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吸毒者的心理特征及管理治療對策

2015-03-02 01:27楊蓮清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5年28期
關鍵詞:吸毒者代幣戒毒

楊蓮清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珠海 519000)

青少年吸毒者的心理特征及管理治療對策

楊蓮清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珠海 519000)

本文針對當前我國青少年吸毒現象不斷蔓延發展,從青少年吸毒行為的心理角度分析其吸毒根源,并提出了一些對吸毒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對策。并通過專業的心理治療技術,幫助其戒除心癮,使他們回歸家庭、回歸學校、回歸社會。

青少年吸毒者心理特征管理治療

吸毒可危及國家興亡、民族興衰。據調查,目前世界上至少有5000萬以上人吸毒,全球毒品年交易額達10000億美元。據有關部門統計,2014年4月的統計,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多達295.5萬人,實際吸毒者超過1400萬人。即每百人中就有一人吸毒。在我國,吸毒現象正在青少年中不斷蔓延發展其中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中,35歲以下的青少年占75%,男女比例約為6:4,出現低齡化、精英化的傾向。

青少年因吸毒而引起犯罪的占90%,給社會造成嚴重的打擊危害。60-80%的“兩搶一盜”為涉毒者所為,80%的吸毒女從事賣淫活動。19.3%的艾滋病感染者是注射吸毒所致。青少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接班人,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說:“在一定意義上說,禁毒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禁毒教育形勢嚴峻的新形勢下,本文就針對當前我國青少年吸毒現象不斷蔓延發展,從青少年吸毒行為的心理角度分析其吸毒根源,并提出了一些對吸毒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對策。

一、青少年吸毒者的心理特征

在毒品勢力的日益猖獗的今天,現代社會里每個人都可能有與毒品接觸的機會,如稍不留神就有被卷入的可能。而青少年又處在一個心理狀態較為脆弱、動蕩、多變的時期,對毒品的免疫力尤為低下,極易受其侵蝕。那么究竟是什么心態促使許多青少年投入毒品惡魔的懷抱從此無力掙扎呢?本文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青少年的吸毒心理。

1.享樂心理

青少年吸毒者在吸毒之前,由于社會生活中消極因素的影響,形成了享樂觀念。他們想的是“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金錢萬能,享樂至上”、“青春不美,死了后悔”之類,迷戀“高消費”,崇尚“枕頭加拳頭”(性加暴力)的生活方式。他們心理上喜歡追求新事物,尋求新刺激,很多青少年吸毒者都經歷了一個享樂升級的歷程,即:物質享受一性濫交一吸毒。他們認為。吸食海洛英是人世間至高無上的享受。吸毒成癮后,這種享樂心理變本加厲,發展到了極點。他們表現得極為自私。為了自己吸毒,并不斷體驗毒品的作用,他們完全不顧別人的死活,甚至喪失人性。由于極端自私,她們對親人、家庭、社會、社會完全失去責任感。整日想著毒品,注意力不集中。人際關系差,好多人因此被家庭、社會拋棄。

2.報復心理

吸毒青少年大多是在對毒品缺乏了解的情況下,經別人引誘染上毒品的,她們吸毒成癮后,毒品引起的欣快感過后,接著出現的就是情緒低下、空虛、不安、焦慮、類精神分裂傾向;且由于擔心得不到毒品而使他們陷入驚慌與煩惱。更由于吸毒造成的家庭悲劇,個人不幸,使吸毒者感到:毒品把他們送入了真正的地獄,在這種心理基礎上,形成了吸毒者的報復心理。他們邊吸邊販,引誘教唆他人吸毒。蘭州市有一名吸毒者在一個月內就教唆引誘了5個人染上了毒癮。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期常有的一種心理狀態,但在吸毒者中,這種心理表現得更為突出。具體表現為冷漠、說謊、對教育虛心接受,堅決不改。有人對省第一勞改所新入所的40名吸毒者做了問卷調查,讓他們回答出去后是否復吸的問題,結果是:要吸38人,占95%;不吸2人,占5%。

