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教學中幾個疑問的探討與思考

2015-04-01 01:08黃金泉
化學教學 2015年3期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學教學案例

黃金泉

摘要:對化學教學中的4個案例提出了質疑。運用化學原理和實驗探究,分別剖析了這4個教學案例中產生疑問的原由,并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教學的思考和建議,以期與同行交流,共同提高。

關鍵詞:教學案例;疑問探究;中學化學教學

文章編號:1005–6629(2015)3–0082–04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我們知道,教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文本。在讀懂、讀透、讀活教材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教學智慧,靈活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和拓展,是我們每個教師所追求的高境界。然而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缺乏對教材內容深入研究和思考,甚至曲解了教材編寫的意圖,對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教學實際問題,常常想當然地進行所謂的“合理”解釋,結果不經意間導致了一些科學性錯誤,對學生產生了誤導。下面筆者就幾個常見的化學教學實際問題,淺談自己的一些思考。但愿這些思考能給同行們帶來一些啟示。

1 工業上用焦炭在高溫下還原二氧化硅制粗硅時,產物生成CO是因為焦炭過量嗎?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經常聽到同行關于碳與二氧化硅反應為什么生成CO而不是CO2是這樣解釋的:由于反應過程中,焦炭過量,而過量的焦炭在高溫下會把CO2還原為CO,所以產物是CO。這樣的解釋對學生而言看似“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因為初中階段學生就已經熟悉碳可以在高溫下還原CO2生成CO的事實,果真如此嗎?筆者在江蘇“教學新時空”名師課堂高中化學,有幸聽到金陵中學江敏老師開設的一節“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1]”的公開課,授課中江老師從學生已有的認知出發定性地解釋了高溫條件下,碳與SiO2反應為什么是生成CO而不是CO2的問題。她是從熵拉動反應的因素考慮的:焦炭在高溫下還原二氧化硅制粗硅是一個置換反應,由于C的金屬性比Si的金屬性弱,不利于該置換反應的發生,因此需要熵來拉動。雖然生成1mol CO2的熵比生成1mol CO的熵要大,看似有利于反應向生成CO2的方向進行,但對比SiO2+2C=Si+2CO和SiO2+C=Si+CO2這兩個反應,很容易看出前者可以得到2mol CO,而后者只能得到1mol CO2,可見生成CO的熵值更大,更有利于“拉動”該反應的進行,所以是生成CO而不是生成CO2。筆者聽后很受啟發,圍繞該反應重新進行了審視和研究,查閱相關文獻,嘗試通過近似計算從定量的角度來進行解釋。有文獻[2]記載,可以利用熱力學參數,分別計算出碳與二氧化硅在高溫下反應生成CO、碳與二氧化硅在高溫下反應生成CO2時反應自發進行所需的溫度。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若反應生成CO2,即發生反應SiO2+C=Si+ CO2則:ΔrGθ=[ΔfGθ(CO2)+ΔfGθ(Si)]-[ΔfGθ(SiO2)+ΔfGθ(C)]=(-394.4 kJ·mol-1+0)-(-805.0 kJ·mol-1+0)=410.6 kJ·mol-1>0 kJ·mol-1,常溫下該反應不能自發發生。經近似計算:ΔrHθ=465.89 kJ·mol-1;ΔrSθ=184.79 J·K-1·mol-1,根據ΔrG=ΔH-TΔS<0反應才能自發進行,推出只有T>2521.18K時,該反應才可能發生。

若反應生成CO,即發生反應SiO2+2C=Si+ 2CO,則:ΔrGθ=[ΔfGθ(CO)×2+ΔfGθ(Si)]-(ΔfGθ(SiO2)+ΔfGθ(C))=[(-137.3 kJ·mol-1)×2+0]-(-805.0 kJ·mol-1+0 kJ·mol-1×2)=530.4 kJ·mol-1>0 kJ·mol-1,常溫下該反應也不能自發進行。同理,根據ΔrG=ΔHTΔS<0反應才能自發進行,近似計算推出只有T>1766.88K時,該反應才可能發生。

