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堂分層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2015-03-02 01:27姚靈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分層基礎計算機

姚靈

(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 遼寧 沈陽 110122)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堂分層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姚靈

(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 遼寧 沈陽 110122)

分層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更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個體差異。本文針對當前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分析并探討了計算機基礎課堂分層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

一、引言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大學通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實踐性強、涉及學生人數多、專業面廣的特點。針對目前高職生源普遍計算機基礎非零、但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依據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在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有效實施課堂分層教學,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教育需求。

“分層教學”是針對平行班統一教學提出的一種教育策略,它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使所有學生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良好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中計算機基礎課因教學設施、師資不足等原因,“分班式”的顯性分層教學難以實施,因而采取隱性的課堂教學分層具有更高的可實施性。

二、高職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實踐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是從教學對象分層、教學目標分層、課堂教學分層等幾個方面開展的“立體化”教學模式,以此解決計算機基礎教學所面臨的生源差異大、主動學習性差等問題。

1.教學對象分層

教學對象分層是開展分層教學的基礎,要求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夠準確定位層次。在實踐中,我們通過學期初問卷調查、打字速度測試、計算機基礎入學水平摸底測試、前2周的課堂表現等進行綜合評定,初步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面。A層是學生計算機操作基礎好,學習興趣濃厚;B層是學生學習能力一般,對計算機知識有初步了解;C層是學生學習有一定困難,對計算機不感興趣或是零基礎。同時,教學對象分層還要兼顧學生狀況的多維性和動態性,需要隨時關注學生,正確評估學生的位置,在“運動”中分層。

2.教學目標分層

分層教學的目的是因材施教、分層提高。因而在學生分層后,教學目標也要相應的分成三個不同層次:(1)要求C層次學生能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在教師指導下完成課堂教學任務;(2)要求B層次學生能熟練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常用操作技能,獨立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具有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3)要求A層次學生能進一步拓展思維,在學習上有所創新,能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與拓展訓練任務。

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設置切合實際的分層任務,任務難度由低到高,既要考慮全體達到,也要考慮優生的拓展訓練,進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流程。

3.課堂教學分層

在高職院校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普遍采用機房理實一體化授課方式。在機房授課環境下,可以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電子教室及網絡開放性資源,大力開展“案例式”、“討論式”、“項目式”、“任務驅動式”教學。

在實踐中,我們根據學生特點及分層任務要求,對能力、水平有差異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法。(1)對A層基礎好、學習自主性強的學生,采取教師講授、討論式教學,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舉一反三拓展思維,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2)對B層表現中等的學生,采取案例式、項目式、任務驅動式教學,要求他們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3)對基礎薄弱、學習自主性差的學生,則在課堂上嚴格要求、加強督促和檢查,根據學生實際水平把握任務難度,注重基礎知識的講授。

例如,在“word圖文混排”教學單元中,A層學生可以在作品欣賞、教師知識點分析講解后直接進行自由板報制作,不提供圖文素材,由學生自行收集,參照教材獨立完成,提交作品應包含本單元知識點并體現一定創意和拓展性,分組討論總結圖文混排操作技巧。B層學生可以由教師提供指定圖文素材,在教師演示講解后,通過閱讀教材步驟提示,獨立完成板報制作,提交作品應與樣品一致,并能熟練掌握圖文混排相關操作技巧。C層學生可在教師直接指導下啟發式學習,以講練結合方式,學習圖文混排各類格式的實際操作方法,完成板報制作任務。

總之,課堂教學分層要從學習興趣入手,尊重個體差異,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選取趣味性、實用性強、由淺入深的分層案例,并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具備更多的耐心和愛心,鼓勵學生,挖掘學生的優點,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信心。

三、分層教學反思

分層教學的多層次、動態特性,備課工作量大以及師資力量、教學硬件不足等情況決定了其實施的難度,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準確、動態的劃分學生認知層次。

因材施教是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準確、動態的劃分學生認知層次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和基礎?!队嬎銠C應用基礎》是一門操作實踐性強的課程,根據學生的入學計算機水平可以初步分層,在教學過程中隨時關注學生,分析和研究學生的認知結構、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進行動態的二次分層,這種動態分層應一直在課堂教學中持續進行。

2.教學目標設定符合學生認知發展。

制定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教學目標,能夠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獲得學習上的成功,從而增強自信,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對認知層次低的學生布置過于簡單的學習任務,忽視了對學生認知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因而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應適當超出學生的認知層次,使學生懂得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有收獲。

3.喚起學生主體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學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只有學生“學”,教師的“教”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學生的“學”往往是被動的,只依靠老師講解,不主動思考,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中必須喚起學生的主動參與??梢砸氍F實性題材、真實的職場案例,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和探索,營造師生融洽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創新精神。

四、結束語

多年的計算機基礎教改實踐證明,堅持“因材施教”的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是提升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高職計算機基礎課堂分層教學縮小了平行班內學生兩極分化的差距,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切合高職院校發展實際、符合教育教學發展規律的課堂教學實踐改革。

[1]王春紅.計算機基礎課程分級教學改革與實踐[J].職教論壇.2009(14)

[2]王鵬英.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分類教學研究[J].計算機教育. 2012(05)

猜你喜歡
分層基礎計算機
“不等式”基礎鞏固
“整式”基礎鞏固
計算機操作系統
有趣的分層現象
基于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的機器翻譯技術應用與簡介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初探
雨林的分層
“防”“治”并舉 筑牢基礎
信息系統審計中計算機審計的應用
有趣的分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