般來講,孩子的自制力較弱,意志相對脆弱一些,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往往容易退縮不前。因此,需要我們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培養孩子獨立、堅強的意志品質。但是空洞的說教不能打動孩子,孩子需要的不是蒼白無力的語言說教,而是那些富有形象、鮮明感人的具體東西。成語故事能提供生動、深刻、豐富的教育材料,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4.通過講成語故事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故事是人類的存在方式,通過講述和分享彼此的故事,不僅可以使我們彼此聯結在一起,而且使我們尊重內在于我們的多樣性和公共性。Jerome Bruner(1996)說:“講故事是人們理解自我生活和經歷的一種方式,我們一直在故事中游弋?!敝v故事是最古老的教育形式,它是保存、分享和紀念我們所有成員的智慧的一種方式。我們生存的意義亦嵌入故事之中,因為已講過的和正在被講的故事形塑了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5.教學中運用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故事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內容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在一個邏輯和理性占據主導地位的教育圖景中,教學更多地淪為一種被專家管理的技術過程,而不是在社會的指導和支持下每個人所應承擔的充滿故事的旅程和富有挑戰性的尋求。在教學領域,故事的被驅逐只能迫使兒童保持緘默,因為他們的故事在遭到拒絕的同時,他們的學習熱情也隨之受到抑制。故事能夠保持兒童對世界的驚奇與興趣,因為故事不會自動把兒童引向現代科學的自然秩序,兒童在一定的年齡也沒必要去理解有關自然現象的眾多因果關系,因此正如范梅南所言:“對某個獨特兒童的恰當的回答是一個屬于他的故事。一個好的故事提供了一個使兒童對問題感興趣的回答。一個機智的教育者能夠使兒童保持對問題的鮮活的興趣?!鄙鷦?、有趣,比空洞的說教更有效,故事教學的一個重要功用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一個好的故事將是學生和老師共同學習的興奮點。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妙用故事,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妙用故事巧導入;巧用故事引背景;采用故事解含義;妥用故事揭題旨;借用故事悟情感;活用故事激思維;引用故事怡品性等。

二、成語故事的運用

1.讀(講)故事

首先讓學生每天回家讀一個成語故事,然后講給爸爸媽媽聽。每天上課前五分鐘一個學生講他讀的成語故事,其他同學做簡單的評論和補充。這樣每個同學都有表達的機會,每個同學都能學習更多的知識,同時,通過這樣固定性的活動形成學生自覺讀書、認真思考的好習慣。每天上課前,同學自覺站到講臺前,大家也都期待著一個故事,講完之后,有的同學進行補充,有的同學進行評論,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調整學習狀態,激發求知欲,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2.故事表演

模仿和表演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個體個性成長、社會性培養。教學中開展一些表演故事的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故事所蘊涵的深刻內涵。一方面,學生以自己的理解去表演,鍛煉了學生的再現文本和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表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成語故事傳遞的文化內涵。

3.編(改)故事

在讀了一些故事后,讓學生嘗試自己改編故事,如進行“擴寫”、“補寫”、“讀后感”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揮想象力,從而激發創新思維,鍛煉學生寫作能力。

此外,平時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游戲鞏固成語知識。比如“成語接龍”、“成語聚寶盆”、“成語造句”等。采取“故事明星”以及成語知識競賽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借助成語故事進行教學,在增加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種文化氛圍,讓孩子從小在凝聚祖國文化精華的故事中成長,必然造就有文化素養、精神品位和思想內涵的新一代。

綜上所述,在生活中學習成語,不僅能豐富幼兒的詞匯量,大大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而且能從生動凝練、形象鮮明的成語中感受到我國漢語言文化蘊藏著的知識,懂得很多道理,了解生活的真諦,更能促進幼兒思維、情感、能力、交往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猜你喜歡
成語兒童語言
語言是刀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拼成語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我有我語言
猜成語
有趣的語言
“六·一”——我們過年啦!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