經以上近似計算,在高溫條件下這兩個反應都能發生,但生成Si和CO的反應比生成Si和CO2的反應更容易進行,因生成Si和CO的溫度較生成Si和CO2低754.3K,從工業化生產角度來看SiO2與C在高溫下反應生成CO才符合生產實際。由此可見,工業上用焦炭在高溫下還原二氧化硅制粗硅時,產物生成CO并非是因為焦炭過量,而主要是因為生成CO時所需的溫度低的緣故。當然,對高一學生,筆者認為課堂上沒有必要就該反應向學生解釋為什么。但作為教師,要是非明確,清楚原由,切不可想當然地進行隨意解釋。否則,易對學生造成科學性誤導。

2 粗鹽中含有的Ca2+、Mg2+、SO42-等雜質,能否加入Ba(OH)2正好達到既除去Mg2+,同時又除去SO42-的目的?

3 室溫下,向飽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氣體,沒有晶體析出是因為CO2氣體中混有HCl氣體的緣故嗎?

筆者在一次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中,聽取了一節課題為“Na2CO3與NaHCO3”的高三復習課。授課者在講授Na2CO3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NaHCO3時,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首先,PPT投影思考題:室溫下,向飽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氣體,會有晶體析出,此晶體是什么(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析出晶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導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得出此晶體是NaHCO3,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H2O+ Na2CO3=2NaHCO3。析出晶體的主要原因是(1)生成的NaHCO3溶解度較Na2CO3小[注:Na2CO3的溶解度(20℃,21.5g);NaHCO3的溶解度(20℃,9.6g)];(2)Na2CO3轉化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質量增加了。同時指出反應消耗了水,溶劑水變少了也是晶體析出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為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他還特意將該反應過程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演示,具體步驟如下:向事先配好的飽和Na2CO3溶液(注:其配制方法是: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然后加入Na2CO3固體粉末,不斷地攪拌,直至燒杯底部有固體粉末剩余為止)中通入由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產生的CO2氣體,結果出乎學生們的意料,通了很長時間也沒有觀察到晶體的析出。于是他趁勢讓學生討論實驗出現異?,F象的原因。最后大家一致認為是通入的CO2氣體中混有HCl氣體,HCl氣體與溶液中的Na2CO3反應生成了NaCl,因而沒有NaHCO3晶體析出。由于課堂時間的關系,教師當時也贊成了這種說法,沒有將異?,F象的原因再深入探究下去。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嗎?是因為CO2氣體中混有HCl氣體造成的干擾嗎?聽課過程中筆者產生了疑惑,課后就在實驗室里進行實驗驗證。

筆者先將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產生的CO2氣體,通過裝有飽和NaHCO3溶液的洗氣瓶,以除去可能混有的HCl氣體,然后再將凈化后的CO2氣體通入到事先配制好的飽和Na2CO3溶液(注:配制方法同上)中,大約通了20多分鐘,結果還是沒能看到晶體的析出!這樣就排除了HCl氣體的干擾。既然不是HCl氣體的干擾,那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了實驗的異常?筆者閱讀到了由游梅老師撰寫的“一個大膽的猜想贏來的成功[5]”一文,從中受到啟示,原來真正的“罪魁禍首”并非是CO2氣體中混有的HCl氣體,而是室溫下配制的所謂的“飽和”Na2CO3溶液,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的飽和溶液的緣故!為此,筆者按照游老師介紹的方法,先把較多量的Na2CO3固體粉末在煮沸狀態下的蒸餾水中進行溶解,配成較高溫度下Na2CO3的濃溶液,然后將溶液靜置,冷卻至室溫后過濾,在濾液中通入CO2,結果發現在15min左右有較多量的白色細小晶體析出(注:若事先在飽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75%的酒精,析出效果會更好些)。將該白色細小晶體濾出、小心烘干并放入試管中加熱(試管用帶玻璃管的單孔橡皮塞封閉),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結果溶液變渾濁,證明該晶體中確實有NaHCO3。筆者后來分析該實驗之所以難以成功,除了飽和Na2CO3溶液的因素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導致通入的CO2只有很少一部分與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其余大部分CO2都跑掉了。因此,要想順利獲得成功,必須注意以下幾個細節:一是要配制真正的飽和Na2CO3溶液;二是通入的CO2氣流要大且連續;三是通入CO2氣體的導管最好要插到試管底部,使CO2氣泡破碎成更細小的氣泡,以增大CO2氣體與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接觸時間,使其能被Na2CO3溶液充分吸收。

