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拆遷安置住宅設計的新模式

2015-05-30 19:34李文杰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共享低收入

李文杰

【摘 要】 文章對東部新城拆遷安置房的建設背景及設計過程進行了陳述,并探討在此基礎上如何設計出使用安全,便利,符合低收入者生活模式,利于鄰里交往,具有較強適應性和商品價值的住宅.

【關鍵詞】拆遷安置房;低收入;居住島;共享

本文以寧波東部新城拆遷安置社區為例

2008年3月,寧波東部新城安置住宅獲頒由美國《商業周刊》和《建筑實錄》共同發起的

“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設計大獎。

寧波東部新城安置住宅項目獲得國際大獎是開創性的,這也是第一次國際建筑界對中國安置住宅項目的肯定評價,評委認為這是中國社會大發展新風貌的充分展現。在城市快速發展與擴張當中,大規模,高速度復制的拆遷安置房建設是不可忽視建筑現象,建筑師如何用設計的手段,從建筑師的視角關注社會公平及體現建筑師的社會責任,DC國際和寧波市房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建筑師給出了近乎完美的答案。

“獲獎作品反映了當今中國日趨精湛的設計和建造”《建筑實錄》主編艾伯特(Robert Ivy)說,“對獲獎業主而言,他們在大型綜合性項目和單體建筑上所推崇的杰出設計正改變著中國的面貌”

《商業周刊》國際資深編輯大衛·若克斯(David Rocks)認為,“項目的設計在功能性和審美性的雙重表現決定了它們的成功。建筑師和業主共同開發出新穎的場所,進而帶來可衡量的效應。這樣的建筑空間不僅有用,而且每天都積極影響著在此進行的業務、在這里工作的機構和所有的到訪者?!?/p>

東部新城安置社區工程2005年1月開工建設,2007年7月工程竣工,由DC國際和寧波市房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設計,在項目的整體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設計人員共同努力,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完全的設計熱情,最終使項目能夠高質量完成。

·項目背景

寧波地處中國東海之濱,長江三角洲東南隅,位于姚江、奉化江和甬江的交匯處。是一個古老而新興的海港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2005年被評為全國首批文明城市。

寧波老城區三江片的建設,長期以來是在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驅動下,以母城為中心向外蔓延。這種建設模式速度慢、成本高,而且帶來“城中村”和無窮盡的城鄉結合部等系列問題。隨著近年來寧波經濟的迅猛發展,老城區人口密集,環境容量等趨于飽和,新的城市功能受到嚴重制約。2002年寧波市政府決定規劃建設“寧波東部新城”,新城核心區用地面積8.45平方公里,將與以三江口為核心的老城區一起,共同承擔城市的中心功能,從而形成“一城二心”的總體空間格局。

為了順利推進東部新城這個項目,首先需要解決被征土地上的村民的安置問題。為做好新城建設的拆遷安置工作,東部新城建設指揮部提出了“先建設、后拆遷”的思路,決定先行建設“寧波市東部新城安置房”項目。

·項目概況

東部新城安置房位于東部新城核心區的東北角,鄞州中學以北,占地19.77公頃。地上住宅及配套公建(包括12班幼兒園、會所和凈菜市場等)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左右;地下和半地下停車庫6萬平方米左右,計劃安置拆遷村民1.1萬人。

整個項目共規劃了68幢住宅樓,其中18層高層住宅10幢,小高層住宅14幢,其余均為五層多層住宅。

根據對拆遷地塊內安置村民的房屋現狀、人口結構的深入調查,借鑒以往拆遷安置工作的經驗及對未來居住需求的綜合分析,確定項目套型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140平方米之間,房型分布從一居室到四居室。

·規劃理念

規劃一個占地將近20萬公頃的項目,設計師從規劃中的整個東部新城的角度,探索該項目應當為城市所做出的貢獻。

城市是人類集中、高效率利用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空間資源與智力資源,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載體。越來越多的建筑師意識到城市街道和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希望能夠重塑人們能夠面對面交流的城市公共空間,既市民空間。設計利用斜向穿越整個地塊的一條20米寬的城市河道,配合分布兩側的幼兒園、會所形成一個半圍合的開放式廣場,將其貢獻給城市,形成城市的開放空間。規劃時將商業建筑以廣場為中心集中布置,減少了對社區內居民的干擾,又方便社區居民與周邊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時帶來集中的經濟效益與設施使用的集約最大化。

這種基于城市中街道和廣場的原型演變而來的半圍合廣場,提供大面積、多種類社區活動的極佳環境,成為社區對城市的最大貢獻。

設計中也引入了“居住島”的設計概念。住宅組團是居住區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利用居住區內的交通道路,在空間上將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分離,適當抬高住宅租他的高度,1.2米到1.5米不等,形成一個個的“居住島”。設計中每個居住島圍合出的空間形態各不相同,居住島的平臺就是風格各異的庭院。這些平臺僅提供消防車和無障礙通道以及任務交通(搬家及救護等)進出的坡道,使得空間相對私密,又充滿花園式庭院的氛圍。

居住島就像是社區的一個個細胞,它們具有鮮明的共同特征,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環境形態。共同的形態易于形成整個社區的建筑文化,使生活其中的居民能夠產生對整個社區的歸屬感;而不同的形態則增加社區內各個組團之間的可識別性。

設計也試圖對停車交通問題的解決提供新的辦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擁有私家車的社區居民越來越多,規劃、交警部門對停車問題也是相當的重視,而且標準越來越高。設計中也充分考慮到停車位如何解決。為方便社區居民停車的方便考慮,在每幢住宅樓的四周地面位置,規劃了相當數量的地面停車位;對地下車庫的設計,設計師采取分散布置的方式,設置了18個地下和半地下停車庫,每個停車庫都是因地制宜布置,一方面提高經濟性,另一方面確保車主在停好車輛后,可以以最近的距離進入各自的住宅樓,盡量縮短交通距離。