4.自卑心理

與同齡人相比,吸毒青少年大多數在小學或中學時即失學,很多人甚至是文盲,由于缺乏教育,處于我們民族中素質最低的人群中,加之由此造成的就業不順,戀愛受挫等問題的疊加,在他們心理上產生了深深的自卑,染上毒癮后他們覺得別人更看不起自己,于是采取逃避的態度,與過去的正派朋友、親人疏遠直至斷絕來往。由于人的群體歸屬意識,他們就容易投入到吸毒的圈子里越陷越深。這時,表現出的自卑、自暴自棄、戒心重,對別人的友愛、幫助和勸導持懷疑態度,但他們卻容易接近并信任跟自己境遇相當的人。

5.受虐心理

吸毒者在斷用毒品后,其軀體與心理上產生的巨大痛苦,比任何病痛都更難以忍受。這時,他們發狂似地吼叫、撞墻、打滾、自殘、表現出類精神分裂傾向。他們被精神和肉體上感到的即將崩潰的、時時面臨著滅頂之災的痛苦折磨。于是,便企圖以摧殘肉體的方式,如刀割、錐刺、跳樓、棍棒擊打等來轉移自己對痛苦的體驗。有人對正處于戒斷初期的50名吸毒人員的一項調查顯示,當毒癮發作時,他們中希望受到肉體懲罰如銬起來、刀割、錐刺的有20人,占40%;希望關懷照顧的20人,占40%;希望別打攪的10人,占20%。

6.自毀心理

有些吸毒者只承認吸毒對個人的危害,不承認吸毒對社會的危害。他們認為:“吸毒是個人自由?!奔词菇K有一日因吸毒致死也心甘情愿。而大多數吸毒者在毒深癮重后,由于她們給親人和家庭造成的不幸,以及自身的一落千丈的際遇,使她們的受到良心的譴責;加上毒癮折磨的痛苦,她們更沒有勇氣正視現實,沒有勇氣承擔責任,便以慢性自殺的方式求得解脫。自毀心理使吸毒者產生一種超脫感,使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表現出少有的冷漠。她們的心就像卵石一般堅硬,泛泛式的說教就像用毛發在它的上面雕刻,留不下一絲痕跡。

二、青少年吸毒者的管理教育對策

針對青少年吸毒這的上述心理特征,就應采取相應管理教育的對策,以下提幾點意見以供交流。

1.人格重塑是關鍵

青少年吸毒者文化素質低,有人格缺陷。對他們進行學?;奈幕?、道德、人生觀等人格缺陷補課教育,顯得十分必要。在能力增長與道德進步的基礎上,對青少年吸毒者只有通過提高談話教育的藝術性,才能克服其由于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和自毀心理形成的心理障礙,在談話的藝術性上,“因人施教,對癥下藥”是至關重要的。以此達到幫助其認識自我價值,建立責任感、成就感,克服自卑心理,消除逆反心理,實現人格重塑。

2.嚴格管理是前提

針對吸毒者的受虐心理及自毀心理,加強管理措施,一方面可以減少或杜絕自傷、自殘、互殘等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還能提高戒毒的效率,有人對住院戒毒與西藥配合煙盒管理的戒毒效果做了觀察對比,即對20名毒癮相當的吸毒者,進行隨機分組戒毒,兩組各10人,都用五功戒毒丸和內補戒毒丸,結果達到生理康復的期限,住院一組平均為10天,而吸藥配合嚴格管理的一組平均為6天,這充分說明緊張的生活節奏,適當的體力勞動以及嚴格的訓練,一方面轉移注意力,減輕“想癮”程度,鼓舞正氣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體力的消耗刺激了食欲,飲食的增加達到了恢復體質,縮短療程的作用。

3.同情愛護是責任

由于吸毒者的變態人格,妨礙他們進入依從管理的程序,加上社會對吸毒者的成見,就容易使管理人員產生負性情緒(即對吸毒者產生排斥、厭惡),造成戒毒失敗。青少年吸毒者大多都有較坎坷的經歷,社會對他們的墮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正是他們自身的素質,加上社會上消極因素的影響,才使他們成為毒品的受害者,只有對他們給與同情和愛護,像醫生對待病人一樣,才能拯救他們,試想,任何人一旦染上毒品,其結果都是相似的。

