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港淘書記〈寶匣記 第二出〉

2015-03-13 23:41
中國收藏 2015年1期
關鍵詞:黃包車王世襄版畫

茶香與書香總是形影不離。

對于愛書人而言,

一次淘寶的喜悅,

萬金難抵。

1997年為迎接香港回歸,內地舉辦了一次歌星云集的演唱會,其中高楓演唱的《一九九七年》,我很愛聽。后來有機會去香港參加圖書節,我讓給了朋友;去年春終于再次有機會在香港買書,而香港已非買書的天堂,尤其是我所鐘情的老一點的書、老一點的雜志,極度缺貨。入寶山總不能空手而歸吧,最終還是花出了大幾千的錢,裝滿了一背包,勉強可算不虛此行。

點檢所得,老書12冊,老雜志74冊。

例如李素著《燕京舊夢》,1977年香港純一出版社初版。我起初以為是懷舊老北京的內容,因為北京古稱“燕京”,細看不是,是懷舊“燕京大學”的內容,錯買錯讀吧。王世襄、孫道臨、吳興華都是燕京大學畢業。記得十幾年前我在《華光》雜志上讀到王世襄的一組文章,那時候王世襄在燕京讀書。后來我寫成文章被王老看到了,還專門打電話來問我怎么收藏有他年輕時的舊作。

再有柳存仁《人物譚》,1952年9月香港大公書局初版(定價二元五角)。我花了500元,心里盤算著這書里會出現上海淪陷時期的人物和秘聞吧。柳存仁對于淪陷時期的經歷一直諱莫如深,別人問起他也是絕口不答。越是這樣躲躲閃閃,讀者越是好奇,難免胡亂猜疑,真不如周黎庵坦言“就是怕死嘛!”來得干脆。蕓蕓眾生誰不怕死?怕死之心人皆有之,周氏高明,簡明幾個字省了多少廢話。

看到《人物譚》里出現“關漢卿、曹操、耶穌、明太祖、蕭伯納、莫里哀、陀司妥也夫斯基”這些人物,我的心涼了一半,我可不想從你柳存仁那里了解這些人物呀。

《人物譚》寫作于1950年到1952年,是柳存仁在香港某報開的專欄,每篇兩千字上下?!靶臎隽艘话搿笔侵豢催^題目的感覺,其實柳氏所談人物多是近現代人物,如蔡孑民、章炳麟、董綬經、張菊生、程硯秋、知堂、鼎堂(郭沫若)、廢名、巴金、徐志摩、吳宓等。

這次我買到黃俊東的一本舊藏《黃包車》,黃俊東是香港知名藏書家。除了簽名鈐印之外,這本書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它經過了黃俊東的精心修補?!饵S包車》是一本版畫集,六十幅木刻,一圖一文,作畫者“白綠黑”,說明文字由草野心平撰寫,1942年12月上海太平書局出版。

“白綠黑”實為猶太畫家布洛赫(Bloch),按上海話諧音譯為“白綠黑”。據資料介紹他的身世:“1910年出生于德國南部弗羅斯,從小失聰,天資穎慧,在慕尼黑和耶拿上聾人學校,后又在瓷器畫家工場受過訓練,在慕尼黑國立實用美術學院學習版畫技巧,后因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學業中斷。1938年11月,被關押在慕尼黑達毫集中營,他在哥哥的幫助下,才得以逃難到上海。作為上海猶太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協會的成員,他舉辦過不少畫展,出版過題名為《黃包車》的版畫集。與其他難民不同,他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濃厚興趣。他的版畫表達的主題不是自己的流亡命運,而是中國社會中的那些底層人民的命運。他的幽默感躍然于畫中。在許多木刻中,表現了中國的景物同西方景物的對照,中國的服裝與歐洲服裝的對照,中國的新娘花轎與歐洲的新婚夫婦的對照。他充滿愛心地刻畫了中國兒童的生活,除了一部分木刻表現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玩耍,大多數表現了被迫從事多種行當的中國兒童,如擦皮鞋的孩子、報童、賣食品的兒童等。他版畫的一個突出點是精雕細琢,以動為趣:黃包車的構成觀察入微,連掛在車下作替補的草鞋也不漏過。有些版畫,是他在漫步街頭時記錄的速寫,而后又回家去創作的?!?/p>

此行的收獲中,老刊物值得一說的是《文藝世紀》。我以前在琉璃廠書肆得過創刊號,這回一下子買到45本,雖然離全份尚遠,但也算是不錯的書運。為《文藝世紀》撰稿的有在香港定居的上世紀30年代作家葉靈鳳、北京的知堂老人、金受申等。

香港老刊物中最缺貨的是文史掌故類,如《大人》、《掌故》、《大成》等,一本也甭想淘到。偶爾閃現一本半本,價錢也比過去躥升100倍,怎么買呀!倒是文學雜志還留給淘書者機會,但是文學這玩藝兒,時效性太強,閱讀口味一時一變;對作家知名度要求苛刻,不入流的作家,任你寫死了也無人買賬。所以文學雜志過了銷售期就是廢紙一堆了。盡管現實令人絕望,我還是買了《當代文藝》、《文學世界》各十來冊,所謂“當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當代”,可讀性所剩無幾,不過封面保留了往昔的光華,令人憐惜。

有人說得把飛機票掙回來,可是買書錢和飛機票怎么換算誰賠了誰賺了?

猜你喜歡
黃包車王世襄版畫
版畫作品選登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和袁荃猷生死永相匹
一個字也不提
拉黃包車
王世襄:會玩的人才能過好一生
2018廣西版畫邀請展作品選登
拓印版畫是這樣做出來的
印度:黃包車也要裝GPS
治學與生活
黃包車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