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拔火罐 小病不求人

2015-05-14 20:47陳曉琨
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 2015年11期
關鍵詞:俞穴風門棘突

陳曉琨

生活中,很多人對于拔罐療法的認識還停留在“祛濕”的層面上,古代醫家在治療膿腫時,經常用它來吸血排膿。后來,由于不斷改進方法,拔罐療法有了新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治療范圍。以初秋的常見病為例,“秋乏”、感冒以及腹瀉、便秘等胃腸道疾病也可用拔罐療法治療。

感冒

秋天氣候變化異常,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發季節。特別是當環境通風不好時,感冒容易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老人、小孩更是秋季感冒的易感人群。

在感冒早期,可用大椎穴(取穴時低頭正坐,該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肺俞穴、風門穴(風門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與第三胸椎間的中心,旁開二指寬處)等穴位進行拔罐療法。

秋乏

暑天結束后,早晚溫差增大,且秋高氣爽,但是身體會出現各種不適,一些潛伏在夏季的癥狀會出現,機體也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秋乏”。

當“秋乏”揮之不去時,不妨試試在肺俞穴(取穴時一般采用俯臥姿勢,該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脾俞穴(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二指寬處)、腎俞穴(位于人體的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二指寬處)等部位做“走罐”或者“閃罐”手法。但以上手法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老人在家中切勿胡亂操作。

胃腸不適

每逢入秋,很多老人都會開始各種進補,務求在寒冬來臨前貼好“秋膘”。但老人本來就消化功能欠佳,如果進食太多補品,胃腸道會不勝負荷,出現腹脹、腹瀉或便秘等不適。

此時,可選擇脾俞穴、胃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二指寬處)、大腸俞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二指寬處)和天樞穴(臍中旁開2寸)來拔罐。

留罐時間不宜過長

醫生提醒,拔罐也有不少注意事項,尤其是有糖尿病的老人,“留罐”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人的“留罐”時間在10分鐘左右,但糖友“留罐”5分鐘就足夠了,以免造成皮膚破損。拔罐時要做好保暖措施,上好罐后,立即用毛巾蓋好裸露部位。但有血壓不穩,或者低血糖的老人,就最好不要拔罐了。最后,如果對拔罐的手法不熟悉的人,也不能自行胡亂拔罐。

猜你喜歡
俞穴風門棘突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變異1例
針刺聯合背俞穴埋線治療陰吹驗案
搓腰
——壯腎
用腦過度揉揉后腰
中醫推拿法提高寶寶免疫力
雙柳煤礦新型風門閉鎖裝置應用及改進
風門聯鎖裝置在礦井生產中的改進與應用
雙向減壓風門在圪堆煤業的技術應用研究
棘突捶正法治療脊柱病經驗
耳尖結合背俞穴針刺放血治療粉刺肺經風熱證32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