4.幫教手法需多元

戒毒中,吸毒者往往對管理人員有較重的抵觸情緒。這時,單一形式的教育往往收效不大,根據他們心理上容易接納與自己有相同際遇的人的特點,可以開展吸毒者之間的幫帶,可由戒毒成功,并有一定能力和經驗的吸毒者擔當這一工作。還需開展家庭成員、社會團體等多層次、多元化的幫教活動。

三、青少年戒毒的心理療法

吸毒人員的戒毒鞏固率很低、復吸率非常高(一般在95%左右)。很多吸毒成癮的人常常形成“吸毒—戒毒—復吸—再戒毒—再復吸”的惡性循環;有的甚至是“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終身想毒”。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毒癮易戒,心癮難戒”。俗話說:“心病要用心藥醫”,為了徹底消除吸毒人員對毒品的心理依賴,除了藥物戒毒外,還必須輔之以心理矯治。

1.厭惡療法

厭惡療法是以電擊作為厭惡性刺激來治療吸毒人員的心癮,具體操作如下:將遙控電擊治療儀置于戒毒者頭部,再給戒毒者制造一定的環境。例如,掛出毒品模型、圖片,或者吸毒器材等,當戒毒者注視或伸手取拿毒品模型或吸毒器材時,立即給其一次電擊。經幾次電擊后,戒毒者看到毒品模型或者吸毒器材想去取拿時,心里就十分恐懼,感到厭惡,如此反復強化,達到戒毒目的。此外,對于生理上已脫癮的戒毒人員,還可采用上課、電教等形式,播放、講解因吸毒而導致自殺、愛滋病、中毒性死亡的病例,以及因吸毒導致的家庭悲劇、毒癮發作的種種痛苦和令人作嘔的形態,使戒毒人員在想象中將毒品與不良刺激聯系起來,從心理上產生對毒品的厭惡反應,沖淡直至消除其留在記憶中的毒品快感。

2.代幣制療法

代幣制療法是通過某種獎勵系統,在戒毒人員做出預期的良好行為表現時,馬上就能獲得獎勵,反復強化,從而使戒毒人員所表現的良好行為得以形成和鞏固,同時使其不良行為得以消退。這種矯治方法對于吸毒初期的戒毒人員效果較好,而且適合戒毒所進行集體戒毒的心理治療。使用代幣制療法要制定一套限制規則,在此基礎上對個體的行為給予矯治。代幣方案一般應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所要矯治的目標行為。(2)制定行為評分標準和等級。告知戒毒人員,哪些行為可得分或得到代幣獎勵,哪些行為將被扣分或扣除代幣,并定出具體數目。吸毒人員表現良好行為越多、不良行為越少,他們得到的代幣就越多,或得分越高。同時確定獎勵時間及方式。(3)確定代幣的使用途徑。與戒毒人員協商定出獎勵內容,即憑代幣可參加哪些活動,獲得哪些特別優待,或用代幣可換取哪些物品。這一點很重要。獎勵的項目應該是戒毒人員感興趣的,否則,不能引起動機的獎勵則會失去強化作用。(4)基礎行為評定。在實行代幣制療法之前,記錄每個戒毒人員的行為情況,即醫務人員在日常治療情況下,觀察記錄戒毒人員的活動,包括對正常和異常行為的觀察記錄。(5)矯治行為評定。指定或選出代幣管理的實施者,在矯治期間,用所定標準,每日對戒毒人員的行為進行評定,打分或發放代幣。在打分時要告知戒毒人員為什么給他打這個分數,以及如何改進可得到滿分,不允許戒毒人員在評定分數或發放代幣時討價還價。(6)按時按約給予獎勵,要讓戒毒人員確信代幣是可以兌現的;代幣失去信譽則前功盡棄。代幣制不僅可用于個體戒毒治療,而且也可在集體戒毒行為矯治中實施。例如,可以通過代幣制激發戒毒人員參與集體活動的熱情,培養他們正當的興趣、愛好,使他們松弛情緒、煥發精神、解除苦悶,并在良好的人際關系中培養和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重塑健康人格。

