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及其矯治對策

2015-05-05 15:47陳偉宏陳祥勤
道德與文明 2014年4期
關鍵詞:矯治道德感

陳偉宏 陳祥勤

[摘要]道德冷漠,一般是指人們的道德感、道德經驗或道德判斷的匱乏,它通常表現為道德敏感的喪失和道德判斷的擱置、道德意志或道德勇氣的缺乏,以及道義感或道德是非感的喪失。道德冷漠作為現代社會的道德癥候,是現代經濟的市場化、道德的功利化、社會的去道德化的結果,也是熟人社會解體、陌生社會形成、個體原子化發展的結果。針對現代社會的道德冷漠癥,首先,要重建公平正義的經濟社會秩序,奠定道德實踐的現實倫理基礎;其次,要將現代市民社會塑造為道德共同體,奠定道德實踐的公共性的社會基礎;最后,要探索“遠距離道德”的可能性,為現代社會的道德關聯進行理論奠基。

[關鍵詞]道德冷漠 道德感 矯治

[中圖分類號]B8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539(2014)04-0030-06

道德冷漠是我國目前全民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諸如良知、道德互助、信用或誠信、社會責任等一系列道德規范的缺失頻頻失守,作為社會規范、倫理秩序和個體品性之基礎的道德遭遇嚴峻的生存危機等,都是道德冷漠的具體表現。如何認識道德冷漠這一現代社會癥候,如何克服或化解現代社會的倫理失序、道德失范和人情淡薄等道德病癥,已成為我國倫理學理論研究和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道德冷漠的基本內涵和具體表現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于道德行為、道德事件或道德現象持冷漠、懷疑、無動于衷、拒斥、逃避或推卸的態度,即為道德冷漠。這種態度在人際關系中往往會造成諸如道德敏感性的喪失、道德關系的中斷、道德自律的匱乏和社會的道德失范等一系列消極后果。當這種態度彌漫為普遍的社會道德心態時,社會秩序的倫理或道德構建將會嚴重失靈。

(一)道德冷漠的基本內涵

道德冷漠,一般是指人們的道德感、道德判斷、道德意志或道德實踐勇氣的缺乏或喪失。作為一種特殊的道德經驗或道德感,道德冷漠所折射的是道德實踐在個體心理層面所遭遇的倫理困境,以及倫理在這一困境中的極端表現。作為一種社會化的心態,道德冷漠是扭曲的或嚴重畸形的社會倫理秩序在人的道德生活中的反映或表現。

道德感或道德經驗是以良知、正義或善等為核心觀念或基本轉換原則而生成的理性化的感受、情感或經驗,這種感性經驗已經內在地蘊含了道德性的權衡、善惡判斷和是非態度,因而它超越于本能層次的單純的生命感或生命體驗,是一種內含著道德或實踐理性判斷的高級的感受或情感經驗。

道德冷漠,作為道德感的喪失或缺乏,就是對正義或善等道德客體的感知或認知的缺乏,是對現實世界的道德判斷、道德情感和道德感受的缺乏。一個人一旦喪失了道德感或道德性的是非感,他就再“也不會相信善惡,正當與不正當以及值得贊揚和應譴責的兩分法”,不論是在個體還是在社會的意義上,道德對于他來說已經死亡,因而他在道德上也就變得冷漠、冷酷和麻木不仁了。如果整個社會都陷入了冷漠的道德心態或情境之中,那么這個社會的倫理秩序一定是出了大問題,致使人們普遍感覺到諸如正義、善、良知、美德或道德不再是現實性的了,因而對自身的現實生活也沒有多大意義和價值,當然也就喪失了在現實世界實踐的可能性。如此一來,整個社會便會陷入普遍性的道德失范、人性冷漠或倫理失序之中,人們在道德上感到普遍的無能為力、無動于衷或麻木不仁,這也就沒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二)道德冷漠的具體表現

