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干達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管理對策

2015-03-05 06:55李元紅鄧建偉孟彤彤
中國水利 2015年13期
關鍵詞:烏干達供水用水

李元紅,李 晶,鄧建偉,李 斌,孟彤彤

(甘肅省水利科學研究院,730000,蘭州)

聯合國報告曾指出,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47%的人口居住在用水高度緊張的地區。因此,如何合理開發和保護水資源是人類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就烏干達而言,其水資源豐富,年均降雨量達1 200 mm,尼羅河年來水量超過250億m3,并且擁有維多利亞湖、艾伯特湖、愛德華湖和基奧加湖等湖泊,但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干旱等極端天氣加劇,加上人口急劇膨脹,引發了更為嚴重的淡水缺乏、農業減產和糧食危機,產生了維多利亞湖水位下降,水利、電力生產受到影響以及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饑荒等問題。水資源安全是困擾非洲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與大部分非洲國家一樣,烏干達缺乏應對前述水資源危機的能力。

通過對烏干達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現狀的系統梳理和分析,并借鑒我國水資源管理的經驗,探索實現烏干達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管理經驗,進而為烏方水資源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提供技術支撐,對烏干達未來10~20年內的供水、灌溉以及水資源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和參考價值。

一、烏干達水資源概況

根據《烏干達國家水資源評價報告》(2012年),烏干達全國分為維多利亞湖流域、基奧加湖流域、基奧加尼羅河流域、喬治湖和愛德華湖流域、艾伯特湖流域、Aswa流域、艾伯特尼羅河流域、Kidepo流域等8個子流域,其多年平均徑流量達155.9億m3。

1.降雨和蒸發

流域和沼澤地是影響降雨的主要因素,同時埃爾貢山、魯文佐里山山脊和西部大裂谷等引起的重大地形演變也對降雨有影響。根據1953—1978年烏干達降雨量系列的資料分析可知,該國多年平均降雨量1 200 mm,且多年平均降雨量從東北地區的600 mm增加到西南部地區局部超過2 000 mm。烏干達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 500 mm(1960—1990年系列),南方地區年平均參考作物蒸發量約為900 mm。其中,卡拉莫賈東北部地區蒸發量較大,超過1 900 mm。

2.地表水資源

烏干達境內維多利亞湖流域面積較小且地形平坦,其有效徑流偏低,僅為16.8億m3;愛德華湖流域徑流量最高,達44.7億m3;其次為艾伯特湖流域,達28.9億m3。

烏干達國內徑流總量155.90億m3,境內自產水資源量135.80億m3,入境水資源總量297.50億m3,地表水資源總量433.30億 m3(見表 1)。該結果在計算的過程中綜合考慮了湖泊水量平衡的影響,艾伯特湖流域是明顯的水量輸出區域,年均輸出水量為31.70 億 m3。

3.地下水資源

烏干達地下水資源總量依據入滲補給面積、凈入滲補給量計算。地下水入滲補給面積20.44萬km2,凈入滲補給量27.73 mm,全國地下水資源總量56.67億m3。全國地下水入滲補給量差別較大,從愛德華流域的39.9 mm減少到Kidepo流域的6.3 mm。

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1.現狀供水量

2009年烏干達國家總供水量4.17億m3。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3.35億m3,占總供水量的80.32%;地下水工程供水0.82億m3,占總供水量的19.68%(見表 2)。

2.現狀用水量

2009年烏干達各部門總用水量4.17億m3。其中,城市生活用水0.66億m3,占總用水的15.8%;農村生活用水0.82億m3,占總用水的19.7%;工業用水0.33億m3,占總用水的7.8%;灌溉用水0.24億m3,占總用水的5.8%;畜牧業用水2.12億m3,占總用水的50.9%。

