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學管理視閾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5-03-20 00:07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5年9期
關鍵詞:教學管理政治思想

林 超

(集美大學 教務處,福建 廈門361021)

高校教學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升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思想政治素質是大學生應有素質中居首位的素質,德才兼備方能行以致遠。密切高校教學管理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堅定高校教學管理的人才培養方向

教育價值觀是決定大學管理行為選擇的重要依據,也是決定教學管理行為選擇的重要依據。[1]高校教學管理是高校辦學思想和人才培養方向的具體體現,其目標和任務是推動高校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堅定高校教學管理的人才培養方向。

(二)提升高校教學管理的人性化水平

高校教學管理面對的是一群充滿個性色彩的學生,不同的學生對教學有著不同的需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具體的教學管理中給大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訴求,提升高校教學管理的人性化水平。

(三)聚集高校教學管理的合力

高校教學管理是一種追求合作價值的活動。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涉及諸多資源的配合與協調。唯有合作的教學管理,沒有單干的教學管理。[2]因此,高校要通過教學管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中充實自己,將學習付諸行動,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四)拓寬高校教學管理的信息反饋渠道

教學信息反饋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及教學管理水平的常規手段。目前,教學信息反饋渠道主要有教師反饋、專家聽課反饋、督導組反饋、學生教學信息員反饋等。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促使教學管理人員深入到學生中去,在與學生溝通的同時拓寬教學信息反饋渠道,為教學管理的改進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二、高校教學管理中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發揮的因素

(一)人本缺失的教學管理理念

在當前的高校教學管理中,“以事為本”的現象還非常突出。有些高校雖然也強調“以人為本”,但往往層次較低,或流于形式。[1]“以人為本”理念的缺失,導致高校在教學管理中容易忽視學生對教學管理的需求,忽視對學生人格、價值、興趣、潛能的尊重,忽視學生個性化發展及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直接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

(二)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

高校教學管理既是行政管理,也是學術管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高校的教學管理模式主要是行政學管理。行政管理模式具有集中統一、有章可循的特點,可以避免各行其是、任意行事等弊端,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起過非常積極的作用。[3]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和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代,這一模式所帶來的機械性教學管理思維、剛性教學管理手段、僵化的教學管理機制嚴重束縛了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高校教學管理習慣用行政管理手段推動大學生問題的解決,常常忽視大學生的情感、個性、心理等思想因素,不善于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側重不均的教學管理內容

高校教學管理的基本內容一般包括教學計劃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以及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學風、教學隊伍、教學管理制度等教學基本建設的管理。[4]可以看出,高校教學管理主要側重對“教”的管理。對“學”的忽視,造成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四)銜接不暢的實踐教學管理

高校實踐教學主要分為兩類:(1)專業實踐(又稱“實踐教學”),由教學管理部門負責,目的是提升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安排在教學周開展;(2)社會實踐,由學生管理部門(團委、學生處)負責,目的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安排在寒暑假開展。兩類實踐都分別建立實踐基地。高校在這兩類實踐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未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專業實踐與社會實踐銜接不暢;未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基地,節約學校辦學資源;未能充分發揮社會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五)薄弱的教學管理隊伍建設

當前,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存在專業化程度不高、隊伍不穩定等問題。[1]薄弱的教學管理隊伍建設,使教學管理人員僅將工作重心放在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這不僅制約了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使教學管理人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關注不夠;即使部分教學管理人員想關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由于缺乏專業知識、調研能力、協調能力等而處于心有余力不足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揮。

三、改進高校教學管理,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

1.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高校教學管理中的學生是發展中的現實人,他們期待著發展并有著現實的需要。高校在教學管理中,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通過教學管理提升學生的能力、素質,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2.堅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教學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高校教學管理部門要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管理中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為高校教學管理奠定思想基礎,在潤物細無聲中立德樹人。

行動要靠管理來規范。高校要通過教學管理拉近教學管理部門與大學生的距離,使大學生在接受管理的過程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熏陶,從而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務實性。

