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培養研究

2015-04-10 10:28張麗玨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5年3期
關鍵詞:精神作業思維

張麗玨

[摘要]地理創新精神的培養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靈魂和核心。教師應創新教學觀念,在地理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選取恰當的教學環節,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在教育中落到實處。

[關鍵詞]地理教學 創新精神 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070113

“創新”,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沒有創新就沒有人類文明和社會的進步。地理創新精神的培養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靈魂和核心,地理學科本身的特點和教材豐富的內容及很強的社會實踐性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下面筆者結合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來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和嘗試。

一、創新教育觀念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先決條件

教育作為人類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自覺行為,是在一定的思想觀念指導下進行的。有什么樣的教育觀念,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活動。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更新教育觀念是先決條件。

1.樹立新的教學觀

傳統的教學觀主張教學應采取“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的約束下,課堂成為教師的單向“灌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發揮,創新個性受到抑制。新的教學觀要求教師要積極探索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教學活動真正變成活躍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創新的過程,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為使學生成為創新人才創造條件。

2.樹立新的人才觀

中共中央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這是新課程改革在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方面的要求,同時也為地理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個基本思路。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基本前提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很多,很有可能比教師的知識面更廣。作為教師,首先要改變師道尊嚴的傳統思想,樹立民主教學意識,尊重學生,消除師生之間的緊張氣氛,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讓他們在寬松、和諧、民主、愉快的環境中大膽思維,大膽探索。對于一些發散性問題,即使學生給出的答案看似比較“幼稚”,教師也不要輕易否定,否則會嚴重阻礙學生創新意識的產生,抑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鍥而不舍的創新精神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注重地理思維的發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策略

對于地理學科教學而言,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每一個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學生的主體思維活動。地理學科具有文理綜合性和研究對象的廣闊性等特點,使得學生經常要運用豐富多樣的思維方法,其中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逆向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策略。

1.注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發散性思維是指從同一來源材料探求不同的答案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思維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即從不同方面進行思考。作為一種分析性思維,它需要揭示同一事物中現象之間的差異:揭示已知與未知之間矛盾對立統一的關系;從不同方向進行思考,能想象出多種可能,具有較強的思維選擇性;發散性思維富于聯想,思路寬闊,善于分解組合、引申推導,靈活采用多種變通方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例如,在講完地球運動和大氣運動的內容后,教師可以提問:“若黃赤交角為零,則地球上會出現哪些現象?”學生可以聯想到晝夜長短的變化、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大氣環流等很多方面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

2.注重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

所謂逆向思維,就是和正向思維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聯系的思維過程,即教師通常所說的“倒著想”或“反過來想一想”。比如,在課堂上講解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時,教師既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正向思維去獲得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內容,從結果出發,引導學生利用逆向思維去掌握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例如,在講授“洋流”時,筆者首先提供“鴨子艦隊漂流記”材料:中國“玩具鴨艦隊”漂流15年后,陸續出現在美國東海岸、英國海岸等。這讓學生對大洋環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組織學生學習大洋環流規律圖,并找出流動規律,最后提問:洋流為什么這樣流動?通過學生積極討論(結合風帶圖、課本、大洲分布圖)得出結論。這樣做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而且教會了學生探索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創新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1.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多媒體技術因其在傳遞信息方面具有的容量大、密度大、節奏快等優勢而被教學廣泛采用。對于地理學科而言,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不止于此,它在對學生知識獲取、空間認知、思維訓練等方面也作用明顯。例如,在自然地理中,地球運動等空間動態的原理性內容往往是教學難點,限于學生的空間和思維能力,即使教師使用了一些傳統教具,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使這些三維空間運動和位置關系的模擬變得便利和直觀,能形象展示軌道運動與晝夜和四季變化的關聯,這無疑更有利于學生把握地理學內涵,發展空間認知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

2.改革作業形式

傳統的作業主要是學生復習鞏固知識、教師收集學生反饋信息的手段。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只注意了作業的復習檢測功能,忽略了作業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因此,教師要改革作業形式,布置作業時要選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作業的答案也不應總是唯一的,應有利于學生從多側面、多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例如,對于地域文化這部分內容,人教版的教材并沒有過多涉及,因此筆者布置了這樣的作業:通過搜集資料,對比江南水鄉文化區和新疆荒漠—綠洲文化區在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氣候類型與特征、農業生產文化(農業地域類型、主要農業部門、農作物)、飲食文化、民居文化、地方文藝等方面的差異,并繪制這些要素相互影響的知識網絡。

3.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地理學是在人類活動的基礎上產生并發展的。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與自然交往的日益廣泛與深刻,地理學科的實踐性日益顯現。因此,培養學生地理創新精神必須要注重地理教學的實踐環節,使我們的地理教學與自然相結合、與社會相結合、與現實生活相結合。

今年暑假,筆者所在的學校有師生前往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北極這樣的環境,以前只在書本中了解過,現在能親身感受,同學們發現了很多獨特的地方。有的同學看到北極柳,這是一種只有大約2厘米高,匍匐生長的柳樹,學生除了對它的生長環境與形態特征進行仔細觀察外,還采集了樣本,要在大學的研究室對這些樣本做進一步分子層面的探究分析。有的同學則對冰川水有了更直觀的印象,他發現那里的冰川并不是單純的白色,一般是有三種顏色:有很多氣泡時的白色,純凈的藍色和沾有泥土等雜物的黑色。他從海里撿起一塊冰嘗了嘗,冰塊的表層很咸,但內部是絕對純凈的水,沒有味道。他也取了樣本,要與常見的河、湖水做一對比。這些實踐無疑會促使學生從新的視角去思考,去發現,有利于創新精神的培養。

總之,地理創新精神的培養是地理教學的靈魂和核心,也是一個浩大的長期的工程。我們要著眼于地理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面向全體學生,不斷地去探索并實施新的方法,積累新的經驗,真正地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在教育中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 周侯辰)

猜你喜歡
精神作業思維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快來寫作業
拿出精神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作業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