道德感或道德性的感受或情感,乃是“道德信念、原則和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臟”。對于道德來說,首要的感受或情感就是在對正義或善等理念的感受和認知的基礎上而形成的諸如正義感、良知感、同情感、道義感、信任感和愧疚感或罪責感等道德性的感受或情感;而道德冷漠就是諸如此類的道德感或道德情感的喪失,它往往具體表現為正義感的扭曲、同情感的匱乏、道義感的缺位以及崇敬、虔減、羞惡、良心的不安和愧疚等感覺的喪失等。

首先,道德冷漠表現為道德敏感的喪失和道德判斷的擱置。所謂道德敏感,是一種道德性的認知或感知能力,是從現實生活中“發現道德問題”,對現實生活“進行道德考量”的能力。一個人如果缺乏必要的道德敏感,那么,他也就喪失了對于現實世界的必要的道德感受能力,喪失了對于諸如正確或正當、正義、善或良知的感受或體悟能力。與此相應,他在現實生活中也就缺乏伸張正義、鞭撻邪惡、踐行良善的能力或可能性,因而道德對于他來說也就失去了現實性、意義和規范性的價值。

其次,道德冷漠表現為道德意志或道德勇氣的匱乏。道德實踐內在地呼喚著對于惡的現象和行為進行判斷、辨別和抗爭等道德行為,真正的道德行為必然砥礪著真正的道德勇氣。正如康德在《永久和平論》中援引的一句拉丁諺語所說的:“你不可向惡讓步,而是要格外勇敢地去反抗它[tu ne cede malis,sed contra audentior ito]?!币粋€真正有道德的人必然是一個有道德勇氣的人,此之謂“仁者必有勇,有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道德冷漠所造成的另一個不良后果就是人們在道德實踐上的懦弱和怯懦,面對丑惡現象缺乏道義上的勇氣、意志和擔當精神,因而最終也喪失了作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可能性和資格。

最后,道德冷漠表現為道德的是非感和道義感的喪失。道德的是非感是建立在是非、善惡、正當與非正當基礎上的道德判斷。有道德,必然有道德判斷,此之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論語·憲問》)。所謂道義感,就是建立在道德性的是非判斷基礎上的一種個人對于他人、社會和他自身的不可推卸的責任、義務、正當性的道義或權利的感受或情感。而道德冷漠,或者因為道德無知,或者因為道德勇氣的匱乏,從而導致道義感和道德是非感的喪失,最終導致道德實踐上的消極和不作為。

因此,道德冷漠所導致的道德感的喪失、道德意志和道德勇氣的缺乏,以及道德判斷的擱置或道德實踐的不作為,往往會致使人們墮入阿倫特所說的“平庸之惡”,這種惡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思考,不思考是非善惡問題,既不思考自身,也不思考社會,從而喪失了與惡的現象進行抗爭的勇氣、行動和能力,甚至默許、縱容乃至參與現實社會中的非道德甚至反道德現象,導致社會和人際道德關系的隔膜、陌生化和孤獨化,導致道德關系的斷裂、道德自律的解體和道德規范的失效等一系列消極性的后果。

二、現代社會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

道德冷漠并不是單純的現代現象,前現代社會同樣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道德冷漠,只是到了現代社會,道德冷漠才與諸如現代市場、市民社會和國家所依據的法權倫理相匹配,成為一種普遍性的現代倫理情境。

(一)現代經濟的市場化邏輯:道德冷漠的經濟原因

在眾多關于道德冷漠、道德滑坡或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中,經濟生活的市場化邏輯以及由此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顛倒、異化和物性化,被視為道德的功利化和社會經濟的去道德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謂市場化邏輯,是指在一定的制度約束條件下的個人權利或利益的自由交易。自由交易,作為市場邏輯的核心與靈魂,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個人的利益、權利和自由的確立和制度保障;二是在自由交易的范圍內以不妨礙或不損害他人的權利或利益為限度。同時,市場的交換關系是個人之間權利的讓渡和交易。市場的這種建立在特定所有權基礎上的交易契約或交易關系,是一種“有契約形式的(不管這種契約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來的)法的關系”,是“一種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意志關系”。所以在市場化邏輯背后,體現的是個人在權利或法權意義上的自主、自由和平等,這是現實性的市場制度之所以能夠贏得現代性的倫理或法權道德辯護的深層理由。