3.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

目前,烏干達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普遍較低,僅為2.68%,其中開發利用率最高的維多利亞湖流域也只有9.26%,其主要原因為位于該流域的坎帕拉地區是烏干達國家經濟發展最佳的地區,用水需求量較高。相比之下,Aswa地區、愛德華湖及艾伯特湖盆地和其他流域目前水資源利用相對偏低。與其他國家用水量和用水結構相比,烏干達水資源利用率整體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該國工業用水和灌溉用水量較低。

4.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前提下,有效合理地開發利用水資源,避免水資源開發利用所造成的環境問題,對烏干達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烏干達目前僅有2.68%的水資源得到開發利用,未來可開發的潛力巨大,但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

表1 烏干達國家分流域徑流量分析結果

表2 烏干達國家供水量及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計算結果

表3 烏干達國家水資源利用情況表

(1)水利基礎設施薄弱

烏干達水資源豐富,但由于經濟落后,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大部分水資源未能得到有效開發利用。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的水電站、水庫、灌區屈指可數;電力需求存在嚴重缺口,需從肯尼亞進口獲得;水庫庫容大,但供水范圍??;可灌溉土地面積小,大部分地區為雨養農業,產量不穩定。

(2)水環境不斷惡化

盡管烏干達國家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但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備,大部分污水未經處理或未達標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體污染和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加劇,河流、湖泊、濕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時,水環境監管和水資源保護工作的薄弱進一步增加了水環境治理的難度,素有“非洲明珠”之稱的維多利亞湖水環境形勢不容樂觀,湖面上漂浮著一層綠色的水葫蘆,限制了水體流動,導致湖水發臭,居民患病概率增加。

(3)水資源分配不合理

烏干達包含濕潤和半干旱氣候,水資源總量非常豐富,但時空分布極為不均。部分地區缺水嚴重,尤其東北和西南地區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低,供水得不到保障。水稀缺地區用水沖突日漸嚴重,居民頻繁遷移,生活越發貧困,疾病傳播范圍迅速擴大。

(4)城鄉供水體系極不健全

烏干達缺少水利工程,現有供水工程保證率低,全國除重點城市集中供水外,大部分地區設集中供水點供水,生活生產極為不便。同時,大部分地區缺少水處理設施,城鄉居民長期飲用氟、砷超標水和苦咸水等劣質水,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5)耕地灌溉覆蓋率極低

烏干達全國現有耕地面積500萬 hm2,而灌溉面積僅 4 466 hm2,耕地灌溉率僅為0.2%,全國基本無農業灌溉工程,灌溉臨界期缺水十分嚴重,雨季作物生長可以靠降雨勉強維持,旱季則幾乎不能正常生長。根據2002年烏干達人口和住房普查結果顯示,該國年均人口增長率為3.4%,而糧食生產年均增長率約為1.5%。由此可見,當前糧食生產水平與人口增長速率不相匹配,在可預見期內,烏干達將會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

(6)水資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烏干達水資源管理機構對水資源開發利用不統一,水資源使用權不清晰,導致了水資源管理責、權、利界定的復雜性,降低了水資源利用效率。私有部門介入供水行業,盡管可保障更多的居民用水,但水價上漲,居民用水權利得不到保證,使水資源使用的流動性差,水市場難以建立。

三、烏干達國家水資源管理對策

針對烏干達國家水資源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遵循可持續利用、優化配置、統一管理和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等原則,借鑒我國水資源管理的成功經驗,提出以下水資源管理對策。

1.完善水資源管理原則

中國的水資源管理原則值得烏干達政府借鑒。同時,考慮到烏干達國家實際情況,還應當遵循1992年在都柏林國際水和環境會議上提出的都柏林原則,明確淡水是一種有限而脆弱的資源,對于維持生命、發展和環境必不可少;水的開發與管理應建立在共同參與的基礎上,包括各級用水戶、規劃者和政策制定者;婦女(兒童)在水的供應、管理和保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水在其各種競爭性用途中均具有經濟價值,因此應被看成是一種經濟商品。

