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教學之流弊及矯治

2016-10-08 22:17
語文教學之友 2016年9期
關鍵詞:矯治文言文教學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難點,其難在于教師如何在課堂上開展教學,本文試從三個方面探討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 文言文教學;精微化;流弊;矯治

在一次區域內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中,三位教師執教了《蘭亭集序》。在各自的課堂教學中,執教老師借用多媒體、學案對課文的字詞句進行了拉網式的梳理,不少學生還當堂背誦此文。在一片叫好聲中,我另有看法,因為我發現其中蘊含著當前文言文教學的一些流弊。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教學在低層級徘徊。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高度重視對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基礎知識的梳理。應該講,這是文言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但不應該是全部。從平時的交流中,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高考中文言文閱讀理解的分值較大,在基礎年級就應該強化文言基礎訓練?!边@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因為高考只考文言實詞、虛詞、翻譯、文意梳理和內容概括。殊不知,文言文本也是一個整體,除了文言基礎知識之外,它里面還蘊含著更多豐富的營養。置這些好東西于無視,真是得不償失。

2.過分遷就學生基礎。談及過多開展文言基礎知識教學的緣由,不少教師這樣解釋:“學生文言基礎薄弱,只有通過課堂的強化,才能促使他們理解文意,繼而汲取更多的文本營養?!边@是個好理由,因為相對于現代漢語而言,學生的文言儲備不足,對文本的理解大多借助課文下面的注釋完成,還沒有上升到自主閱讀、理解的高度。但是,如果過多執著于這些基礎訓練,就近乎遷就學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長期如此,學生會出現“營養不良”狀況,甚至對文言文產生抵觸情緒。

3.教師尋找惰教借口。毋庸置疑,文言文教學比較困難,要想教好需要教師傾注大量心血。對于教師而言,對文言基礎知識的把握相對容易。授課之時,不少教師在這方面可謂游刃有余,得心應手。至于文本背后的思想價值、審美追求等,則是相對難以把握的,并且讓學生接受是比較困難的。于是,不少教師漠視文言基礎知識之外的文本教學。如對于《蘭亭集序》一文的教學,有教師談及王羲之對生死的認識,但更多的只是結論性的公布,至于為何有這種觀點則直接忽略。

這樣的文言文教學自然是畸形的、殘缺的,語文園地的探行者們必須對這些流弊進行深思,探究對策?;诖?,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給出三點針對性的做法。

一、開展多層級教學

正如對事物的認識需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一樣,課堂教學也需要經過一個由低級向高級逐漸遞進的過程。就文言文教學而言,對實詞、虛詞、文言句式、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的梳理無疑處于整個教學的最低層級。為此,僅限于整個層級的教學都是低級乃至殘缺的,不利于學生知、情、意、行等素養的和諧與融通。以《蘭亭集序》為例,除了理清“是”“所以”“信”“之”等詞語,“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等特殊句式,“觴”“一”“齊”等詞類活用現象之外,還有更高層級的教學任務需要完成。進入文本內容的賞鑒和探究是這篇文章教學的更高層級,這其中又包含幾個層級。第一個層級是對蘭亭集會盛況的描寫,既要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從高、遠之處向低、近之處過渡的角度變換技法,也要引導學生品鑒作者了無痕跡的融情于景的寫作手法。第二個層級是體會作者由宴會之樂轉向人生之悲的思緒,繼而品味其對人生多苦短、盛況不常有的感慨。第三個層級是結合東晉時期的時代背景,體悟作者對當時士子們傾向于老莊虛無、清淡之風的否定,透析作者與眾不同的積極入世的態度。第四個層級是對文風的欣賞,讓學生在對全文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經過反復誦讀,品鑒本文語言之清新、行文之樸素,領會其對當時文風的引領作用。

二、助推跳躍式學習

學習是一門學問,具有其內在的規律。如果單純進行文言基礎知識學習,無異于讓學生在原地踏步。時間久了,學生自然會累、會煩,進而厭棄學習?,F代心理學中有一個“跳一跳,摘桃子”的理論,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樣,教師需要做的是精準界定其“跳”的高度。如果學生文言根基較差,則引導其學習文言語法,加強基礎積累。如果其根基比較好,則引導其盡量脫離注釋,直接理解文言語句。如果學生根基牢固了,則要選擇更高層級的任務驅動其起跳。例如,在《蘭亭集序》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選定一個或更多個層級的學習目標,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寫景的手法,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宇宙的永恒與人生短暫的關系,還可以引導學生針對生與死這個話題暢談自己的認識……不管哪一種學習,最終都要指向于推動學生向更高層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目標躍進。

三、開展精微化教研

毋庸諱言的是,當前學校的語文教研氛圍整體不夠濃厚,教研的水平也亟需提高。為什么會出現本文之初提及的整體在低層級水平教學的狀況?一個不能回避的原因就是文言文教學的研討和實踐脫節。文言文到底應該怎么教?這是每一個語文教師都必須直面的課題。這當中,語文教師的繼續學習是重中之重的任務。實際上,在求學期間,不少語文教師的文言基礎就不敢過多恭維。從教之后,語文教師大多是借助參考書、文言工具書完成了對文本內容的梳理。之后,在課堂教學中就不免出現生硬傳授的現象,至于學生能否全盤接受和有效消化,教師們很少考慮。如果出現異常,他們會將更多的責任推向學生,指責其基礎不牢、學習不用功。很明顯,這些教師缺少一種“內省”習慣和精神。就教學而言,教師的“單打獨斗”自然有弊端,甚至會敗得一塌糊涂。這就需要教師們發揚“三個臭皮匠”的精神,在明晰個人專業提升要素的基礎上,集體確定教研組的教學研究課題,并開展精細化的研究工作。例如,確定本校文言文教學研究課題,排查學生文言整體水平,認清教師文言素養的現狀,選定由言向文轉變的方向,開設研討課、專家示范課,開展專題研討活動,在學習、實踐和反思中切實提升個人和集體的教研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文言教學課題的確定方面,鼓勵在教研組大課題的引領之下,個人結合實際,選定個性化研究微課題。然后,充分依靠學生,共同解決師生教與學的雙向難題。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存有不少弊端甚至有擴大之趨勢。為人師者不可無視這流弊,應當充分發揮內省精神,先提升自身的文言素養和文言教學素養,幫助學生克服怕學文言文的心理,引領其發現文言語言之美、文言文本內涵之美,不斷助推學生實現漸進式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海洋.以今度古—文言文教學藝術一得[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5,(6).

[2]劉亮,劉運.文言文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本[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5).

[3]儲名方.關于文言文教學策略的思考[J].現代教學,2010,(9).

作者簡介:許曉嵐(1985— ),女,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猜你喜歡
矯治文言文教學
學生厭學心理的矯治探究
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鄉土文化資源 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新課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探析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讓文言文教學迸發思維的火花
下頜打開度受限智障兒童矯治的個案研究
農村孤僻學生學習心理障礙與矯治分析
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及其矯治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