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對接模式下文科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分析

2015-05-30 17:52徐燁彬高媛仲雅楠公婷婷于汶雪
學理論·中 2015年6期
關鍵詞:企業需求就業能力

徐燁彬 高媛 仲雅楠 公婷婷 于汶雪

摘 要:以企業對高校畢業生人才需求調查為基礎,從文科大學生的就業困境、企業與大學生之間的雙向需求、路徑探析等三個方面全面研究分析,以校、院為橋梁,搭建企業與學生之間的雙贏模式。提升文科生就業的對策是:國家應加強宏觀調控;高校應加快教學改革;學生要找準自我定位。

關鍵詞:校企對接;企業需求;就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47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7-0199-02

就業是國家政治與經濟景氣的最重要指標,是民生之本。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大學畢業生達到727萬,畢業人數再創新高,并且我國還迎來中國近三十年來最大一次“海歸歸國潮”,使2014年大學生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大學生將面臨越來越重的就業壓力。但根據由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4年大學生就業藍皮書》顯示,文科專業畢業學生就業率遠低于理科專業的畢業學生,且大部分文科專業對應的崗位對專業門檻要求較低,文科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競爭壓力不斷加大。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人文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組對此展開問卷調查,探索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新模式。

一、問卷調研情況

(一)調查對象

通過大型招聘會、網上問卷、實地走訪等方式,本調查組共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大慶市地區企業發放65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0份,有效回收率為92.31%。被抽取的企業情況如下。

1.受調查企業性質情況

2.受調查企業所屬行業情況

3.受調查企業2014年本科生人才需求情況

在受調查企業中,2014年需求人才總計476人,其中需求本科生人數為260人,占總需求人數的54.62%;56.67%的企業當前最缺少本科生;企業對畢業生需求較多的前三個專業依次是管理類、經濟類、人文類。

(二)調查問卷與統計

研究采用自編問卷《企業對高校畢業生人才需求調查問卷》作為調查工具,調查內容共涉及3大項38小項,運用EXCEL和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綜合統計分析與處理。

二、企業人才需求與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分析

(一)企業人才需求現狀

1.企業對本科生需求量大但難以滿足

根據調查顯示,所選60家企業2014年企業需求人才數量為476人,其中本科生需求量為260人,占總需求量的54.62%。但是,企業通過校園招聘、大型招聘會、網絡招聘等形式招聘的本科生往往難以滿足企業需要。企業對高校畢業生需求最多的專業分別是管理類(占本科生需求人數的22.20%,下面三項直接注明百分比)、經濟類(20.69%)、人文類(13.66%)和土木建筑類(12.6%)。

在本科生就業困難的情況下,企業卻難以滿足需求,某人力資源專家分析認為,諸如IT、機械和汽車等行業的招聘遇冷,更深刻的原因則在于企業技能要求和大學畢業生技能的矛盾。學生與企業之間的技能供求矛盾直接導致求職人數多而難以滿足企業需求的現象。

2.畢業生就業能力難以滿足企業需要

企業對現階段高校畢業生的看法排在前五位的是實際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吃苦耐勞能力較差、不愿從基層做起且缺乏主動性、心浮氣躁、要求過高和對自身素質認識不夠。

在現階段高校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缺乏,文科生的動手能力較差。文科生就業能力提升是需要大量實習實踐的。因學校實踐教學與文科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并未和學校利益及考核掛鉤,對高校及學生本人形不成硬約束,且實踐教學費時費力,投入大,見效不明顯,所以學校不夠重視實踐教學。因缺乏實習實踐,僅僅是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文科生的能力普遍偏低。

3.企業對本科生更側重于專業素養和實際操作能力

在招聘人才時,企業最關注的四個方面分別為吃苦耐勞精神、創新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溝通技巧及人際交往能力和學歷;而應聘人員在面試時沒有成功的原因依次為實際操作能力差(占83.61%)、工作不積極(占53.78%)、團隊協作能力差(占51.05%)。

在相同條件下,企業會優先聘用有工作經驗、有學生干部經歷、專業對口的應聘者;而對于學生在校期間獲得的榮譽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外語四六級證書,企業認為這些材料與實際工作能力的相關性在40%-59%之間,認為兩者有一定相關,但只能作為參考,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是如此。

關于在??既「黝愖C書的調查中,企業認為,學生在校期間盲目考取的各類等級證書并不能直接體現學生是否真正掌握該技能,且市場經濟體制下難免存在一些違法機構出售一些假證件,企業面試人員一般很難辨偽。學生認真學習后取得各類證書,由于長時間脫離實踐,也很難真正掌握技能,進入到正式崗位上還需要長時間探索實踐后才能掌握,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虧損。受調查的86.7%的企業認為證書數量不重要,工作能力最重要,另外有10%的企業認為證書多,說明定位不明確。