市場化的經濟或功利化的邏輯與倫理的或道義性邏輯存在著根本的分歧。在這里,并不是說道德與利益是截然對立的或毫不相關的,而是說,一旦利益法則成為社會生活和制度安排的首要法則,那么,這個社會必然是不利于道德的養成和發展的。

首先,市場制度以及支配這一制度的利益法則,在根本上不利于以道義、義務或責任為自身之“絕對律令”的道德的生長?!爱斀裰袊牡赖聠栴},其直接誘因是在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把經濟利益的思維模式用到道德判斷和社會行動能力上?!币驗樵谑袌龌耐鯂?,利益或權利乃是最高的善。與現代市場、市民社會和國家相匹配的道德乃是功利性的法權倫理,而非傳統的責任倫理或美德倫理,同時,倫理也因此淪為一種基于利益法則的“道德算術”(邊沁語)。當倫理學的道義關系被徹底置換為經濟學的利益關系時,那種建立在責任、義務或道義基礎上的道德關聯和道德秩序就會日益被瓦解,同時,以此為基礎的道德感和道德經驗也就會漸趨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人與人之間“冷冰冰”的計算關系和基于利益法則的權利與自由的讓渡或單純的利益交換。

其次,市場交易邏輯背后人的自由、平等權利有可能被商品、貨幣和資本等價值形式所取代。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和昔尼克派”,商品世界是“天賦人權的樂園”,“那里占統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權和邊沁”。如果市場僅僅停留在對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承認或確證這一層次,那么,它的確能夠贏得現代法權倫理的道德辯護;但是如果人的自由、平等權利在市場化的邏輯下被兌換為產品或商品的自由、平等,問題也就出現了。因為在諸如商品、貨幣和資本等價值形式中,人與物之間的關系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顛倒,人的平等、自由和獨立性反而顛倒為相對于物的不平等、奴役和依附關系。

最后,在商品貨幣關系尤其是資本關系中,蘊含著人與人之間的剝削、奴役和不公正等危害道德生長的東西。在市場化的經濟體系中,當價值形式由商品、貨幣進展到資本形式時,資本這種積累的“增殖性”商品就可以雇傭、剝削和奴役“轉化為勞動力”的商品,奴役勞動者繼而奴役人本身,這時,諸如雇傭、剝削、奴役、不平等和依附都出現了,而同時,經濟關系的商品化、貨幣化和資本化——簡言之就是市場化——必然導致資本邏輯對經濟、社會和自然領域的殖民化的統治、支配和管轄(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批判的資產階級社會),甚至將整個社會撕裂為資產者和無產者之間的階級對抗,以及資本轄制下的社會對自然和人本身的普遍對抗,從而最終導致社會公正的徹底喪失。

當一個社會被功利化、市場化或資本化的邏輯所宰制時,就不利于道德的生長和發展。因為在這樣的社會中,道德關系已經蛻變為功利關系,倫理原則被還原為利益原則,必然會導致社會喪失正義或善等美德,從而也喪失那種旨在實踐正義或善的道義性的倫理或道德生活。