(二)推進高校教學管理模式創新

1.強化學術管理,實施導學機制

學術管理是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注重對高校學術事務和學術活動進行管理。高校在教學管理中應弱化行政管理的強制性手段,將部分管理權限讓位于學術管理,讓教師及科研人員承擔對大學生的教學、培養、指導等學術責任。在強化學術管理過程中,要建立并實施有效的導學機制。在提倡大學生自覺學習和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的課程學習、學術探索精神培養和人生觀形成等方面進行引導[5]。導學機制架起了師生溝通的橋梁,有利于大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強化專業研究,提升職業素養和愛崗敬業意識。

2.完善大學生參與機制

高校在進行教學管理時應吸納大學生參與到教學管理中來,使教學管理更民主、更科學、更具人性化,并體現大學生的智慧與愿望。高校教學管理部門要尊重、提高、保障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及其主體地位,使大學生從被動接受管理轉變為主動參與管理,增強自身的大局意識、愛校意識、主人翁意識,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活力。高校應定期召開教學管理工作師生見面會,讓大學生了解教學管理及決策的相關內容,并為學校教學管理建議獻策;完善轉專業、選修課程及任課教師等方面的選擇制度,讓大學生對教學事項具有選擇權;讓大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中來,為教學管理反饋信息。

(三)打通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的瓶頸

1.共同營造良好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教師和學生是帶著學術理想,為科學的追求和人文責任而走到一起的。他們相互砥礪、積極研討,營造出一種充實而愉快的文化氛圍,能起到催人奮進的積極作用。[6]教學管理部門要加強教風管理,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提升教師教學技能、文化素質、發展空間,促使教師精于教學、樂于育人,以教風優化學風;教學管理部門還要與學生管理部門共同抓好學風建設,樹立學生的責任感、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學風提升教風。通過教風與學風的共同促進,共同營造良好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2.建立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信息互通機制

高校要定期召開教學管理部門與學生管理部門聯席會議,探索如何互相配合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信息化渠道連接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兩套信息管理系統,共享雙方數據信息。教學管理部門能獲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身心發展素質、第二課堂活動、日常表現情況;學生管理部門能及時了解大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表現及專業實踐情況。教學管理部門與學生管理部門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3.實現專業實踐與社會實踐無縫對接

高校在進行社會實踐安排時,應與學生的專業緊密結合,并將其作為專業實踐的一項內容,選派專業指導教師與政工人員一起加入實踐隊伍。專業指導教師給予學生專業知識上的指導,政工人員給予學生思想上的指導,使其盡快融入實踐環境中。同時選擇部分與專業結合緊密的社會實踐基地,實現專業實踐與社會實踐的無縫對接,在實踐中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建設高素質的高校教學管理隊伍

1.激發工作熱情,寓教育于管理之中

高校應創造良好的辦公環境,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及科學的獎懲制度、晉升制度,激發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使其在教學管理中關心愛護學生,以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引導和影響學生,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堅持“三貼近”,寓教育于溝通之中

高校教學管理隊伍應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實效性?!叭N近”原則要求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提高以學生為本的服務意識,在工作中做到熱情、周到、主動。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應深入到學生中去,積極了解大學生的生活、思想觀念及其對教學工作的建議,并重點解決與學生關系最密切的問題,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陳流汀,杜惠平,安世全.大學教學管理改革困境與突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1,41,46-49.

[2]歐陽常青.大學教學管理:實踐與反思[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

[3]楊雪賓.由機械到適應:高校教學管理的思維變革[J].現代大學教育,2003(4):105-107.

[4]《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研究與實踐》課題組.《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研究與實踐——學習<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要點>》[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2.

[5]薛勇.基于有效導學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4):122-125.

[6]曲建武,張貴仁,等.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學體系研究[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08.

猜你喜歡
教學管理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教學管理信息化問題研究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新時期高中教學管理改革與實踐
談教學管理的藝術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