整個社區的停車位總數達到了將近1400個,占總戶數比例的50%以上,滿足規劃及交警對停車及交通的要求。同寧波類似小區的比較,東部新城拆遷安置住宅小區的停車比例也是相當高的。

·建筑單體

建筑師對建筑本身單體設計采取了:虛實對比、色彩對比,屋頂綠化以及簡潔的裝飾構架等設計元素。建筑大面積的露臺提供了垂直綠化的可能,使小區整體的景觀體系由二維走向三維,同時露臺在建筑立面上以構圖元素的形式出現,錯落有秩,形成獨特的視覺體驗。

建筑師對色彩的運用不同常規,既有灰色白色的對比,也有顏色豐富的色彩。這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也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更多的是一種進入寧波的態度,是建筑師對東部新城拆遷安置住宅小區在東部新城建設中的意義的理解,并使整個小區有了其鮮明的地區特征。

綠色環保已是全社會的共識,2004年浙江省就頒布了《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建筑節能是建筑師有責任并必須考慮的,設計中節能及新材料新技術運用方面采用了先進的EPS外墻外保溫系統、中空玻璃、輕質蒸壓砂加氣混凝土砌塊等新型建筑材料,根據模型動態節能分析,建筑的節能率達到50%以上,滿足建筑節能的規定要求。

設計中還采用了網絡綜合管理服務系統、遠紅外線防盜報警裝置等智能化系統。

·對拆遷安置村民生活特點的尊重和引導

社區內的居民都是周邊村莊被征地安置的村民。尊重社區居民的原有生活特點成為建筑師必須正面考慮的問題??紤]到社區居民大多互相熟識,甚至可能就是鄰居、親戚。相比城市居民,他們有更強的相互交流的意愿。因此在環境設計上,盡量多設置交流空間。除了社區中心的開放式城市廣場外,在每個居住島都設置一些休閑交流設施,如景觀亭、休閑凳以及一些健身設施。在增進居民互相交流的同時,使由鋼筋水泥組成的小區不再顯得冰冷,而是充滿人情味。

尊重社區居民的原有生活特點的還體現在套型設計上。通過于當地政府拆遷安置部門和一些居民代表的溝通,建筑師確定套型設計的幾個原則

a.適應當地氣候的變化

b.保證良好的通風和采光

c.合理確定建筑形式和各戶型比例

d.提高儲藏空間使用效率

e.依需求順序配置室內空間及面積

f.增加戶型的可適應性

g.減少不必要的空間浪費,提高得房率

根據確定的設計原則,多層和小高層套型從57檔到127檔每隔10平方米一檔,共八種套型;高層套型分一梯三戶和一梯四戶兩種,面積從80檔到120檔。所有套型室內空間布置緊湊,尺度合理,得房率高(多層達83%以上),體現了良好的經濟性。每個套型的室內房間,包括廚房和衛生間均為全亮設計,而且多層和小高層套型均南北通風。同時滿足寧波地區冬至日滿窗日照2小時的規定,舒適性得到保證。

設計中還考慮到居民對儲藏空間的要求,在每幢住宅樓底層(半地下)每戶配置5平方米以上的獨立自行車棚一個,體現了“以居民需求為本”的原則。

在其后對村民的套型公示中,這些套型獲得了拆遷安置村民的認同。

為配合東部新城整體的城市化進程,在尊重社區居民的原有生活特點的同時,建筑師也利用設計對其適當加以引導,幫助村民逐步適應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如考慮到小區規模較大,規劃了凈菜市場。原有的農貿市場的形式比較臟亂,而凈菜市場則可以避免這些問題,貨源的充足則完全可以保證貨品的新鮮程度。又如在布置大量的室外活動交流空間的同時,建筑師也規劃了一個大型會所,可設置各類體育及休閑項目,方便社區居民進行一些室內空間的活動。

這些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讓這些失去原有土地的村民們意識到城市化的現實,引導他們適應城市的生活。

·結語:

經濟的高速發展是中國社會的現狀,構建和諧社會是時代發展的主題。在原有體系下被掩蓋的許多矛盾也在不斷的暴露之中。1999年《北京憲章》明確提出了全社會建筑學的概念:建筑師要參與社會,建筑發展要考慮到全面的社會政治背景,建筑師要作為專業人員參與決策過程。在規劃拆遷安置房時,建筑師有責任維護社會利益的公正,給這些失去土地的村民以關懷。

在本項目的設計過程中,建筑師立足于對這部分特定人群的深入研究,掌握他們的生活特點和居住需求,設計出安全實用、符合拆遷安置村民的生活模式,又具有較強適應性和商品價值的住宅。同時由于社區在設計下形成的開放式的態度,對整個城市所做了應有的貢獻。

注:《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是美國著名的財經媒體,《建筑實錄》(Architectural Record)是麥格勞-希爾建筑信息公司旗下的一本專業建筑刊物,在全球建筑業中擁有超過一百萬名專業用戶。

猜你喜歡
共享低收入
我國已有6200多萬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監測預警范圍
山西六類低收入群體可獲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戶均1.4萬
湯敏:低收入人群手里不是沒有錢,企業要制造讓他們買得起的產品
娶低收入老婆
南昌城鎮低收入居民通貨膨脹承受能力研究
談云計算與信息資源共享管理
褪色的“共享”
掛羊頭賣狗肉的“共享”營銷
圖書館與出版企業數字資源共享的環境因素分析
發布窮人CPI是正視低收入階層之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