(二)現代社會的個體化趨勢:道德冷漠的社會原因

現代社會的個體化和原子化的發展趨勢及陌生化社會的形成,是道德尤其是傳統美德消逝的根本原因之一。

首先,現代化的產業分工導致個體的孤立化,致使人們的道德感“缺失”?,F代分工對現代經濟和現代社會的貢獻是無法估量的,但是推向極致的現代分工對那種訴諸共同體或傳統社會的道德生活的損害也是非常嚴重的。發達的分工體系在“解放人”的同時也在“奴役人”,使得個人不得不從屬于龐大而精細的分工體系。用雅卡爾(A.Jacquard)的話來說,就是發展到極致的分工同時也制造了“孤立的個體”、“殘廢的個體”、“失望的個體”?,F代社會造就的這種孤獨的、失望的或殘廢的個體阻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阻斷了與他人和社會的道德關聯,從而造成了個人道德感的“缺失”。

其次,理性化的科層組織導致個體的原子化,致使人們的道德感“鈍化”?,F代社會的微觀或中觀組織,不論是政府還是商業機構,抑或其他的公共或私人機構,其根本的組織形式是科層制的或理性官僚制的。這種理性化的科層組織“已成為主導性的組織制度,并在事實上成了現代性的縮影”。在這里,個體行為的最終依據不是個體的良知,而是組織的紀律與規章,紀律、規則和規章是組織行為之正當性的保證,個體只是執行組織規則或規章的無機性的部件,他本身的道德自主性被剝奪了,不再是道德責任的主體。理性化的科層組織最終會將人訓練成“不執行(或不相信)他們自身的道德判斷”的原子人。

最后,陌生化的現代社會導致個體的封閉化,“窒息”了人們的道德感?,F代生活是在城市文明中展開的,正如英國社會學家鮑曼所說的:“不是所有的城市生活都是現代生活,但是所有的現代生活都是城市生活?!倍鞘猩钍怯赡吧私M成的。在這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陌生的,陌生人之間的交往是匿名的,城市本身構成了陌生人得以交往的一致性的、規則化的、冷漠的和中性的生活環境。在陌生人之間的交往和生活中,個人局限于封閉的自我空間中,可以完全享受沒有道德監控或道德約束的個體自由,個體的道德自律大大弱化了;同時,由于陌生人之間的關系是漂泊不定的,因而很難進一步建立具有道德承諾的社會或倫理關聯。這樣,陌生人所組成的城市生活也是一種“道德貧乏的生活”。

三、道德冷漠的矯治對策

道德冷漠,如果作為停留在個體層次的偶然現象,那么,它無非只是單個人的道德感的喪失或道德經驗的匱乏,但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則是社會的倫理失序或道德失范在人們道德生活中的反映。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德冷漠作為現代社會所流行的倫理心態,反映的是道德在現代社會所遭遇的生存空間的困境。

人是社會性的存在物,必須在與他人和社會的倫理關系中展開自己的生活,而道德冷漠所否定的就是人的社會性以及社會的道德性。如果一個社會無法在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建立起道德性的關聯(而非單純的利益性或權利性的關聯),那么,這個社會便喪失了道德規范發揮作用的基礎;如果一個社會的所有個人都將他人視為道德上漠不相關的路人或陌生人,甚至視為薩特所說的”他人即是地獄”(薩特,《禁閉》),那么,這個社會所塑造的人性在道德上就將陷于沉淪。從這個意義上看,道德冷漠表面上是某種形式的道德感或道德經驗的喪失,但從根本上看,它是對于人性和人的社會性的道德否定。針對現代社會的道德冷漠及其所反映的人性或人的社會性的沒落,必須有相應的矯治措施,使得道德——與政治、國家和法——道——成為社會得以健康運行的不可或缺的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

(一)構建公平正義的經濟社會秩序,奠定道德實踐的現實性倫理基礎

要克服現代社會的道德缺失或道德冷漠現象,應當著力構建公平公正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為道德實踐奠定現實的正義或善的倫理基礎。唯有在正義的社會秩序中,諸如美德與幸福、道德與功利、倫理與現實之間才能實現最大限度統一。

