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涯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初探

2015-05-30 11:28趙娣金星彤
學理論·中 2015年9期
關鍵詞:生涯教育就業能力課程體系

趙娣 金星彤

摘 要:生涯教育是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途徑,因此構建有效的生涯教育課程體系對于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為提高高等教育中教學課程的實踐效果,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就業,應樹立生涯教育理念:明確生涯教育課程定位;確定生涯教育體系內容;構建生活教育課程培訓系統;構建生涯教育課考核、評價系統。

關鍵詞:生涯教育;課程體系;大學生;就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6-0148-02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日益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而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之窘境的原因,究其根本,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源于國內外經濟形勢欠佳而帶來的就業需求減少;另一方面源自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后所帶來的大學畢業生供給數量的激增,以及供給質量與需求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已經倒逼我國高校教育改革必須加快步伐,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戰略性問題就在于建立高等教育生涯教育課程體系。著眼于教學相對寬松自由的高等教育,能否客觀評估現有教育課程定位與授課效果之間的關系,課程內容設置與實用價值之間的關系,通過生涯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解決生涯教育有效課時不足、教學手段單一、課程輻射面狹窄,缺乏全程梯度教學的問題。生涯教育蘊含“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站在自我發展、角色發展、終生發展視角審視就業,它是一個動態的系統過程,從關注職業到更加關注大學生自身[1]。它不僅有助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了解自身的個性與特點,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能力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2];還有助于大學生了解社會與就業,幫助大學生價值實現和自我發展。因此,構建完善的生涯教育課程體系,將學業與職業完美結合,是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對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樹立生涯教育理念

大學生的生涯教育規劃包括職業規劃和學業規劃,職業規劃是對未來的工作做出全面的計劃,學業規劃是對學習做出的具體安排。前者決定了未來的擇業方向,而后者是實現前者的基礎。系統化的生涯教育理念就是要將職業規劃和學業規劃相結合,將就業教育融合大學教育之中,不僅重視學生學習能力,還要在市場的大背景下,強調學生的持久發展能力。生涯教育理念從學生角度出發,重視學生深層次的勝任特征,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學會做人、做事。高等教育應轉變批量培養的模式,樹立生涯教育理念,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形成個體差異的輔導觀、動態發展的全程觀,以促進大學生全面自由的發展。

二、明確生涯教育課程定位

生涯教育課程的科學定位關系到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效果和素質結構的合理,要實現科學定位,首先保障“雙基”,即基本知識和基本概念。二者是學生今后具備崗位遷移能力的基礎,無論如何改革,基本知識理論都不會變,因此要確保其準確性和完整性。在生涯教育課堂教學中,重視教材的選取,創新授課形式,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概念。其次,掌握“雙技”,即專業技能和通用技能?!半p技”的掌握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實現。參加大學生創新競賽、創建創業基地、舉辦職場模擬大賽、提供就業形象大使崗位等。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鍛煉了自己,還增加了與企業接觸的機會,真實的感受社會的需求,增強自信心和進取心。再次,堅持實踐第一,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之后就要將其融入實踐中去,學??梢岳檬罴贂r間開展“小學期”,為學生提供具有專業背景的實習崗位。同時,鼓勵學生參與生涯人物訪談等教育實訓活動,真正將生涯教育融入職業環境中。最后,實現“柔性”教育,學校就業中心應下設咨詢中心,為學生個體、團體提供咨詢服務。同時支持微信、QQ、郵件等現代化咨詢方式,為學生提供差異化的教育引導。

三、確定生涯教育課程體系內容

根據上述課程設計理念和課程定位,結合高校發展實際,探索性地構建生涯教育課程體系的基本內容。

(一)大學一年級階段——自我評定:轉變角色、了解專業、激發動力

1.理論課程設置。入學教育:介紹專業和社會需求情況,了解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方式。生涯教育的通識理論:大學生角色轉換、應具備的能力素質、成長成才等。引導學生形成職業生涯規劃觀念和職業理想。就業、創業教育:就業指導包括勞動力需求分析、職業禮儀、招聘實習信息搜尋等內容;創業指導側重于觀念的引導、挫折意識培養。性向測試:根據霍蘭德職業類型測試和卡特爾人格特征測試等成熟量表測試學生的興趣愛好、能力、性格等,并通過軟件分析將結果反饋給學生,使學生對自己的個性特征有所了解,益于后期“樂業”而不僅是為謀生而“從業”。

2.實踐課程設置。實踐課程主要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社團舉辦的各項活動,鍛煉其綜合能力,活動結束后要求學生寫出心得體會,總結自己的優劣勢;定期舉辦優秀畢業生座談會、優秀創業者的專題報告等活動,通過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形成就業和創業意識,擬定生涯計劃。

