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研究

2015-03-09 01:38曾樺
亞太教育 2015年3期
關鍵詞:人文精神人文教材

文/曾樺

高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研究

文/曾樺

語文教學是對高職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載體,高職語文教材就是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素材。傳統的高職語文課堂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和就業的導向,忽視了任務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高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的意義及策略展開研究。

高職語文;教學;人文教育;策略

人文教育強調對人的全面培養,關注人的尊嚴、發展、幸福。高職教育階段是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階段,人文教育尤為重要,教師通過傳授給學生人文科學知識,使他們在認識和適應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和審美等方面得到發展,同時也使他們在心理、觀念、情感和行為等方面受到培養和熏陶,從而學會做人、學會處世、學會生存,達到身心全面和諧發展這一目的。因此,我國高職語文教學中,必須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通過教育活動、環境熏陶將其內化為人的品格因素,進而凈化和提升人的心理、思想倫理和審美,使人成為有個性的、具有思維能動性的、向善的、以及有境界的人,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一、高職校學生人文素養狀況

由于社會、學校和家庭教育觀念的偏離,導致高職校的學生存在著一些人文方面的問題:以自我為中心,責任意識和同情心不強;游離于社會的邊緣,做事的熱情和積極性不高;長期在幾輩人的呵護中長大,沒有自控力,缺乏受挫力,不懂得珍惜親情;盲目追求時尚,厭學早戀,沉湎于戀愛而荒廢了學業,更缺乏處理感情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被網絡迷惑,集體榮譽感不強,不懂得關心同學,迷戀虛擬世界而造成校園暴力,等等。

二、高職語文教學人文教育的意義

1.人文教育是職業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是相互促進與統一的,許多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成功經驗證明,人文教育能促進經濟的進步、社會的穩定與和諧,許多科技領域存在爭議的問題,離不開人文精神中的善良和正義的取向給予指引。人類對人文精神中蘊含的真善美具有共同的體驗和取向,這正是推進社會進步的強度動力與支撐,也是人文主義跨越國界和歷史而長久發展的根本原因。

2.人文教育是高職學生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復雜的社會思潮和變動給高職學生帶來了很大心理與思想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傳統的思想政治課和心理健康課中,說教和死板的內容容易讓學生反感和警惕,語文課能充分發揮文學的魅力,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自然接受美的熏陶和善的陶冶。語文教學中滲透的誠信與合作精神,職業道德和良好品質,都符合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要求,使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發展成提高學生品德與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三、高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策略

1.轉變教學理念。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因此容易片面強調技能的培養,因此高職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實踐證明,高職語文是一項基礎學科,其他學科的理解和訓練都要建立在對語文知識的良好掌握上。高職語文教學應該站在人文主義的角度高屋建瓴,在培養學生基本語文技能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培養學生良好人格,形成優秀的品質,增加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學生向美向善的人文情感。

2.陶冶學生的美好情操。高職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和道理能充分陶冶學生的心靈,教材的內容深邃而廣泛、形式多樣而新穎,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無論什么基礎的學生都能讀懂。高職語文教師應該起到挖掘教材和引導學生的作用,將教材中深層次的人文因素和情懷進行層層點撥與揭示,對文章中的思想、風格、立意進行指導,引領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怡情養性,增加人文素養。

教師應該博覽群書,能對教材進行深度和廣度的擴招,例如對寫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寫作心境進行詳細的說明,擴充學生的視野,從知識范圍和閱讀能力、情感體驗等方面進行多角度和多方面的熏陶,讓學生從教材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與人文精神的美好。

3.注重學科之間的有效聯系。語文不僅是高職院校的基礎學科,影響了學生對其他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而且也是對他們將來就業產生深遠意義。職業教育的語文教育與普通院校相比,在共性基礎上,還兼具實用性和實踐性特征,承擔著為高職學生專業課程服務的使命。因此,高職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與學生的其他專業課程結合,提高語文教育的高度,增加高職語文教育的張力和包容度。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面臨著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崗位為高職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備精良的專業技能外,還需要創造型人才、高情商的全面型人才,高職語文教師要以此為導向,使人文素養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良好統一,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與規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高職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職業技能本領,同時提升了人文精神,增加了綜合素質,有利于將來更好的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4.利用課外形式優化學生的人文環境。人文教育是人的一種體驗和精神的感悟,離不開外部的各種活動和環境。高職語文教師應該開發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人文需求的滿足。例如結合對語文教材中的詩歌鑒賞,可以開展各種課外的欣賞詩歌與名著活動,也可以舉辦詩歌朗誦比賽,透過語言和文字體會其中蘊含的美好情境與靈魂。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賞有效影片,尤其是與教材內容有關聯的電影,增加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感悟文學中的深刻道理和知識營養,更好的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多姿多彩的課外活動為高職學生創造了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圍,提供了文化熏陶的環境,促進高職學生的人文情懷的提升,增強了綜合素質。

高職語文教育是我國重要的人文教育途徑,隨著高職的擴招以及社會對高職畢業生的期望值增加,對高職學生的人文教育更加具有社會及現實意義。我們高職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和文化功底,改進與提高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滲透人文主義精神的教育,增加學生的審美意識和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情感體驗,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好的復合型職業教育人才。

(作者單位: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1]郭海燕楊聰粉寧會志.關于高校語文教育中的幾點反思[J].才智,2014(28).

[2]尹琳.關于比較閱讀法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才智,2014(30).

曾樺,女,漢,湖南長沙人,長沙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人文基礎教學。

猜你喜歡
人文精神人文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中的體現及構建
人文紹興
人文社科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試論醫學人文精神的構建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