4.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技能偏離

企業對學校對本科生的通識課、專業課教育一致認可,68.33%的企業認為本科生對社會不了解、能力不足、對企業用人標準不太了解是導致他們求職困難的主要因素。結合以上三點問題,學生在校學習技能與企業需求不匹配是導致本科生就業難、企業難招人的直接原因。

(二)文科生就業能力提升的方向性探索分析

1.文科生就業能力提升應與企業需求技能相適應

文科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習的知識和培養的能力主要體現為“素質型”的“軟實力”,而理工科大學生主要體現為“技術型”的“硬實力”。文科生自身就業能力建設缺失,與市場需求不適應。市場需要的是在思想、知識、方法、能力、素質等方面都很優秀的人才,需要的是能夠獨立探索創新,并且可以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人才。但是,當前以女生為主的文科生多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強,對父母的依賴性強,普遍對自身就業能力建設缺乏動力,沒有緊迫感。存在諸多問題,排在第一位的是眼高手低、自身定位不明確,其次分別為合作和誠信意識差,基本技能較弱,專業技能單一,求職技能缺乏等。所以,文科生就業能力提升更要與企業需求技能相適應。

2.校企合作架起文科生就業橋梁

校企合作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顧名思義,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當前就業市場競爭激烈,高校為謀求自身發展,抓好育人質量,采取與企業合作的方式,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人才,注重教育的實用性,更有針對性地提升了本科生的就業能力。文科生通過學校的通識課及專業課的教育學習,獲得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加上進入企業中有針對性地專項實踐,能夠大大突破文科生本身專業學習偏理論化的“本本學習”,真正將“素質型”的“軟實力”提升到實用的綜合就業能力。

3.校企合作現狀分析

校企合作無論是對高校、企業、本科生而言都是有利的,然而根據調查數據來看,受調查企業中除1家企業放棄問卷外,僅有20%的企業與高校有合作關系,40%的企業與高校無合作關系但是有其他方面的聯系,如定向招聘、專業實習等等,另外有36.7%的企業與高校既無合作又無聯系。目前我國職教界的校企合作還處于民間狀態,盡管國家已制定了相關政策來支持校企合作,但是沒有配套法律保障、“學而優則仕”的舊觀念難以撼動、教學計劃培養模式與企業高需求沖突、學分校企雙向認定有障礙等等都是制約校企合作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機制應該從校、企、學生三方共同利益出發,政府介入完善相關配套法律制度,在保障三方利益的同時力求最大化。

三、提升文科生就業能力對策

(一)國家應加強宏觀調控,發揮主導作用

我國高校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崗位大眾性加強,文科生的就業壓力加大。因而由國家干預,實施政策調節,緩解就業形勢是必然趨勢。政府要努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減少地區差距,鼓勵應屆文科生到特殊地區、特殊崗位就業。比如完善戶籍制度,便于人才的流通,提高收入福利待遇等。另外,要建立培訓機制。國家應給在就業中處于劣勢或暫時沒有找到工作的文科生提供再學習的機會,結合市場需求進行針對性培訓,拓寬文科生的知識面,從而保障文科生順利上崗,緩解就業壓力。

(二)高校應加快教學改革,發揮橋梁作用

高校在課程設置上應該緊密結合企業需求,在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加強專業技能實踐。企業認為,高校在現有教育教學模式上應該改革,教學內容要結合就業市場和就業政策,教學只有結合企業需求才能發掘學生的才能。此外,學校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提升團隊合作、溝通、心理素質等能力,同時邀請企業進入學校、進入課堂,為學生講授企業用人標準、禮儀、企業管理等實用性技能知識,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進入企業,感受工作氛圍,體驗實際操作。大部分管理型、技術型、服務型的企業希望與高校建立實習基地,多合作多探索。

(三)文科生要找準自我定位,努力適應社會

學生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要擺脫“大小姐”“大少爺”嬌生慣養的壞習慣,合理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努力學好專業理論知識,加強社會實踐,要能吃苦、敢拼搏、勤思考、多創新、多奉獻,做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企業對提高大學生就業的素質能力的建議是努力學好學精理論知識、多參加社會實踐(如社會志愿服務活動等)、注重儀表同時提高修養、參加多人合作的學?;顒?企業對文科生求職的建議是樹立正確就業、擇業觀念,擺正求職心態,做好充分求職前準備,以健康的身心、飽滿的精神面貌、豐富的專業技能充滿斗志地踏進職場,走向自己滿意的崗位。

參考文獻:

[1]莫利拉,姚邦松,曹暉.適應企業人才需求營造大學生就業環境[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4).

[2]馬鑫民,朱現磊.企業人才需求與大學生就業供給錯位問題探析[J].職業指導,2012,108(36).

[3]黃士華.社會實踐對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促進作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1).

[4]劉芳.新媒體環境下文科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J].人民論壇,2014(1).

猜你喜歡
企業需求就業能力
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建設研究
新常態經濟下外貿應用型人才需求情況調查研究
應用型本科高校物流類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邁向企業造型需求的機械外觀設計
高校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機制研究
外語能力與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