(二)大學二年級階段——職業探索:職業定位、術業專攻、參與實踐

1.理論課程設置。專業知識:確定專業興趣、專業課程學習、職業道德培養、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培訓等。心理教育課:就業認知、情緒調節、職業適應性、壓力調適、職業價值觀等內容,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就業、創業核心課程:溝通能力、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管理能力,以及相關創業所需專業知識的講授。綜合素養培養課程:通過學習文學、哲學、法學、禮儀、藝術等塑造學生人格、氣質、修養;拓展專業類課程教學,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尤其重視外語和計算機等方面的培訓。

2.實踐課程設置。德育實踐:通過素質拓展、義工活動、參加運動項目及其他各類文娛活動等,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和意志品質。專業實踐:幫助學生開展職業調研,幫助學生找到適宜其發展的職業定位。明確目標行業、目標崗位,組織學生對其選定行業的三十個樣本進行工作拜訪,增加對目標行業、崗位的了解,明確職業目標。每人完成一次生涯人物訪談,寫出訪談心得。社會實踐:修訂生涯計劃。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各類國家、省級大賽,以比賽提高理論應用能力;學生還可以通過勤工儉學等實踐適應社會。學校主動加強與社會的深度合作,校企聯合產學一體,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

(三)大學三年級階段——職業嘗試:鍛煉能力、夯實基礎、優勢發展

1.理論課程設置。專業知識課程:專業知識高級進階、科研能力、文書寫作、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法律知識等?!败洝奔寄芘嘤栒n程:溝通設計、問題解決、信息綜合、任務決策、團隊合作、組織與領導、研究與創新等[3]。

2.實踐課程設置。德育實踐:同第二期德育實踐。專業實踐:完善大學生校外專業實習培訓基地,按照專業大類對實踐內容進行優化設計,致力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素質;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通過職業規劃大賽、職場模擬大賽、創業大賽等讓學生了解生涯教育的意義。鼓勵學生與校友和優秀畢業生交流,學習其成功經驗;建立新型的就業基地,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及對員工的能力要求,對有意向到本單位就業的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專項培養,提前發展職業生涯;開展職業實習、實習心得分享活動等。社會實踐:有步驟地完成生涯計劃。開展團隊訓練和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加強與培訓機構的合作,鼓勵其在本校內開展就業考試、研究生考試、出國考試的考前輔導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

(四)大學四年級階段——職前培訓:解讀政策、開展創業、實戰訓練

1.理論課程設置。通過“就業講座”和網絡服務平臺,讓學生了解最新的就業政策與形勢。求職技能:包括如何尋找符合個人職業選擇的就業機會;怎樣準備自薦信和求職簡歷;如何應對各種招聘面試;怎樣準備求職材料;怎樣與職場人士建立聯系和進行交流;如何進行求職過程的經費開支預算。創業指導:專家教師指導,優惠政策解讀,幫助有創業意愿的學生開始創業項目,從工作室開始培育創業苗圃。

2.實踐課程設置。德育實踐:職業道德案例分析、社會問題辯論、基于“零號病人”的同理心培養。

以上課程安排建議將實踐課程全部納入選修課程體系,共48課時,平均分配到前六學期,合計12學分;課程規模限定為四十人左右的小班授課。

四、構建生涯教育課程培訓系統

生涯教育課程培訓系統中,教師的師資水平和授課方式是決定課程培訓效果的關鍵。教師是課程的講授者,是學生成長的協助者,是構建基于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生涯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者。那么,如何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增強課程培訓效果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一是重視教師隊伍多樣化建設,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經驗不同的授課教師。二是嚴格進行教師選拔。儲備教師在真正走上講臺之前,必須經歷系統培訓,需要有一定的業界背景。三是重視教師培訓。選送工作經驗豐富的教師和主管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參加生涯規劃課程師資專題培訓,校內也可自主開展此類專題培訓,或在“中國職業指導教師網”購買教師學習端口供教師學習。

五、構建生涯教育課程考核、評價系統

傳統的教育考核方式主要以理論考試為主,很難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了構建適合本課程的考核方式,將取消理論考試,學生成績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日常表現;第二部分:教學實踐活動;第三部分:個人需要根據所學理論知識以及階段性培養成果,不斷修訂完成《生涯規劃報告》,由輔導教師評定。除此之外,為了對課程和教學效果進行全面評估,還需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定性評估結果主要來自于學生參加生涯教育課程前后的對比和學生給出的一些評價和建議。定量評估需要采用專業的標準化職業量表,運用CDDQ與CDMSE對學生進行課程的前后測對比,通過數據說明學生各個維度的變化,總結出問題,反饋給學生,并給出建議。

高校生涯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是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舉措。學生、高校、社會都是生涯教育課程體系構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最終達到大學生與就業、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宏如.基于提升就業能力的大學生生涯發展教育體系的構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2]鐘谷蘭,楊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張東艷,王艷偉,劉鴻高.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以云南農業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3(8).

猜你喜歡
生涯教育就業能力課程體系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校園心理劇在中學生涯教育中的應用的案例分析
強機制 重課堂 多踐行
且行且思考
生涯中的選擇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