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歷史課堂教學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

2015-04-10 10:27陳琳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5年3期
關鍵詞:歷史教學途徑

陳琳

[摘要]歷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做一個“有心、有法、有力”的歷史教師,用我們的真心去感動學生,用我們的魅力去感染學生,讓我們的歷史課堂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動嘴,動腦,動情”,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關鍵詞]歷史教學 課堂回歸 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070112

什么是歷史?歷史就是記載過去,立足現在,啟迪未來。她應該是鮮活的,充滿生命力的??晌覀兂尸F給學生的卻是一個個生硬的史實,一段段蒼白的闡述。記得有學生很慎重的問我:“老師,我對歷史很感興趣,可我就是不喜歡上歷史課,太枯燥無味了?!睂τ谒奶釂?,我一時無言以對。的確,我們需要反思,需要明確課堂是為分數服務還是為學生一生的成長服務。

一、扮演主導角色的教師首先要做到:有心、有法、有力,三位一體,有機結合

首先,我們需要“有心”。人是歷史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歷史教育并非歷史學教育,其重心是培養健全的人,而不是培養歷史學家。[1]情感的投入往往會比說教事半功倍。初中歷史教師很多都不是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少,那需要什么來培養師生情感,走進學生心靈呢?一本充滿愛心、真心的“歸納本”。從表面上看,這是一本用來構建歷史知識框架的訓練本,可她真正的功能在于和學生溝通,和學生產生共鳴。在批改“歸納本”時,做一個有心的老師:對于安靜的學生,我們送上祝福;對于聰明的學生,我們送上方法;對于驕傲的學生,我們送上提醒;對于自卑的學生,我們送上自信……學生是需要被認可,被鼓勵,被關注的。當學生發現,原來他的一言一行老師都在關注,他會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他會去選擇信任老師,他會對老師敞開心扉。著名歷史學家余英時說過:“真正的歷史學,必須是以人生為中心的,里面跳動著真實的生命?!?/p>

用“有心”做好情感的鋪墊之后,我們還需“有法,有力”。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生動、有趣的歷史課離不開每個環節的精雕細琢。精心設置導入語,開課即奪學生心。新課導入的方式有很多:溫故知新、復習導入,巧設懸念、激趣導入,欣賞圖片、形象導入等。21世紀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資源豐富,歷史課堂也應該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如果能將幻燈片、視頻等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引入歷史課堂中,使歷史教學從靜態向動態發展,那么將更適合初中生的心理年齡特點,更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比如我們在講授《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課中的諾曼底登陸、日本突襲珍珠港等戰爭片段時,僅僅通過書上的只言片語和圖片會顯得蒼白無力,若將當時的戰爭視頻播放給學生看,能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在歷史海洋里穿梭遨游,余味無窮,倍感歷史的奇妙,相信他們會被歷史的震撼力所折服。

二、扮演主體角色的學生要做到:動嘴、動腦、動情,相互交織,情景交融

“動嘴”當然不是學生亂插嘴,亂說話,他們一方面需要通過閱讀史料、教材,自己去感悟歷史史實;另一方面需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 一節鮮活的歷史課離不開學生高調、大膽、主動的參與,他們是知識的領悟者、發揚者、創造者。對于閱讀相關史料,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選擇故事性強的史料;多角度審視歷史,選擇描述同一客觀史實的不同史料;營造探究、體驗氛圍,選擇細節描寫史料;感悟現實意義,選擇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史料。無休止的講解會使學生的聽覺感到疲勞,專注力下降。課堂就像彈鋼琴,既有動聽的旋律,也有沉穩的伴奏,一張一弛,動靜結合,才能奏出快樂健康的樂章。[2]

在感悟、提問的過程中,學生的歷史思維得到培養,他們敢于質疑,敢于批判,激烈的內心沖突化解,精神得到升華,生命得以成長。對于學生的提問、質疑,我們應調整好心態,這不是挑戰我們的權威,更何況我們不是什么權威,教學相長,我們應抓住教育契機,說不定這是最佳的教學資源。我們歷史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不僅在于說出真相,而且在于教會學生認識真相的能力,讓學生具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當學生有能力自己去感悟史實,當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當學生擁有批判性思維去評價歷史,當學生在歷史課堂中心靈得到震撼,精神得到滿足,道德得到升華,他怎能不去全身心地投入,讓整個課堂充滿朝氣與活力呢?

我們把歷史教育作為民族或人類的集體記憶來看待,像個人的記憶一樣重要,它不是可有可無的。我們把歷史作為承載著民族和人類的精神財富來看待,像個人有靈魂一樣重要,它不是可有可無的。歷史教育將記憶的訓練與靈魂的洗禮進行有機的融合,從而培養人的自信力。[3]讓歷史課堂鮮活起來,才能使歷史學習真正成為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服務其人生,助其追求生命的意義和人性的價值。

[ 注 釋 ]

[1]任鵬杰. 探索歷史教育終極價值,領悟人生智慧服務人生[N].中國教育報,20070302(4).

[2]張巖.歷史素養需“養之有素”[J]. 課程·教材·教法,2013(8).

[3]夏輝輝.追求歷史教學價值 探尋課堂教學本質[J].歷史教學,2013(11).

(責任編輯 龐丹丹)

猜你喜歡
歷史教學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判斷函數單調性的幾個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農村中學歷史教學的反思與對策
“互聯網+微課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三 R”作用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