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業成本法在縣級綜合醫院成本管理中的運用

2015-03-16 03:57藍茂
中國總會計師 2014年1期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成本管理

藍茂

摘要:本文利用作業成本的方法,通過對醫院服務項目作業鏈的分解分析,將成本控制具體落實到每個作業點上,保留增加價值作業,消除無增加價值作業,從而達到控制、降低成本的目的,最終提升醫院各項作業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縣級綜合醫院 成本管理 作業成本法

從作業成本法的角度看,縣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全過程就可以定義為相互聯系的作業過程,在這個服務過程當中,醫療服務作業也就是一個醫療成本消耗的過程。本文將結合縣級綜合醫院實際,闡述作業成本法在縣級綜合醫院的構建和應用.

一、縣級綜合醫院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弊端

傳統模式下的成本核算管理是將數量作為基礎的成本核算,主要是以科室、部門作為了費用分攤的中心。隨著新醫改的深入,以及縣級綜合醫院本身所面臨的醫療市場競爭,傳統模式下的成本核算管理存在的不足之處就暴露了出來:

(一)缺乏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理念

改革開放后,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醫療市場需求旺盛,一直處于賣方市場,加上患者對公立醫院的充分信任,醫院的經營風險極低甚至為零,這就為忽略成本管理成為可能。傳統模式下的縣級綜合醫院成本核算方式一般都是將已經發生了的成本信息與標準成本進行相互的比較,過于注重事后的核算,并沒有涉及到事前成本的預測論證,也沒有在事中對成本進行監督和有效控制。

(二)不能反映成本與收益之間的對應關系

傳統模式下的縣級綜合醫院的成本核算方法只能夠滿足科室水平的核算,由于條件限制,對于服務項目的成本無法進行統一的核算,也沒有相應的成本參照標準,并且分攤成本的基礎過于僵化,無法做到差異性的核算,一旦發生了成本費用,也無法將各個部門之間的成本發生因果關系理清楚,一般來說都是采取使用部門與服務部門的假設性分配,甚至個別時候運用統一分配的核算辦法,這樣無法將實際的資源消耗及其產出的價值增量準確的反映出來,同時也不能夠提供完善的成本信息。

(三)無法為醫院管理決策提供參考

傳統模式下的縣級綜合醫院所使用的成本核算方式進行成本管理時,難以將實際的分配利用情況準確的反應出來,僅僅能夠提供運營效果的相關信息,很少提供非財務的決策信息。作為醫院的管理者無法從醫院會計報表的信息中獲取經營決策的參考資料,影響醫院管理工作。

二、作業成本管理概述

作業成本法是指以作業為核算對象,通過成本動因來確認和計量作業量,進而以作業量為基礎來分配間接費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作業成本管理主要是通過作業成本法的計算來提供相關的信息,從而將成本逐步朝著“作業”的層面上加以轉移??h級綜合醫院以醫療服務為目的,通過消耗作業來提供醫療服務,而作業需要消耗資源,在消耗資源的同時,又能夠累積價值。作業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管理能夠深入到每一個作業層面中去,將不能夠創造收益的作業盡可能地消除掉,如此才能夠避免資源出現不必要的浪費,也有利于作業價值最大限度的提升,從而獲取更多收益。

想要實現作業成本管理,就需要對作業進行具體的分析,通過作業分析,才能夠將成本分配深入到作業。作業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于成本動因概念的確定,主張以成本動因作為分配間接成本的基礎,利用成本動因來解釋成本成因。這樣,作業成本管理就將間接成本與其背后的成本動因互相聯系,通過確定較為合適的成本動因,合理地分配間接成本,有效地提高成本的歸屬性、計算的準確性、定價決策的科學性和靈活性。

三、縣級綜合醫院作業成本管理的構建

雖然說作業成本法起源于產品成本計算的精確性需要,但是對于縣級綜合醫院的應用意義來說,遠遠超過了成本精確性計算這一個層面,作業成本法提供的成本資料對醫院管理的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對醫院內部作業流程進行合理的分析

1.確定醫院各個診療項目的作業鏈

在醫院作業鏈建構當中,主要是將醫院診療服務的基本流程作為作業鏈而進行相應的描繪,并且將各自的流程圖繪制出來。其中主要包含了管理流程以及醫院開展的各項醫療服務的流程,在內容方面包含了主要的醫療服務活動、人數、事件的關鍵環節、時間與設備等方面。將醫院本身的管理深入到作業過程中,進行作業分析,從而促使作業鏈的持續優化與改善;對于醫院本身所能夠提供的診療服務都要加以明確。

目前,臨床路徑是一種先進的臨床服務模式,也為我們醫療服務項目的作業鏈確定提供了相應的思路?!芭R床路徑”指的是根據某一種手術方法和某一種疾病,由相關的醫院組織人員來制定的一種治療模式。等待病人住院之后,就會持續地在這一種模式下接受治療,并且每一個醫師在治療時都要按照這一種模式。等待完成了臨床路徑之后,醫療護理等人員也可以根據臨床路徑的結果,對于每一個病人之間的差距進行分析評估。這對于整個醫療成本的控制、服務質量的提升都有幫助作用。對于醫院的作業鏈,我們也可以通過臨床路徑來加以確定,這樣也能夠對各項作業的評價分析打下基礎。