2.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

美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制定了有關水資源方面的法規,如《清潔用水法》、“用水許可證制度”和“排水許可證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在水資源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本著“依法管水、依法治水”的原則,為實現統籌規劃、綜合整治的目標,制定了與之相配套的法規。烏干達政府也已經在水利行業建立了以“國家水政策(NWP)”為核心的一整套法律法規,在水資源綜合管理領域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但與美國和中國相比,烏干達水利行業相關政策法規存在國家層面政策法規不全面,地方層面相關政策法規欠缺、無法有效與國家層面銜接,部分法律法規難能滿足新形勢下水利行業發展需求等一系列問題,亟待進行修訂或廢改。

因此,為進一步健全水利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建立法律法規長效監督、清理的機制,必須在總結、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一是建立科學、規范的立法后評估制度;二是建議水利主管部門在立法后定期開展法律、法規清理和評價工作;三是加強對法律法規長效監督、清理工作的自查和監督檢查;四是建立部門聯席溝通機制;五是加強法律法規長效監督、清理人員的法律知識與行業背景培訓工作。

3.建立和完善水資源管理機制

中國政府經過數十年的探索和努力,以流域為單位,將流域管理和區域管理相結合,逐漸建立起了符合客觀規律的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對地表水、地下水、供水、需水、耗水、排水等依據“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的原則,由管理機構實行全國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參考中國政府的成功經驗,建議烏干達政府由中央部委總體統籌,下屬流域機構分區負責,建立與之相對應的流域管理機構,以負責流域內所有涉水事務并與地方政府及水務主管部門進行協調,形成流域+區域的水資源管理機制。

4.加強水資源保護工作

①烏干達政府應通過加強規劃約束、完善管理程序、落實責任主體、加強管理力度等措施,建立和完善以水功能區為基礎的水資源保護制度。建立長效的水功能區劃動態管理、實施與監督制度,確定各水功能區具體的保護目標和要求,同時根據流域水資源條件和保護要求,確定各水功能區納污能力和納污總量控制指標,建立納污總量控制制度。

②與衛生部門聯合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開展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加強飲用水水質監測保護工作。為加強對流域內所有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完善排污許可和排污費征收制度,對重要水功能區和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進行實時監控,建立入河排污口登記、審批和監管制度。

5.加強水利投融資體制建設

建立以國家投資主體為主,社會投資主體逐步加強,積極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資金,制度創新、資源與資金置換機制和企業化水利工程投資機制相結合的水利投資新體制,旨在為制定水利發展戰略提供相應的依據。水利投融資體制主要內容有:健全水利投資機制,建立靈活有效的融資機制,培育規范化的水利市場主體,完善投資回收補償機制,加強水利投融資法制建設。

四、結 語

2007年聯合國組織發表聲明,如果保持現行的消費模式不變,預計2025年全世界近50億的人口將生活在淡水緊缺的地區,也就是說超過1/5的國家面臨嚴重缺水的問題,這對于目前經濟欠發達的烏干達來說無疑影響巨大。因此,為進一步提高烏干達國家應對未來水資源危機的能力,在準確分析烏干達水資源利用現狀與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制訂行之有效的水資源管理策略,對保障水資源有效供給、確保烏干達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乃至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1]潘理中,金懋高.中國水資源與世界各國水資源統計指標的比較[J].水科學進展,1996(7).

[2]UNDP.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R].紐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06.

[3]UNESCO.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3[R].Paris:UNESCO—WWAP,2009.

[4]賈大明.美國水資源利用與管理[J].科技導報,1998(5).

[5]冉茂玉.我國水資源區域開發利用現狀及對策[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4).

猜你喜歡
烏干達供水用水
美國供水與清潔基礎設施不足造成每年85.8億美元經濟損失
哪些火災不能用水撲滅?
中國海油助力烏干達首個油田建設
節約洗碗用水
四會地豆鎮加快推進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中國資助烏干達農業交易組織
上海建立大用水戶用水實時監管制度推進城市節水
甘肅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內開建
2013/2014年度烏干達咖啡出口量預計為380萬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