3.生物反饋治療法

生物反饋治療法是訓練戒毒者通過對儀器反饋的信息的認知,逐步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活動,以達到調整機體功能,防病治病的目的。由于生物反饋建立了器官活動與大腦皮層之間的反饋聯系,向人們提供對內臟器官進行隨意調節的可能,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來改善或增強心理、生理活動功能,同時,設法破壞吸毒者對毒品的條件反射。生物反饋治療是人們進行“自我認識”和協助實現“自我改造”的工具。它的信息反饋讓人們了解自身心理、生理機能狀態,從而客觀地認識自我,調整自我,達到重塑自我的目的。

4.催眠治療法

催眠治療法是采用暗示使戒毒人員進入催眠狀態。選用最適當的指導語,以指導戒毒者去發現并挖掘自身的潛力,調動其機體的一切功能,鼓勵和疏導其消除對毒品的心理依賴、增強戒除心癮的信心。一旦戒毒人員進入催眠狀態(昏昏欲睡,似睡非睡的狀態)后,醫務人員就應根據戒毒人員的具體情況,按照擬定的治療計劃進行語言暗示。例如,向戒毒者講清毒品的危害,反復暗示他們毒品不好、毒品萬惡,使其在潛意識中厭惡毒品,以減弱和消除戒毒人員對毒品的心理依賴;同時,還可施以正反對比教育,使戒毒人員在潛意識里將自己吸毒前健康、快樂、幸福的生活和吸毒后的悲慘境遇進行對比,有利于他們重新認識人生、重塑人格。以上幾種矯治方法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

心理矯治不僅限于戒除心癮,更重要的是恢復健康的心理狀態,重塑人格。因此,在對戒毒人員進行心理矯治過程中,還要注意矯治其心理障礙和人格缺陷。例如,培養他們的意志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克服自卑心理,使其樹立起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氣等。只有當戒毒人員的心理恢復健康了,他們才能順利回歸家庭、回歸學校,回歸社會。

[1]朱友文,李勁松.珠海在全國率先建立吸毒人員戒毒康復中心,開創性解決禁毒一大難題[N].珠海特區報,2015年9月1日(02)

[2]梅傳強.論吸毒的心理演變及其矯治對策[N].重慶大學學報,2002年第9卷第4期(重慶大學學報):69-70.

[3]范大裕.論吸毒心理及控制對策[N].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總第65期)(哲學社會科學版):69-70.

[4]張紅.淺談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原因及防治措施[N]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總第69期)(哲學社會科學版):97-99.

[5]周玲,張連舉.青少年吸毒的心理誘因及其行為矯正[N]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總45期:36-37(轉32).

[6]董曉薇.青少年吸毒的主體原因及預防對策[J]政法學刊.1999年第3期:46-49.

[7]李云昭.青少年吸毒問題研究[N]云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第1期:49-52.

[9]楊玲,李雄鷹,趙國軍.青少年吸毒心理分析及吸毒行為防治研究[N].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12月第22卷第6期:11-13.

[9]謝仁謙.青少年吸毒心理與行為及管理和教育對策[J]蘭州學刊.1994年6月總第79期:36-37(轉32).

[10]吳效馬.人格重塑[N]貴州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總第99期)(社會科學版):44-46(轉43).

[11]蒙紅成.試論青少年吸毒、偷、賭現象之原因及對策[J]廣西教育學院學,增刊:152-156.

珠海市教育科研課題《學校-家庭-社區合作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研究》2014KTG04成果

猜你喜歡
吸毒者代幣戒毒
戒毒人員外出探視管理及戒毒人員意見調查分析
首次代幣發行監管的行為經濟學路徑
拒絕“毒”侵要打持久戰
吸毒者
央行等七部門叫停各類代幣發行融資
央行等七部門叫停各類代幣發行融資
央行等七部門叫停各類代幣發行融資
淺談戒毒康復愛心基金在戒毒康復工作中的應用
不拋棄,不放棄
從“白粉妹”到“戒毒明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