2.對醫院作業流程的分析

在分析醫院作業流程時,要著重做好增值與非增值作業的確認,增值作業指的是能夠為醫院帶來經濟效益的作業方式,主要是確保醫療服務能夠正常開展和給醫院帶來相應的價值。

3.對醫療服務作業流程重組

只有通過流程構造,才能夠實行對作業鏈的管理。對于一些沒有必要存在的步驟與過程,都可以進行優化、改進,明確醫療服務的價值來源于作業鏈的各個環節,然后通過創新的手法,為醫療服務賦予更多的價值。例如:對于不適當的醫療服務的活動形式可以加以改善,從而追求更高的效率以及過程效果,這樣也有利于醫療服務當中高附加值部分得到充分體現,如此才能夠提升醫療增值服務,最大化醫療服務流程增值,最小化非增值內容。

在重組作業流程的時候,需要考慮如下兩點:第一,尋找引起成本的根源所在,找到成本產生的真正原因,而非停留在表面的分析;第二,確保作業簡單性。endprint

(二)醫院作業成本管理模式建立的步驟

醫院作業成本管理模式的建立,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確認作業,劃分作業中心。病人從入院到出院所接受的診療服務,是有價值的作業。為了便于按作業中心匯集費用,披露成本信息,先要確認醫院為病人提供作業過程中的主要作業,以主要作業為標志確定作業中心。以醫院現有臨床科室和醫技科室為基礎,一個科室為一個作業中心,供應室及藥劑科各為一個作業中心,另外行政科、財務科及后勤科再各建一個作業中心。

2.以作業中心為成本庫匯集成本費用。醫院將為病人提供的各項診療服務所發生的費用匯集到各成本庫,然后按一定的標準予以分配。每個成本庫代表的是它所在的那個成本中心所執行的作業。成本庫按作業中心設置,作業中心所發生的成本匯集到該成本庫。按作業中心設立成本庫匯集成本費用反映了作業量決定資源的耗用量、資源的耗用量與作業直接相關、成本應按作業進行匯集這一思想。

3.將各個成本庫的成本分配給每位受益病人。成本計算最終要計算出核算對象的最后總成本。作業成本法下,核算對象由作業成本構成,各成本庫匯集的作業成本要按各位病人所接受的作業量的比例進行分配,計算確定每位病人所消耗的成本。

四、縣級綜合醫院作業成本管理模式建立的注意事項

結合縣級綜合醫院經營管理特點以及作業成本法原理,建立醫院作業成本管理模式的意義日趨顯現,但是由于作業成本要求提供的成本資料信息量大,信息準確程度高,并且要進行大量的作業分析,因此在實際的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難度?;谏鲜鲈?,醫院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作業成本管理模式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對于縣級綜合醫院本身的特點進行充分的考慮,在建立作業成本管理系統時往往需要投入相當的成本??紤]到作業成本法的一般特點,作業成本法比較適合間接費用比較大,成本目標構成比較復雜的核算單位如綜合性的醫院,對于那些作業相對簡單,間接成本比重不高的核算單位,在考慮到成本效益原則的基礎上,最好還是不要選擇作業成本法。

2.建立有效的信息技術平臺,普及會計電算化。因為作業成本法相對于傳統的成本方法而言,需要歸集整理更加龐大的數據信息,所以,需要提供技術上的必要保障。

3.要全面提高人員的素質,并且在全院范圍內強化作業成本法的概念和流程。為了實現從傳統成本管理向作業成本管理的過渡,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也是一個先決條件。作業成本管理需要各個重要環節建立信息、收集信息,并且在整個流程進行管理,需要全員的配合。

五、結論

作業成本法是以作業分析為基礎,通過作業成本的分配以及成本動因的分析等過程,從而做好醫療服務項目數據收集與分析的現代化成本管理系統。有效的實施作業成本法,能夠讓醫院的管理人員明確醫療服務項目的相關成本結構,同時也為醫療服務作業提供相應的信息,這樣也可以為管理者戰略決策以及服務定價提供有關的支持服務。

參考文獻:

[1]侯常敏、吳倩,基于作業成本法的醫療項目成本管理[J].中國醫院.2010(07).

[2]張玉玲,加強醫院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1(06).

[3]楊艷、龐堅信、金俊嬌,醫院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1(11).

[4]崔麗萍,醫院成本核算的現狀及作業成本法的適用性分析[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1(06).

[5]侯常敏、吳倩,基于作業成本法的醫療項目成本管理[J].醫院管理論壇.2009(11).

[6]羅飛、成本會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作者單位:廣西陸川縣人民醫院)endprint

猜你喜歡
作業成本法成本管理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新經濟時代下管理會計的應用案例探索與啟示
作業成本法在酒店業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