4 NH3與CH4何者更穩定?

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在一些教輔資料中經??吹剑骸氨容^NH3與CH4穩定性的強弱?”這一類問題,沒有任何前提和背景。這種說法妥當嗎?在蘇教版《必修2》[6]“元素周期律”這部分教材內容上,以信息提示的方式出現了這樣一段話:“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它的單質越容易與氫氣反應形成氣態氫化物,氣態氫化物越穩定”。由于N和C這兩種非金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相鄰位置,且C排在N的前面,根據同周期非金屬元素變化規律可知:N的非金屬性大于C,則NH3的穩定性大于CH4,這也是大多數教輔資料中提供的參考答案;但分子內部的鍵能也能反映出分子的穩定性?!巴ǔ?,鍵能愈大,鍵愈牢固,由該鍵構成的分子也就愈穩定[7]?!惫P者查閱了教材[8]上給出的鍵能數據,H-N鍵的鍵能為393 kJ·mol-1,H-C鍵的鍵能為413 kJ·mol-1,顯然H-C鍵的鍵能比H-N鍵的鍵能大,所以NH3的穩定性小于CH4;再從熱力學方面看,NH3和CH4的熱分解反應的熱力學數據如表2。

從熱力學數據中可以看出,NH3分解進行的趨勢比CH4分解趨勢大,NH3分解反應的熵變比CH4大,說明NH3比CH4分解所需的溫度低,因而NH3的穩定性小于CH4。NH3的穩定性不如CH4可以從物質結構方面加以解釋:CH4分子的形狀是正四面體形,具有高度的空間對稱性,使得CH4分子具有空間結構的對稱穩定性;而NH3分子中存在一個非鍵孤電子對,對成鍵電子具有排斥作用,使得NH3分子的形狀為三角錐形。NH3分子的對稱性不如CH4分子,導致NH3分子的穩定性較差,這也正符合物質結構決定物質性質這一化學思想??梢?,NH3和CH4何者更穩定的比較問題較為特殊,它是一個違反元素周期律和電負性規則的特殊現象。因此,筆者以為不能僅從元素周期律的角度來對它進行考量。否則,易引起歧義,尤其是在試題創作時更應加以注意。

綜上所述,教學中在整合和拓展教材內容時,對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切不可想當然人云亦云,而要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問題的本質與內涵,做到真正把握教材編寫的意圖,以免產生一些科學性誤導。而這一誤導不僅僅是知識的誤導,更重要的是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的誤導,應該極力避免。

參考文獻:

[1][名師課堂高中化學]江敏.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EB/OL].(2012-10-12)[2014-09-25]. http://hx.jssjys.com/ Html/Article/2140/.

[2]白濤,魏群,陳榮.對“硅”教學中幾個疑問的探討[J].化學教學,2008,(3):72~73.

[3]王祖浩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化學1(必修) [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

[4]郭琨編著.海洋手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5]游梅.一個大膽的猜想贏來的成功[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4,(7):36~37.

[6]王祖浩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化學2(必修)[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5.

[7]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無機化學(上冊)(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55.

[8]王祖浩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49.

猜你喜歡
中學化學教學教學案例
試析新課改背景下中學化學探究式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轉課堂模式與數學教學案例
促進初中化學定量觀建構的教學案例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例談巧用數學方法速解化學問題
例談低熱固相化學反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