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定恰當的對話話題

2015-06-05 19:39蘇敏紅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師生對話平等

蘇敏紅

摘 要:在語文課堂上師生對話必須是平等的。作為師生對話的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在對話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適時地指導、幫助、評價,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學會對話,去更深層次地理解文本,從而提高閱讀和表達能力,進而提高語文素養。

關鍵詞:師生對話;平等;話題的設置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296-02

一、案例分析

1、案例《柳葉兒》

師:讀完課文,請你說說你讀后的感受。

生:我讀出了苦。

生:我讀出了樂。

老師繼續問:那么先講苦還是樂呢?

很多學生響應說:“先說苦?!?/p>

而老師卻說:“我們還是先說樂吧?!?/p>

然后出示幻燈:“二讀,說說少年的快樂”。之后的幻燈是:“三讀,說說成人眼中的苦澀?!?/p>

【剖析】顯然,這里老師問學生先說苦還是樂所得到的回答,并非原先所預設好的想要的答案,先說樂再說苦本來就是已經預設好的教學程序,而此一問顯得根本毫無意義,多此一舉,反而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意見不受采納會有挫敗感。

2、案例:《愚公移山》

在分析愚公人物形象后,老師問:“你覺得愚公到底應不應該移山呢?”

生:他的做法雖然很愚昧,但是卻足以證明了他的毅力以及勇敢。他敢于嘗試別人想都不敢想的問題,本質上也是一種思維的創新、開拓。

生:先暫且不說他的結果,移山有意義嗎?毫無意義的事情只等于是浪費時間、精力,倒不如干些實際和有意義的事。

生:不該,跟一個人去鬧革命沒兩樣。

生: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利弊的,山是移走了,但他根本沒想過沒有山的后果。

生:雖然他有很強的意志力,但他這么做只會生靈涂炭。對一些人和小動物是一種災難,再說他違反了自然規律。

生:該!因為他不移動山,就沒有人來把移山這種想法變成現實。他以及他周圍的人就只有繼續繞遠路,繼續浪費時間。

生:倘若他是個有文治思想的人,可以去思考,想出一種簡便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面前的問題。比如他不移山,他可以動員大家發展本地經濟,吸引外來人來這里,然后人一多,自然那時的領袖就會考慮交通的問題。

【剖析】小辯手們唇槍舌劍,從課內到課外,從書本到生活,真可謂旁征博引,妙語連珠,但試問,這樣的爭論到底想給學生什么呢?表面上看起來對話熱熱鬧鬧,但實質上顯然游離于文本主旨與教學目標之外,是一種無謂的爭論。這種無謂爭論型對話在當前的課堂中屢見不鮮,究其深層原因,是教師對“對話教學”理念理解的偏差,誤認為“爭辨”即“對話”。

3、案例《父母的心》

在本課尾聲,作為課文拓展,老師問:“他們一家六口終于團聚了,今后他們的生活會怎樣呢?”

生:我想,他們這么貧困還要養這么多孩子,肯定會很艱難,甚至真的會餓死。

生:也許,他們會又遇到好心人,父母找到工作,養大孩子,孩子們也各個都有出息。

生:我想,父母拿著那個貴婦人給的錢,去做生意,后來發了大財,也成了富翁。

【剖析】在這教學片斷中,教師順手將問題拋向學生,看似生成了一段充滿學生多元感悟與個性體驗的“精彩”對話。小說的結尾原本就是給人很多遐想,但小說的重點并不在此,而是父母矛盾糾結中深深的愛子之心。教師不假思索地選擇這一話題,畫蛇添足,多此一舉,脫離了文本的重心。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教師對“尊重、平等”理念的誤讀,尊重異化為一味地迎合,平等異化為引領的缺失。

由以上三個案例發現,其實在我們的課堂上,師生對話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墩Z文課程標準》兩次提到“對話”:“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對話的前提首先是平等,師生關系的平等。師生關系民主了、平等了、信任了,才能無障礙交流、愉快地溝通。對話是師生的平等互動。但是也不能為了追求平等,把課堂全部都讓給學生,讓他們隨心所欲地暢所欲言,應該要讓對話進行雙向溝通,達一定的目的。

作為師生對話的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教師必須具備正確的對話理念和良好的組織對話的管理能力技能。在對話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適時地指導、幫助、評價,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中學會對話,去更深層次地理解文本,從而提高閱讀和表達能力,進而提高語文素養。

