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

2015-06-05 21:48袁仁輝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口算小兔子卡片

袁仁輝

摘 要: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靠教師的精心設計、認真指導、形式多樣的練習和良好的習慣相結合才能得到提高和發展,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關鍵詞:口算能力;低年級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389-01

口算教學在計算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現實教學活動中,口算卻因內容簡單而常常被忽略。平常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以枯燥的訓練代替豐富的思維活動,直接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導致學生口算能力低下,以至于到二年級還存在一部分學生用“掰手指”口算的情況??谒憬虒W要得到充分的重視,教學過程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

一、重視讓學生通過學具的親手操作,獲得數概念,領會計算方法

認數是計算的前提基礎,反過來,計算可以加深對數概念的認識,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數概念和計算方法,不能離開學生的親手操作,這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環節。

要特別重視學生通過學具的親手操作,去獲得數概念,領會計算方法。在教學10以內數的認識部分,每認識一個數后,我們都通過圖畫或實物圖片,使學生了解數的組成和分解,然后再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親手操作鞏固數的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動作、思維、語言密切結合,培養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動手能力、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我們要花較多時間讓學生進行“圈十”操作,使學生從操作中領會“湊十法”。這樣做,為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打好了基礎。

二、生活實際引出計算教學,理解算理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關鍵

在計算教學中,理解算理是教學的關鍵。理解算理主要是激發學生怎么算的意識。那就要從生活實際引入,讓學生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學9加幾的進位加法時,可以設置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去發現。首先在引入環節設置情境,小兔子要請客,它為好朋友準備了兩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準備了幾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幫小兔子算一算嗎?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動物進行引入,學生樂意幫助小兔子算一算,學習的興趣就被激發出來了。 在學生考慮了一會兒后,教師再提出一個問題:你有什么辦法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嗎?這時學生就會深入思考該怎么辦,于是湊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學生發現了,既從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湊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從第一盒中拿出兩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湊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學生從動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觀地理解了湊十法的算理,這時教師再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就會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進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還在于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計算8加幾、7加幾、6加幾的進位加法時能夠進行知識間遷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一旦學生在計算中遇到了問題也能根據算理推算出不會算的題目。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

三、從實際出發選擇練習形式,提高課堂練習效率

在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形成數的概念,領會計算方法以后,還必須通過及時的、充分的練習,逐步形成熟練的計算能力,為了提高課堂練習的效率,要十分注意選擇練習形式,盡可能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較多的練習機會。一般采用集體視算、聽算,還要求學生制作1—20的數字卡片,并統一涂色要求。例如,教師出“9—6”的卡片,學生就紛紛舉起黃色的“3”卡片作答,學生人人動腦動手,教師從卡片顏色上很容易檢查。我們還要求學生根據黑板上出示的一些算式,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然后請找得又對又快的學生把數字卡片貼在相應算式上。這種練習形式很受學生歡迎。

四、練習要有針對性,更要幫助學生發現計算中的規律

雖然多練是提高計算能力的方法,但一味地注重數量,只會損傷學生計算的興趣,最后得到的是適得其反的效果。因而練習一定要有針對性,針對那些易錯、易混的題目進行練習,讓學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計算能力。設計出不同的題型,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知識。

很多計算題都有它的規律可循,讓學生掌握這些規律,既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提高計算的速度,又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推理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出示這樣一些題目: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讓學生計算,算完后思考,你能把這些題目分類嗎?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在分類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在這一系列的活動和思考中,學生可以發現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必得0,一個數與0相加還得這個數,一個數減去0還得這個數……這些規律。

五、開展競爭,形成技能

開展競賽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競賽中,通過競爭可以促使學生計算技能的形成。常見的競賽形式有:奪紅旗、數學接力計算、搶答等。讓學生在“玩”中練,既能達到復習舊知提高計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

六、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發現學生在做計算題的時候會出現很多錯誤,而這些錯誤并不是學生不會計算,也不是學生不懂算理,而是因為不良的計算習慣造成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要求學生認真書寫阿拉伯數字和運算符號,只有寫對寫好才是計算正確的前提。其次要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也就是要看清題目要求,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去解題,以免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這里還要重視提醒學生做題時要看清運算符號和數字,以免出現因為看錯題目而算錯的現象。

最后要培養學生檢查的良好習慣,檢查的習慣不能說說而已,要教會學生檢查的方法,只有會檢查才能去檢查。不管是哪種良好的計算習慣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教師嚴格要求下的反復訓練,堅持不懈,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逐步形成。

總之,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靠教師的精心設計、認真指導、形式多樣的練習和良好的習慣相結合才能得到提高和發展,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猜你喜歡
口算小兔子卡片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部級優課)
擺卡片
倒過來的卡片
一張卡片
我會口算100減幾了
智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