道德作為社會性的倫理實踐,不僅關系到個人自身的善,而且關系到他人的善,關系到如何由個人的善過渡到他人的善,而能夠滿足這種倫理或道德實踐之要求的美德只能是公正或正義,而不是利益或者為利益所限定的權利或法權。因為如果將利益或權利視為道德的最高善,那么,個人的善因為利益或權利的封閉性也就無法過渡到他人的善。從這個意義上說,正義或善在本質上是超越利益或權利法則的。亞里士多德在談到正義時說道:正義乃是“一種完全的美德”,是“一切美德的總匯”,所以,“正義不是美德的一個部分,而是美德整體;相反,非正義也不是邪惡的一個部分,而是邪惡夠體”。因為如果一個社會有了正義這一美德,那么,人們就不僅能夠道德性地對待自身,而且能夠道德性地對待他人和社會,這個社會就能夠在個人與其自身之間、個人與他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建立起道德性的關聯。如此一來,道德性的規范或約束對于個人和社會就會具有現實的可能性和價值。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羅爾斯才將正義視為一個社會的首要價值。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道德必然與利益或功利發生關聯。道德或道義與利益或功利之間與其說是一種理論性的關系,毋寧說是一種道德與社會之間的實踐性關系。在古典倫理學中,利益原則(更多地以快樂或幸福的形式出現)作為諸善之一,一定要與其他形式的善(如美德)相統一,道德或倫理實踐才具有現實的可能性。換句話說,道德或美德如果不能導致任何意義的好處、利益或幸福(當然幸福在更高的意義上從屬于那種統攝一切美德的至善),那么它也就喪失了自身的價值,正如馬克思所說,“正確理解的利益是整個道德的基礎”。因此,一個正義的社會必然也是一個能夠在道德與利益之間、美德與幸福之間、義務或責任與權利或自由之間建立并實現最大限度的統一的社會。

構建公平公正的社會經濟秩序,就是要從根本上尋求解決或化解諸如資本、資本化或資本主義對現代經濟社會的支配或統治所導致的諸如剝削、奴役、不公正等問題,為現代人健康的社會道德生活奠定正義或善的倫理基礎。

(二)塑造以美德倫理為支撐的道德共同體,構筑道德實踐的公共性社會基礎

社會對于個體的道德意義,在于建立個體之間的道德關聯,從而為個體的道德實踐拓展社會化的空間,也為社會的道德規范奠定個體性的生活基礎。道德之于社會發展的意義或價值在于,道德規范相對于法的規范來說,對社會和個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而法的規范可以視為社會的底線道德或最低限度的道德。

現代社會的個體化(個體的原子化、封閉化和陌生化)的生存狀態,給市場、市民社會、政治社會和國家的道德建設帶來了根本性的難題。為了矯治現代社會的個體化趨勢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道德缺失、道德失范和道德冷漠問題,有必要發掘市民社會中的道德資源,構建團結合作的市民社會,將市民社會建設成為一個道德共同體,從而為現代人的道德生活奠定公共的社會化基礎。

市民社會(又譯“公民社會”)是指建立在國家和社會的區分基礎上的既獨立于國家又受到國家和法的秩序保護的社會領域,作為經濟或社會概念,它與市場相關聯,作為政治或法權概念,它又與市場相區分。在這一社會中,市民或公民在人格上是獨立的;在倫理關系上是自由的,市民或公民的這種獨立性和自由是現代國家對于個體的政治性確認、尊重和認同;同時,在公民的獨立性和自由的基礎上??梢赃M一步形成現代意義上的政治和道德共同體,在這一理想的共同體中,享有自由和獨立性的公民既是社會治理的對象,又是社會治理的主體。所以,盡管現代意義上的市民或公民社會與現代城市、工商業、市場的出現有著歷史性的關聯,曾一度指稱那種為市場、資本和工商業所轄制的與公共性的政治或國家領域相區分的私人化的經濟或社會領域,但是隨著市民或公民社會的發展和成熟,其政治和法權內涵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倫理和道德內涵也日益彰顯,成為與市場(以及家庭)等私人領域相對應的公共領域。