課堂的對話,一般總是圍繞“話題”展開。話題的設置是否科學、合理、巧妙,直接影響了學生參與對話的積極性。只有恰當的巧妙的話題,才能啟發學生的興趣,打開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解讀文本的熱情。因此如何確定話題,至關重要。筆者認為,話題的選擇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二、“話題”的選擇

1、抓住主旨,設置話題

教師在課前要與文本進行深入的、直達心靈的對話。拋開一切所謂教參、課件等資料,反復細讀文本,讀出情理、趣味。文章不是無情物,語文最大魅力就在于“情”與“美”,而這種“情”與“美”的內涵卻會因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讀者,甚至不同的閱讀情緒、閱讀心境等因素而呈現出多元的、廣博的審美空間。教師必須通過個性化的閱讀,讀出自己對文本真實的、獨特的感受,以便在課堂上有效的引導學生理解文本主旨。

為了避免一問一答蜻蜓點水式的簡單對話,使對話具備一種逐步深入的過程性,教師應根據文本的主旨,抓住那些能對理解文本內容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作用的關鍵點,并結合自己對課文的深入鉆研設計出綜合性較強的話題,以較高的起點和懸念激勵學生思維,作為對話的切人點。

這類話題的設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課文的標題入手。

例如:蘇教版七年級下冊《三顆枸杞豆》,我就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質疑,然后讓學生依次討論:哪來的三顆枸杞豆?代表什么意義?為什么要給我?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感受三叔悔恨的一生和他對我的期望。

(2)從課文的中心思想入手。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我學習程紅兵老師的教學設計,另辟蹊徑,沒有從整理小說的情節或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而是把菲利普一家對于勒的不同評價作為切入口,一下子激發起學生解讀文本、參與對話的熱情。

(3)從課文中可以激起爭議之處入手。

例如:在教學《社戲》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在文中找找作者自己對去看社戲這件往事的評價,即文尾——“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比缓笳垖W生討論豆是否真的好吃,戲是否真的好看,學生的意見不一,爭議也引發他們去細讀文本,找出依據。

“主話題”的設計能破除閱讀教學中多問雜答與碎問碎答,能精煉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是激活對話的一種有效方式。

2、關注細節,探尋話題

劉熙載在《藝概》中說,“文有不言者”。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不僅可以通過字面來表示,也可以隱蔽于文字的“空白處”、“矛盾處”、“模糊處”等一些細微之處。這些細微往往是體味情感,啟迪思維的話題孕育處。而正因為其細微,往往容易被忽視。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一些情感與思維的“生發點”,設計一個或多個富有啟發性的話題來激活對話。

例如,在教學泰格特的小說《窗》一課時,文中寫到“公園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著一群群野鴨、天鵝?!焙汀耙惶焱砩?,他照例睜著雙眼盯著天花板------”,這兩句中都提到一個詞“照例”,聯系學過的魯迅《社戲》一文中“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中也用到“照例”一詞,我讓學生來揣摩一下文字背后的深意,學生經過討論,可以想象那位近窗病人的用心良苦,而那位遠窗病人每天聽著同樣的故事時心理的期盼和糾結,正是這種想占有美好的欲望越來越強烈,進而變得自私自嫉妒,私欲逐漸膨脹而最終導致悲劇。

3、課堂生成,捕捉話題

課堂生成具有即時性、動態性、不可預見性等特點。關注課堂生成,是煥發課堂生命活力的需要。但教師必須意識到,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利于教學和學生發展的。不少生成是無效的,對教學起阻滯作用的。教師的智慧恰恰在于憑借自身的教學底蘊及時進行教學診斷,及時捕捉課堂中的有效話題,并靈活地對話題進行轉化、提煉、加工,使之成為寶貴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提高捕捉、取舍話題的能力,只有不斷增加自己的“內功”,提升自己的教學智慧。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而是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p>

總之,只有明確教學對話的重要意義,掌握提高組織有效對話的技能,提高對話的有效性,創設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真正得到提高。

猜你喜歡
師生對話平等
小學數學課堂師生對話的探究
小學數學課堂師生對話的探究
小學數學高效對話課堂的構建與實施
積極課堂氣氛的營造與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
初中語文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