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可譯性限度視角下漢語文化詞匯的異化翻譯

2015-03-27 04:04宮穎
關鍵詞:源語譯語限度

一、引言

隨著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意識到了翻譯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應該重視文化在翻譯中的主導作用。20世紀末,翻譯學“文化轉向”的出現讓翻譯被視為一種文化行為。翻譯是兩種文化間的對話和交流的過程,譯者是兩種文化間的橋梁。譯者不僅是語言中介者,同時還是文化中介者。 [1]在全球文化的對話和交流中,翻譯的橋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漢語文化詞匯是漢語中負載著獨特民族文化信息、標志著中華民族特有事物和行為的詞匯,植根于幾千年的漢語語言環境中,具有濃厚的中國文化特色,而英漢所依存的語境相似成分不多,文化的可譯性限度讓譯者很難在英語中找到與漢語文化詞匯相吻合的詞。因此采取哪種翻譯策略,將漢語文化詞匯的文化可譯性限度縮小成為了人們研究的一個問題。

二、文化的可譯性和可譯性限度

(一)文化的可譯性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客觀物質世界,人類社會經歷了相似的歷史發展階段。人類具有相同的生理與心理語言基礎,相同的語言功能和相似的經驗世界。這些因素導致了語言的同構現象,這讓翻譯活動成為可能。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文化存在著共性,這為文化的可譯性提供了基礎。翻譯與文化有這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已經不僅僅是從一種語言轉變成另外一種語言的純技術形式的翻譯,而且也是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從一種文化轉化成另一種文化,它只不過是通過語言作為媒介而實現的。 [5]也就是說,我們既要做到把語言進行表層的字面翻譯,也要對其進行深層的文化翻譯。世界各地區的不同文化在不斷交流中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各個文化之間的共性在不斷擴大,個性在不斷縮小,文化的可譯性也在不斷增加。

(二)文化的可譯性限度

雖然在全球化語境下,文化的可譯性在不斷增加,但要承認可譯性限度將長期存在,是翻譯實踐中一個無法回避的客觀現實。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歷史文明進程的差異,就形成了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翻譯時語言的轉換就受到了文化差異的制約,造成了文化的可譯性限度。既然文化是一個群體對事物的反應,不同的群體對事物的反應也就不同,關注的焦點也就相異。在一種文化中存在的現象,在另一種文化中很可能不存在,因而在另一種文化所在的語言中不一定能找到對此種現象的表達法,這就產生了表達的缺失,也即是某種程度上的不可譯性。 [9]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民族文化也在不斷地交流和融合,文化的可譯性限度在不斷縮小。大量英語詞匯涌入到漢語中,如咖啡(coffee)、蜜月(honeymoon)、激光(laser),因特網(Internet)、橄欖枝(olive branch)、比基尼(bikini)、鱷魚的眼淚(crocodile’s tears)、酸葡萄(sour grape)、吉他(guitar)、牛仔(cowboy)、桑拿(sauna)、色拉(salad)等。同樣,漢語中的觀音(kuan yin)、烏龜(oogway)、風水(fengshui)、紙老虎(paper tiger)、關系(guanxi)豆腐(tofu)、禪(zen)、鐵公雞(iron rooster)、龍眼(longan)、草根(grassroots)、鐵飯碗(iron rice bowl)餃子(jiaozi)、功夫(kung fu)等也已在英語詞匯中占有一席之地,讓英語詞匯更加多元化。雖然全球化語境下英漢文化詞匯的文化可譯性不斷擴大,但是只要這兩種語言間存在著文化差異,其文化的可譯性限度將長期存在。怎樣縮小可譯性限度并超越這個限度來達到交流的目的,是翻譯的樂趣所在。 [8]

三、歸化和異化

歸化和異化的概念是由美國翻譯理論家韋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的對于有文化差異的地方提出的兩種翻譯策略。按照他的說法,歸化翻譯策略是“采取民族中心主義的態度,使外語文本符合譯入語的文化價值觀,把原作者帶入譯入語文化”,而異化翻譯策略是“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和文化差異,把譯語讀者帶入外國情景”。 [2](P20)世紀后期,翻譯的文化轉向讓歸化和異化成為了當今翻譯理論研究的熱門話題。在翻譯過程中,不同語言間的文化差異在不破壞譯入語語言規范的前提下,應該對其進行最大限度的保留,維護世界的語言和文化多樣性,確?!拔幕U妗钡膶崿F。歸化雖然尋求的是和譯入語文化最貼近的表達方式,以譯語讀者為中心,更容易讓譯入語譯語讀者接受,但是犧牲了源語中的異質因素,失去了吸收源語文化的機會。適度異化可以拓展雙語之間的共性,縮小可譯性限度。 [3]異化以源語文化為歸宿,注重保留源語的語言和文化差異性,讓譯語讀者感受到原作的異域語言形式和異域文化特色,有利于兩種語言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四、文化可譯性限度與漢語文化詞匯的異化翻譯

英漢屬于不同的語言體系,從它們的語言形式和語義可以看出這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漢語文化詞匯負載著中國豐富的文化內涵,并且英漢各自的語言環境相似成分不多,因此可譯性較小。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英漢文化也在不斷地交流和融合,漢語文化詞匯的文化可譯性限度在不斷縮小。但是只要英漢兩種語言存在著文化差異,漢語文化詞匯的文化可譯性限度將長期存在。異化翻譯的被接受程度和文化交往的廣度、深度是成正比的。全球化以及漢語影響力的日趨增強,漢語文化詞匯的異化翻譯有助于在平等的基礎上如實地反映中國文化,促進中國的對外開放和交流。 [4]要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平等和相互尊重,中國特色詞匯的翻譯必將走向異化。 [7]因此,在翻譯漢語文化詞匯的過程中,當譯者在英語里很難找到與之對應的詞語將其重現,應發揮其主體性,盡量采用異化翻譯策略,傳達漢語的文化信息。以下是采取異化翻譯策略對漢語文化詞匯翻譯的幾個實例:

例1.龍的傳人——the Descendants of Loong

采用歸化翻譯策略將“龍的傳人”譯為“the Descendants of Oriental”,譯語讀者就不能領略到漢語中的龍文化。龍是中華文化神圣的圖騰和象征,代表著權勢,高貴和尊榮。龍文化的歷史持續了八千年,龍的形象已經深入到了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是中國文化的代表。而在西方文化,龍是一種無惡不作的怪獸。在基督教中,龍是邪惡的代名詞。所以“龍”也不宜譯為“dragon”。采用異化翻譯策略將“龍的傳人”譯為“the Descendants of Loong”,能較完整地保留源語中中國的龍文化信息,讓中國的龍文化走向世界。

例2.春節——Spring Festival

采用歸化策略將“春節”譯為“Chinese New Year”,意思就是中國年。雖然強調了“中國”,但是卻略去了“春天”的概念,這樣就不利于讓譯語讀者領略到春節深厚的古典意義了。春節是古代中國人民對春天形成的一種節令意識,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故有“一日之計在于春”這么一句農諺?!按汗潯狈从沉酥袊藢Υ禾斓母桧灪蜆O為隆重的祈求豐衣足食的意義,代表了“民以食為天”的農耕文化。將“春節”譯為“Spring Festival”,保留了“春天”的概念及其人文內涵,讓譯語讀者了解春節背后的意義。

例3.師父——shifu

“師父”是指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是徒弟對傳授技藝老師的尊稱,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文化意義。在古代中國,師父通常收養徒弟于家中教養,把徒弟視為家人?!耙蝗諡閹?,終身為父”。這句話就能表現出師徒之間的深厚感情。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師和父的地位相當,師徒關系不是單純的“教”與“學”的關系。若將“師父”直接譯為“master”,譯語讀者只會將師父僅僅理解為精通某一技藝的大師,而想不到師徒之間的情感色彩,也體會不到其背后所代表的中國文化內涵。

例4.靈丹妙藥——elixir

“丹藥”起源于中國道教的煉丹術,是中國古代的道教術士們所開創出來的一種以礦物質合成的藥物,是中藥劑的一個分支。它是由古代道教術士們將多種化學原料,放入爐鼎燒煉,并配置成藥餌最后提煉而成的混合物。中國的道教和神話傳說中認為丹藥可讓人長生不老甚至羽化成仙。將“靈丹妙藥”譯為“elixir”,英語中的panacea原意是帕那刻亞,希臘神話中的醫藥治療女神。若將“靈丹妙藥”譯為“panacea”,這一過度歸化的譯語掩蓋了中國的道教文化信息,易使英語本族語讀者似乎認為中國神話里也有一個醫藥女神,體會不到源語中的中國道教文化信息而產生文化誤讀。而“elixir”意思是“煉金藥”,譯語讀者就能了解到丹藥的制作方式和制作意圖。

例5.奶子糖粳米粥——milk and sweetened rice congee

奶子糖粳米粥,《紅樓夢》中的美食之一,是王熙鳳在協理寧國府時吃的早餐。奶子就是牛奶,粳米是大米的上品,營養豐富。該粥的做法是在粳米粥快熬好時加入鮮奶并攪勻,再加入糖。這樣的早餐既符合王熙鳳的身份,也符合賈府的養生之道?;艨怂共捎脷w化翻譯策略,將其簡單譯為“milk”,會讓讀者誤以為王熙鳳是空腹喝牛奶,這與賈府人講究健康養生的事實背道而馳,沒有將源語背后的飲食文化翻譯出來。而楊憲益采用異化翻譯策略,譯為“milk and sweetened rice congee”,保留了源語的文化特色,很好地將中國文化介紹給譯語讀者。

五、結語

翻譯不只是一種語際轉化,在深層意義上它更是一種跨文化轉換。從文化的角度看,翻譯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傳播和文化闡釋。 [6]英漢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造成了文化的可譯性限度,增加了譯者對其翻譯的難度。成語、典故、諺語、歷史遺跡、歷史人物等漢語文慧詞匯,適宜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異化翻譯策略是以源語為中心,不僅能讓譯入語忠實于源語,保留源語獨特的文化信息,讓譯語讀者領略中國文化的風情和魅力,還能促進中英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這過程中,兩種語言的文化可譯性限度也會不斷縮小。因此,在翻譯漢語文化詞匯時,譯者應充分發揮其主體性,盡量采用異化翻譯策略,將文化的不可譯性轉化為可譯性,縮小文化的可譯性限度,提高翻譯的質量,把中國的優秀文化推向世界。

猜你喜歡
源語譯語限度
四川冷門絕學系列之九 《西番譯語》:清代四川編纂的雙語詞典
指責也該有限度
“化學反應的速率與限度”知識與能力提升
釋義理論指導下的口譯教學新模式探究
關于卡特福德翻譯理論的思考
英語翻譯中悖論的發現與理解
源語概念對英語專業學生隱喻詞匯習得的影響研究
乙種本《西番譯語》藏漢對譯音義關系辨析
關于量詞的日中機器翻譯規則的研究
咳停合劑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建立與驗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