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式教學在農村初中語文閱讀中的應用

2015-03-02 09:09鄭永花江蘇省常熟市外國語初級中學江蘇常熟215500
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文探究

鄭永花(江蘇省常熟市外國語初級中學,江蘇 常熟 215500)

探究式教學在農村初中語文閱讀中的應用

鄭永花
(江蘇省常熟市外國語初級中學,江蘇 常熟215500)

農村初中因地理位置、方言環境、師資力量等多種因素影響,語文閱讀教學一直是農村初中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筆者于2014~2015學年在江蘇省常熟市福山鎮福山中學支教交流期間,逐漸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于語文閱讀課堂實踐,并鼓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經過一年的共同努力,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一、自主預習,以疑促思

目前,農村初中語文閱讀中,常規教育模式就是教師圍繞教材,用講授的方式來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沒有預習的意識,不懂得預習的方法。這種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上就會較為被動,自我的理解、消化和體驗也就較少,閱讀效率低下。要想提高閱讀效率,課前教師目標引導、學生自主預習是較好的策略,預習內容包括了解文本的基礎知識、作者簡介、寫作背景等方面,這樣才能為課文的內涵理解打下基礎。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表面是回憶童年生活,實際上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字里行間透露著復雜的心境。本文寫于1926年,當時既有國共兩黨的通力合作和明爭暗斗,又有國民大革命的轟轟烈烈和舉步維艱,同時也有封建軍閥、帝國主義等勢力穿插其中。魯迅作為在這一社會背景中成長起來的新文化運動的勇敢戰士,當然始終沖在革命的最前線,拿起手中的筆與反動勢力進行斗爭,導致其被各種惡勢力視為眼中釘肉中刺。1926年9月魯迅到廈門大學任教,這個高等學府各種派系斗爭不斷,尤其是遭到以校長林文慶為首的頑固守舊分子的強烈排擠,于是產生了渴望戰斗而不可得的孤寂與苦悶,只好拾起童年的“帶露之花——朝花”來慰籍自己此時“離奇和蕪雜”的心緒。學生必須了解了這些東西,才能真正體會到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展現的亦真亦夢的童年,以及他所嘗試表達的自己的生活經歷、體驗和心情。

朱熹曾說:“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此方是長進?!痹趯W生投入自主預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疑問,“疑”是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和奮發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生疑、思考、解疑、再生疑、再思考、再解疑,如此,學生的思維就會在“疑”與“思”中相互摩擦,最終閃耀出智慧的火花,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小石潭記》,這并不是一篇很難理解的文言文,也比較簡短。我先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根據課文注釋了解文章大意,有疑問及時提出并思考。有一個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發現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蒙絡搖綴”的“綴”如果解釋為“下垂”,則更符合文意。這時我要求其他學生也發表一下對這個字的看法,然后大家查閱《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綴”的解釋為“纏合,連接”,并未提到有“下垂”之意。雖然證實這位同學的思考有一定偏差,但我稱贊了這位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敢于質疑的精神,從而有效激發了同學們提出疑問的積極性。而且,我相信,對于這個詞的掌握大家肯定是牢記于心。

二、熟讀感悟,切己體查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懂,可真正運用到語文閱讀中的人少之又少。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學家夏沔尊曾說過:“讀得熟了,才能發現本篇和前后的照應,才能和別篇作種種比較?!敝祆湟舱f過“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毕荣t的這些話語時刻提醒我們熟讀的作用。有些文章或段落中的詞句和內容,初讀也許不能理解,讀幾遍就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涵,初讀感知模糊,反復精讀,逐漸就可以領悟到它的精妙之處,再之后會逐漸出現感悟、品出滋味,這是連續的過程。這個過程之后,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細細體驗品味,從而促進思想、精神、情感的發展和文學素養的提高,這就是“切己體察”。只有做到以上兩點,讀書才能既知其意又品其味。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有父親通過車站月臺買橘子時的系列動作的經典描寫:探、攀、向上縮、向左微傾、慢慢爬下,對于這個情境的學習,首先要熟讀,才能找到這些關鍵的動作,然后用心感悟父親的背影。但是如不結合生活中火車站的景象,那么學生對文中背影的感悟也只能是模糊的。這個時候,我們結合生活的實際,再聯系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和關愛,學生對背影的感覺就是清晰的,自然能夠從文中一系列動作描寫中感受到濃濃的父愛。

三、平等交流,合作探究

課堂上的平等、合作是探究式教學原則的具體體現,是強化學生主體地位、啟發強化學生認知的重要方法。平等交流、合作探究能激發思維、活躍氣氛,更重要的是能提升自信、表現自我。但是在課堂實踐中,這種學習方式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弊端:討論無中心,容易跑題;青少年的心理特點,使得討論很難達成共識;討論中只有少數積極分子參與討論發言,其余同學不肯開口;教師不能對討論結果給以及時、恰當的分析點評等等。為了避免以上問題,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課堂討論:第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到平等和諧;第二,精心選擇討論主題,靈活選擇討論形式;第三,恰當把握、合理調控討論的過程;第四,給予中肯、鼓勵的評論總結,充分調動學生討論的積極性。通過這些努力,才能讓學生在平等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探究。

例如,學習《故鄉》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這樣設疑:1.故鄉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2.楊二嫂和閏土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3.這些變化說明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設置,很有啟發性和挑戰性,對課文閱讀教學起主線作用、起支撐作用,這既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引發了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帶著疑問、帶著觀點,與同學、老師進行大膽的交流、探究,從而形成自己最終的觀點。

四、拓展延伸,融入生活

目前很多農村教學將語文學習局限在狹窄的空間,缺乏廣闊的視野,這無異于折斷了學生展翅高飛的翅膀。而探究式教學,可以將學習的觸角延伸到廣闊的社會和大自然,拓寬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的視野,讓學生獲得豐富多彩的知識,塑造更加完善的人格。在學習過程中,把已有的生活經驗貼合到語文閱讀中來,不斷通過與兩者的對比,使學生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從而更加順利的完成對新信息的建構。例如,《阿長和山海經》一文中,有關阿長買書內容的教學,我讓同學拓寬思路,打開視野,其中一位同學巧妙運用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情景來模仿阿長進書店,博得了同學的喝彩,也打開了其他同學的思維。然后我要求同學聯系自己或父母買書的感受,再讓學生試著體會并描述不識字的阿長買書的微妙心理變化。最后,我建議每位同學給長媽媽寫一段心理話,喚起他們的感恩之心。

語文和生活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語文如果脫離了生活,那么就會變成乏味的空談。語文起源于生活,展現于生活,最終也應當回歸于生活、融入于生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閱讀內容,例如,推薦一些報紙,這些報紙需具有較高的開放性、客觀性、分析性與權威性;還可以推薦閱讀一些書刊讀物,閱讀評論可以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辨別能力與鑒賞能力,擴展學生的眼界;也可推薦一些美文,對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在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握好探究式教學的精髓,自主預習,以疑促思,熟讀感悟,切己體查,平等交流,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融入生活,實現以上幾點,農村初中語文閱讀將實現質的飛躍。

鄭永花(1977-),女,吉林吉林人,江蘇省常熟市外國語初級中學教師,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課文探究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背課文的小偷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