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銀行,打造差異化服務的銀行

2015-05-30 10:48沈艷
品牌傳播 2015年7期
關鍵詞:網商高學歷認知度

沈艷

從201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指導意見》(即“金十條”)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并于2014年3月公布第一批民營銀行試點名單,民營銀行的發展正式拉開序幕。隨著2015年6月25日浙江網商銀行的開業,國內首批5家民營銀行在天津、上海、浙江、深圳完成開門營業的第一步畫上了句點。面對現有銀行業日趨激烈的競爭壓力,民營銀行也紛紛以差異化、特色化作為自己的發展方向。那么,作為個人用戶,普通民眾如何看待民營銀行?他們是否有意愿去民營銀行辦理業務?他們對民營銀行是否存在一些顧慮?

對此,零點于2015年6月對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成都、武漢和西安等7座城市總計851位受訪者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對民營銀行的態度。通過對851位民營銀行客戶/潛在客戶的調研,我們發現,受訪者對民營銀行的認知度還不高,58.4%的受訪者表示聽說過民營銀行;超五成受訪者表示未來有意愿使用民營銀行的產品和服務;但是受訪者對民營銀行依舊存在較大的顧慮,主要在民營銀行系統安全性的顧慮(62.5%)和對民營銀行資金實力的顧慮(52.1%)。

受訪者對民營銀行總體認知度不高

在第一家民營銀行正式營業近4個月后,受訪者對民營銀行的認知度還不高。本次調研顯示,58.4%的受訪者聽說過一家或以上民營銀行,但41.6%的受訪者表示沒有聽說過民營銀行。

在首批五家民營銀行中,浙江網商銀行是受訪者認知度相對最高的民營銀行,溫州民商銀行緊隨其后。在聽說過民營銀行的受訪者中,34.5%表示聽說過浙江網商銀行,這一方面說明浙江網商銀行在受訪者中相對較高的認知度,另一方面,或也與調研期間正值浙江網商銀行正式營業相關宣傳相對集中相關;另外,30.0%聽說過民營銀行的受訪者(58.4%)表示聽說過溫州民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22.6%)位列第三,而受訪者對前海微眾銀行(12.1%)和天津金城銀行(8.8%)的認知度相對較低。

高學歷群體對使用民營銀行服務的意愿度更高

隨著民營銀行的逐漸開業,公眾對民營銀行的使用意愿度也是一個重要的關注層面。本次調研顯示,超五成受訪者表現出對民營銀行產品和服務的使用意愿(肯定會使用和可能會使用),說明受訪者對民營銀行持有相對開放的心態。

對比受訪者的受教育程度,我們發現,受訪者學歷越高,使用民營銀行產品和服務的意愿度越高,碩士及以上受訪者表示未來有意愿使用(肯定會使用和可能會使用)民營銀行產品和服務的比例達65.1%,遠高于其他群體,這或與高學歷人員較高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對新事物較強的接受能力相關。同事,高學歷人群由于其具有相對寬闊的視野,更容易成為群體的意見領袖,因此,對于民營銀行來說,在運營拓展初期,高學歷^群是值得關注的一個群體。

存取款、理財等基礎業務仍是受訪者的主要關注點

對于個人用戶來說,如果未來使用民營銀行,存取款業務(41.4%)和理財業務(38.3%)等基礎性個人業務仍然是個人消費者的主要關注點,遙遙領先于其他業務類型,這或也與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對基礎性業務的需求量相對較大相關;而消費者對使用民營銀行外匯業務的意愿度相對較低(4.6%),一方面可能與消費者對外匯業務的總體需求量有關,另一方面,外匯業務是傳統銀行的優勢業務,也符合民營銀行差異化發展的思路。

民營銀行產品和服務準入門檻低是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因素

從民營銀行最初差異化、特色化的定位,民營銀行在目前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不斷探索自己的生存之道,傳統銀行涉及較少的業務領域和客戶是他們的關注重點,同時,五家民營銀行也都朝著自己的“個性化”路線發展。

在有意愿使用民營銀行產品/服務的受訪者(51.8%)中,超五成認為民營銀行產品和服務的進入門檻會較傳統銀行更低,比如認為個人理財、小微企業貸款等業務的獲取較傳統銀行的難度更低,這也與民營銀行較傳統銀行的差異化定位息息相關,傳統銀行關注較少的業務類型和長尾客戶正是民營銀行的優勢所在。民營銀行更加方便快捷(42.4%)也是民營銀行對消費者的重要吸引點,這與民營銀行線下網點較少大力發展線上業務有關,尤其是浙江網商銀行和前海微眾銀行均為純線上銀行,大量線上業務的開展使得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享受銀行服務。同時,民營銀行具備的一些特色服務(39.7%)、受療者認為民營銀行服務更好(37.6%)以及費率更低(34.2%)也是民營銀行對普通個人消費者的主要吸引點。

民營銀行系統安全性和資金實力是消費者對民營銀行的主要顧慮

民營銀行的“民營基因”也決定了民營銀行與傳統銀行天然存在一定差異。本次調研發現,消費者對民營銀行的系統安全性普遍存在顧慮(62.5%);而民營銀行由于其沒有國有法人控股,消費者對民營銀行資金實力的顧慮(52.1%)也是阻礙其使用民營銀行產品和服務的重要因素;雖然網絡銀行擁有通過互聯網平臺向用戶開展和提供各種金融服務的美好愿景,但是由于目前監管上的一些限制,如無法實現遠程開戶等,網絡銀行依舊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消費者對于民營銀行線下網點數量較少、擔心業務辦理不方便(43.7%)也是其使用民營銀行產品和服務的重要顧慮。

對于民營銀行來說,與傳統銀行相比,其“民營基因”使其天然與傳統銀行存在明顯的差異,如何揚長避短也成為擺在民營銀行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銀行業的主要盈利來自長期經營積累中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的差額,對于新興的民營銀行而言,既要隔離高風險,又要實現盈利確實存在較高的難度,充分利用現有的政策和資源,如存款保險制度減少消費者對民營銀行安全性的顧慮,逐步建立起民營銀行自身的信用、口碑和專業能力,將是民營銀行求生存進而求發展的關鍵。

猜你喜歡
網商高學歷認知度
網商銀行升級,將逐步暫停支付寶提現
漢濱:村干部趨向年輕化、高學歷
高學歷人才未必“低就”
托幼園所教師衛生保健知識認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認知度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半數富豪沒有高學歷”
高學歷人才實現價值談
在線口碑、服務水平與網商績效——基于交易量和交易額的比較研究
綜合護理干預改善未婚人流術患者避孕知識認知度效果觀察
淺論B2C網商對于售后問題的會計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