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2015-05-30 17:52朱軍
學理論·中 2015年6期
關鍵詞:學生管理校園文化高職院校

朱軍

摘 要: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以長株潭地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情況的調查研究為基礎,分析了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剖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建設對策如下:健全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建立科學完備的管理制度體系;加大學生管理制度執行力度,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7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7-0215-02

培育一種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加強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為了解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情況,我們選擇了長株潭地區部分高職院校開展了調研,發現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

(一)大部分學生對校園文化建設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認可校園文化的功能與作用

從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知情況看,學生對校園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們認為校園文化是大學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大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他們覺得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其次是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校園文化文化的功能與作用,大部分學生表示校園文化具有激勵、引導、規范和凝聚功能。對校園文化功能的認知情況如表1。

表1 ? ? ? 校園文化功能的認知情況

在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認識上,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學生”是最主要的建設主體,占了56%,其次是教師,最后是職工。這說明學生對校園文化建設有強烈的興趣,能夠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

(二)大學生的精神面貌整體呈現積極向上,彼此間處理矛盾的方式恰當,關系和諧融洽

大學生擁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87%的學生表示自己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大學生能夠相互幫助和關心,人際關系也很和諧融洽。調查顯示,有高達86.7%的調查對象認為自己所在班級的同學關系融洽。大學生對彼此間的矛盾處理也比較合情合理。調查表明,當同學間發生矛盾時,61.3%的被調查學生選擇以“事后說,但態度溫和”的方式進行處理,20.7%的學生選擇“冷處理,忍著不說”的方式來處理,只有5%的學生選擇“據理力爭、爭吵”來解決矛盾。

(三)校園文化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對大學生的能力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拓展大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大學生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從形式來看,校園文化活動類型眾多,大致可以分為思想道德類、文體娛樂類、科技競賽類、社會實踐類和創新創業類等,形式多樣,如講座、競賽、演講、志愿服務等。從調查結果看,高職院校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類型最多的依次是思想教育類和社會實踐類,分別占到72.6%、54.6%。從內容來看,文化活動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文學、電子、網絡、英語等各門學科知識。校園文化活動大多數是由團委、學生會、學生社團組織開展的,這些活動對參與者的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問及“校園文化活動對提高自己能力的影響”時,32.4%的被調查學生認為對自己的組織策劃能力的提高有促進作用;15.3%的學生認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14.7%的學生認為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人際適應能力;14.4%的學生認為可以提高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還有13%的學生認為對于自己的團隊合作意識有增強作用。校園文化活動對參與者的具體影響如下表2。

表2 ? 學校舉辦的校園文化活動對你的能力提高情況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院規章制度雖然比較健全但不夠合理,且制度執行效果不太好

在這次調查中,大學生反映學院規則制度比較健全,但是內容不盡合理,還存在不夠人性化的地方,沒有完全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在被調查學生中,有21.3%的學生認為制度不合理。在對“學生遵守制度情況”的調查中,發現還有21%的被調查學生遵守情況不太好。問及制度執行不好的原因時,35%的學生認為是執行過程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居所有原因中的第一位;其次的原因是“大學生自覺性差”,占29%;“制度內容不合理”和“執行力度不夠”也是造成制度執行不好的原因。調查結果如下表3。

表3 ? 如果這些規章制度執行得不好,你認為原因是

(二)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積極性不高,文娛體育類活動過多,而培養學生創新和創業能力的活動比較少

從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調查情況來看,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次數不多,積極性不高。在調查中,約有50.4%的學生選擇“偶爾參與”,有34.2%的學生選擇“很少參與”或者“從不參加”,只有15.4%的學生選擇“經常參與”。在各類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中,文娛體育類活動最多,占了72.6%。這說明大多數校園文化活動娛樂了學生身心,但在促進學生思想進步和技能提高的方面發揮的作用還不夠。通過調查發現,有助于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學生最希望開展的活動。在調查“你希望學院多舉辦哪類活動”時,有高達64.7%的學生選擇了“創新創業類”活動。這反映出學生希望通過參加創新創業類活動來提高的創新能力和創業就業能力。

(三)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較多,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消極影響

吸煙、通宵上網等不良行為習慣經常發生在學生身上,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身心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60%的被調查學生在學校吸過煙,其中15%的學生經常吸煙。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極壞影響,也違反了教育部和學院的相關規章制度。另外,有40%的被調查學生通宵上過網,其中還有8.6%的學生經常在外通宵上網。這種行為既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也導致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厭學情緒增加。具體調查結果如下表4、表5。

表4 ? ? ? ?你在學校吸煙嗎?

表5 ? ? ? ? 你通宵上網嗎?

三、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健全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建立科學完備的管理制度體系

調查的結果顯示,56%的被調查學生認為學院對學生的管理應該以學生為本,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健全必須堅持民主化和科學化相結合,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制度的制定與完善過程中,學生管理部門要深入學生中去,做詳細的調查研究,傾聽學生的聲音、體察學生的情況,針對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和新問題,及時制定相應的新制度并修改和完善已經不大適應新形勢的規章制度,使其行之有效;要多方征求不同職能部門、系部的意見,進行科學論證,盡量做到制度科學合理;要在制度中明確相關職能部門、系部和管理人員的職責與義務,確定不同崗位的不同考核辦法,使之量化,以便讓他們在管理過程中能夠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二)加大學生管理制度執行力度,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學生管理制度如果執行不到位,等于沒有制度,收效甚微。從我們對“管理制度執行不好的原因”調查情況來看,35%的被調查學生認為學院管理制度執行不好的原因是管理過程不到位,居所列舉原因的首位。因此,學生管理人員必須要采取措施增強制度執行力,保證管理到位。首先,學生管理部門在任何學生管理制度出臺之后都應該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就制度內容、程序等方面向大學生進行相關的釋疑和說明,讓他們真正理解這些制度的內涵和意義,以便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自覺遵守規章制度,規范自己的行為,避免不道德、不文明的舉止發生。其次,學生管理部門要在制度實施前對所有管理人員進行制度執行方面的培訓,讓他們了解制度的內容和實質,掌握制度執行的程序,使管理人員在執行過程中既能夠堅持原則性又能體現靈活性;再次,學生管理人員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在管理過程中應注重思想教育,通過細心、周到的服務來感化學生、教育學生,把教育、服務和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最后,學生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學生管理人員工作的檢查和監督。通過經常性的檢查監督,可以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及時進行補救;要對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表現出色、讓學生滿意的管理人員進行及時的獎勵和宣傳,以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EB/OL].[2004-12-13]www.moe.edu.cn.

[2]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課題組.高校應急管理機制建設研究報告[J].中國行政管理,2006(10).

[3]張璇.高職校園文化引進的企業文化[J].企業文化,2011(3).

[4]秦斯.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融合[J].中國西部科技,2010(7).

[5]賈新華.高職院校學風建設問題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3).

猜你喜歡
學生管理校園文化高職院校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淺析“四進”制度對班級管理的意義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網絡化問題研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