然而,與現代市民社會相匹配的倫理是法權倫理,在法權倫理語境中,規則取代美德、自由取代責任、權利取代義務成為現代社會的道德基礎,因而,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所使用的道德語言也就只是一個支離破碎的“道德傳統”所遺留下來的斷片殘章,社會所展現的形象無非是個體性的利益或權利的競技場。所以,如果要使市民社會獲得道德性的內涵,那么,對這一社會的規范或倫理要求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利益或權利的層次上,因為倘若僅僅停留在權利的層次,那么,個體的自由、平等和獨立性就很可能被稀釋為單純的利益,而道德、政治和法權意義上的市民社會就會被稀釋為經濟或社會意義上的市場,因此,對這一社會的規范或倫理要求要上升到道義或義務的高度,將這一社會建設成以美德倫理或責任倫理為支撐的道德性的共同體,惟其如此,個人與自身、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道德性的聯系或關聯才可能真正建立起來,個體的道德實踐才具有現實性的基礎。

(三)探索“遠距離道德”的可能性,擴展道德實踐的空問

矯治現代社會的道德失范或失序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冷漠問題,需要構建公平正義的經濟社會秩序、塑造以美德倫理為支撐的道德共同體,但是對社會秩序、制度、規則或規范的總體性構建不能僅限于經濟、利益或法權的層次,還必須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同時,社會的道德規范、道德約束或道德實踐也不能僅限于自由、權利或法權的層次,還要上升到責任、義務或道義的高度。惟其如此,才能在發掘既有的倫理資源或道德傳統的基礎上,探索新的道德理論和道德實踐路徑的可能性。

傳統的熟人社會中成長起來的道德——表現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道義性的約束或規范——在本質上是一種“近距離道德(morality of proximity)”,這種道德隨著倫理關系半徑或距離的“增大,對他人的責任就開始萎縮,對象的道德層面就顯得模糊不清。直到兩者達到消失點,并逸出視野之外”。在這種道德的基礎上,當倫理義務推到遠距離的陌生人時,就會遇到它的道德極限或道德邊界,因而,憑借這種“近距離”的傳統道德,無法在現代社會有效建立起普遍的人際性的乃至代際性的道德關聯。因為現代社會恰恰是以城市文明為輻射的陌生人社會,加之傳統熟人社會的解體,使得那種以親情、血緣和鄉村環境為倫理半徑的傳統道德也相應萎縮;同時,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或關聯主要由基于個體性的利益或權利法則進行規范和調節,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和政治社會所看重的支配性道德是功利的或法權的倫理,而非義務的或道義的倫理。要在現代社會中重建人與人之間的普遍性的道德或道義關聯,提升道德或道義對于個體的自我約束性和對于社會的規范性價值,僅僅借助于傳統的“近距離”倫理是不夠的,而是有必要探索一種“遠距離道德(morality of distance)”的可能性,“遠距離道德”要求人們對在時間、空間上遙遠的他人肩負起倫理的道義或責任。倘若這種“遠距離道德”在理論上立得住、在實踐中可行,那么,就能夠在現代社會建立人際和代際的普遍性的道德關聯或道德網絡,讓現代人的道德實踐走出諸如個體性、利益或權利等狹隘的半徑所劃定的封閉性的倫理空間,真正擴展到他人、社會、代際性的歷史乃至自然領域之中。

責任編輯:楊義芹

猜你喜歡
矯治道德感
論美感與道德感的關系
外媒:研究證明狗和猴子跟人類一樣有“道德感”!
道德與現代性啟蒙
學生厭學心理的矯治探究
文言文教學之流弊及矯治
下頜打開度受限智障兒童矯治的個案研究
農村孤僻學生學習心理障礙與矯治分析
論哈奇森的道德感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